冯小刚,还能翻身吗?
2006年,有一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导演是与王朔同是大院子弟的叶京。
这部剧里面有一位欺软怕硬,爱哭鼻子的“冯裤子”。
叶京承认“冯裤子”身上部分细节取材于他所认识的冯小刚。
早年间,冯小刚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的小弟,彼时已在电影圈如日中天。
人们觉得“冯裤子”这一角色,是叶京用来埋汰冯小刚的,长得也像。
从此,冯裤子,成了冯小刚的黑称。
很多年过去了,被传不和的王朔、冯小刚、叶京,又在一起干杯。
如日中天的冯小刚,早在2018年,就被一堆负面消息缠身。
带着新作《如果芸知道》低调复出,又被嘲平庸、尴尬。
最近,一部纪录片悄悄上了热搜——《2000年冯小刚的一天》。
很多人看了唏嘘不已。
2000年,中国影坛正酝酿一场巨变,山雨欲来风满楼。
2000年,冯小刚连续拍了三部贺岁片,票房大卖,一跃跻身中国最著名的导演之列。
那时的他低到尘埃里,生怕成为别人的众矢之的。
这部43分钟的纪录片坦诚赤裸,让人看了直呼:这也能播?
>>>>出身决定待人接物
2000年的一天,《人生在线》栏目组跟拍冯小刚,记录下他一天的行程。
这一天也可以概括为,一个草根导演大红大紫却又忙碌平凡的一天。
一大早,他开车去看望瘫痪在床的老母。
父母在他10岁时离异,母亲一个人把他们姐弟拉扯大。
在他事业刚刚起步,母亲突患重病,瘫痪16年。
每次去母亲那,她都会哭诉自己的一生有多么不幸和灾难。
她会说儿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妈一个人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妈妈的罪就没白受。
1999年他的电影《没完没了》里。
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有句台词:
“你说我把钱看得有多重,没钱我就没姐姐了,她躺在那我还算有个家。”
倒映射了冯小刚当时的现状。
后来母亲去世,他发微博称“娘在家就在,娘没了我就是孤儿了”。
1999年《没完没了》
电影圈分三类人。
一类,父母在这一行已经遥遥领先,可以给自己孩子铺路,省时省力。
一类,是当官的孩子,父母的能力填补了孩子才能的不足。
他说,他跟张艺谋生是自个儿砍杀出来的。
从小市民家庭里走出来,没有人平白无故地帮你。
他觉得出身决定待人接物的方式。
一方面他想满足内心的冲动,同时又深知,能不能成事取决于你取悦别人的程度。
马未都评价冯小刚“特聪明”、“特会来事”。
叶京说,冯小刚渴望成功,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得下。
“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叶京)。
后来王朔跟冯小刚闹掰,叶京揶揄王朔,当初何必帮他写剧本。
王朔回答:"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冯导会夸人,夸王朔“抬头望见北斗星”,这谁能受得了。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利用更聪明的人”,叶京评价。
当然这不是贬义。
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关系林立的电影圈混,一心想出人头地,自身又没有十足的硬实力。
便做小伏低,左右逢源,在人情世故上做足了文章。
冯小刚的成功确实离不开他认识的那些朋友。
通过郑晓龙,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又通过郑晓龙结交上作家王朔,通过王朔攀上京圈人脉。
所以他一直把郑晓龙当恩人,把王朔当偶像,这一点倒有《老炮儿》里六爷的恩情道义。
2015年管虎电影《老炮儿》,冯小刚获得金马奖影帝
纪录片里,冯小刚深刻剖析自己的心理。
说他小时候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个,一块玩的伙伴,谁也没把他放眼里。
他清楚得很,但“我也没把他们放眼里”。
他有种深层自卑与自负交缠出的悖反心态,极度渴望做出成绩,证明给别人看。
心气高,心里有股劲儿,希望别人能够重视他,选择他。
像某种心理复仇,得到心灵的快慰。
不少人看完纪录片,没想到那时的冯小刚,自我审查到这种地步。
毫不遮掩对成功的渴望,坦诚地面对内心的卑怯与不安。
他知道自己在干嘛,更清楚谁能帮到他。
那几年,他借助的最“聪明”的人,无疑是他的偶像王朔。
>>>>冯氏喜剧是王朔根上长出的叶
1988年是王朔年。
这一年,国内的精英文化正急遽转向大众文化。
这一年,王朔四部作品被搬上银幕。
冯小刚看了改编自王朔作品的电影《顽主》,大受启发,心想电影还能这么拍。
顽主们,贫嘴耍滑,说话夹枪带棒,整天游手好闲,没个正经,跟父辈格格不入,被叫做“失足青年”。
他们骨子里是英雄主义,表面上装作毫不在意。
打倒崇高,勿谈理想,“哎呦,哥们儿就喜欢庸俗”。
其实是臊得慌,羞于表达,羞于流露真情。
这跟文革后期的现实有关,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这样的精神气质,不正是冯小刚跟王朔们一脉相承的。
冯小刚看王朔的书,觉得这不就是我平时的说话风格吗?
他能写,我也能写。
1994年,他跟王朔、葛优等成立好梦公司,一起合作剧本,筹拍电影。
悲剧的是,拍摄的《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月亮背面》等六部反应当代人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的作品,
或停拍,或遭禁,或惨淡收场。
几百万打了水漂,投资人见了他都得绕道走。
冯小刚一夜之间还遭遇了“鬼剃头”,脑袋右侧秃了一块。
1996年冯小刚事业陷入最低谷。
然而好梦公司没了,冯小刚的好梦来了。
自从1994年开始引进外国片,国产片票房被外国片杀得片甲不留。
1997年,电影局筹拍贺岁片,想与外国片抢夺票房。
冯小刚的“好梦一日游”的剧本创意,得到领导眷顾,便有了后来载入影史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受到了《顽主》的启发,并借鉴了《顽主》的结构框架。
可以说,冯氏喜剧,正是王朔根上长出的叶。没有《顽主》就没有《甲方乙方》,没有王朔就没有冯氏喜剧。
对于师承关系,冯小刚倒不怕承认。
“王朔小说中对视野和生活的观察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那些年,我是趴在王朔的肩膀上狠狠地吸了几口血”。
《甲方乙方》票房大获全胜。
冯小刚为感谢王朔,给了他编剧应得的5万,被王朔当场扔了出去。
原来在1997年,王朔的作品和电影被以“宣扬灰色主义”的名义封杀。
政治风向变了,《甲方乙方》编剧没有署王朔的名。
后来王朔接受采访说,署我名就不能上映,兄弟不能连累他。
叶京说,王朔的话你不能全信。
王朔
但我们也不能说冯小刚早期的电影,都是王朔的东西。
王朔更反叛,冯小刚更温和。
他将王朔作品里的边缘、尖锐、异己,替换成秩序之内的小叛逆,小脱轨。
主人公身上玩世不恭、冷嘲热讽的态度,注入特有的冯氏温情,每一个转折都符合情理。
无疑,出身小市民的冯小刚,创作的市民喜剧,更受老百姓欢迎。
这个双鱼座导演,似乎天生敏锐,善于捕捉时代变化,清楚观众的喜好。
《一声叹息》里,还有这样的调侃:
“写帝王将相有了钱变坏了,观众准爱看”。
恰好《一声叹息》也是这样的故事,男人有钱就变坏,有名了就找了小三。
2000年《一声叹息》
>>>>在房子旁搭起一座帐篷
20年前的冯小刚很青涩,对闯入学院大门深表歉意。
有种机会得来不易的踏实和谦卑。
纪录片跟着冯小刚,追踪到了电影圈内部的闭门会议。
那场回忆竟是20世纪初影坛巨变的速写。
会议上,何群夹枪带棒地指责冯小刚电影票房那么高,是受了地方保护。这是虚假的数据,破坏规则的行为。
这话说不上是酸,还是瞧不上。
仔细观察在座的神情,很多人瞧不上冯小刚。
冯小刚讲话时,睡觉的,耷拉着眼的,看笑话的,不屑一顾的……
听到冯小刚推测《一声叹息》能有3000万票房,有人轻蔑一笑……
冯小刚陪着笑,把尖锐的问题圆过去,放低姿态的同时,还不忘恳求《一声叹息》能早点过审。
那时他很会审时度势,生怕成为众矢之的,有种夹着尾巴做人的谨小慎微。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冯小刚有过一个比喻:
有一间象征导演身份的房子。
第四代从门走了进去,然后关起门,不再让别人进去。
接着第五代从窗户跳了进去,并关起窗户,第四代见到第五代已然进来,索性联盟结义,对于窗户和门严防死守,拒绝其他人再进入。
哪想到第六代,既没有走门,也没有走窗户,而是从地下钻了进去。
自此,他们在这间房子里潜心研究文艺,把门、窗户、地面甚至屋顶都全部封闭起来。
冯小刚既非院系,也无太高艺术造诣,找不到任何缝隙再往房子里钻,索性在房子旁边搭起了一顶帐篷。
房子里的人自然看不上他。
看不起商业片,一直都是政治正确,何况在那个文艺片遍地的时代。
这场会议,也暗含着那几年的中国电影路线之争。
说白了,民族电影要跟国外大片竞争票房,必须要走商业化、市场化,跟国际接轨。
冯小刚敏锐地感知到了时代风向,风向也恰好吹进了他的可控范围之内。
他把电影拽向了通俗,交给了大众,也深受大众喜爱着。
他甚至说,他拍电影一是满足政府的需要,二是满足观众的需要,三是满足投资方的需要,剩下一点,能满足自己就满足,满足不了就算了。
20年过去了,外国片不再是国产电影的威胁。
国产电影反倒失去了艺术的维度,变得越来越商业,越来越浅薄,越来越被观众嫌弃。
冯小刚早年被人嘲笑的通俗片,成了耐品的经典。
那个心怀恐惧和不安,时刻提醒着自己“我算什么呀”,连把亲姐姐安插进剧组,都怕别人说闲话的冯小刚,
后来拥有了话语权,随时随地开炮——
骂观众垃圾造就垃圾电影,骂影评人是文化纳粹,骂万达给他排片少……
早在拍完《天下无贼》后,戴锦华就说,冯小刚在透支他在观众中积累的信用。
算是提前预知冯小刚的走向。
2004电影《天下无贼》
>>>>葡萄没有酿成酒
姜文曾给冯小刚诚挚的建议:
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
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 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的,是化学兑出来的。
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冯小刚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2010年)中回应:
“对我的电影,我听到过很多批评,大多都是围绕着'商业’两个字进行的。但姜文的批评却略过了这些表面的现象,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这话说不上是讨好成分多一点,还是认同多一点。
不管怎样,一切都来不及了。
还没等冯小刚真的把葡萄酿成酒,他已经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和耐心。
而大厦将倾其非一日之功。
《夜宴》《非常勿扰》《私人订制》《我不是潘金莲》观众口碑不佳。
《唐山大地震》《芳华》都有鸡贼的争议,借助题材优势,却故意躲避尖锐,缺少审视和思考。
《集结号》《1942》的好口碑也并未挽回冯小刚电影整体的颓败。
还有一个残忍的事实是,大约在2008年之后,他是被时代抛弃了。
在中国台湾和日韩流行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顽主模式”如同老旧的家具发出陈腐的樟脑味。
银幕上花美男的精致服装,取代了贫嘴耍滑的烂舌头。
冯小刚电影里的人情观,在金钱社会里不适用了。
他的落魄,如同《老炮儿》里六爷,被新的“话事人”撞了一鼻子灰。
低调拍片,踏实做事,认真进步,或许还能挽回颓势。
然而……
2015年电影《老炮儿》
我们都知道了后来的结果,才会对“冯小刚2000年的一天”感触良多。
那一年,他斗志昂扬,谨慎卑微。
还猜中了自己未来几年的命运,肯定自己还能再迈一到两个大台阶。
纪录片结尾,天已经完全黑了。
他开车回家,车上接到姐姐电话,同意让她去剧组试试。
他踌躇满志说:这是我努力奋斗的四十年,还行没有白活,现在死了也不冤。
但是如果老天还想让我多活几年,我会说:
那老爷子,您等着,还有大彩儿呢。
穿马丁靴怎么搭配更好看?不如参考杨幂的私服,每一套都很时髦
在这个潮流的季节里,当小白鞋略显单调时,时尚女王杨幂却用她的独特穿搭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马丁靴的时尚盛宴。在冬季,各式各样的靴子成为了时尚达人们的首选,而杨幂以她独有的魅力将马丁靴演绎得淋漓尽致。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她的搭配指南,为你的冬季穿搭增添一抹时尚色彩。娱乐天地2023-12-28 15:02:020000《厄舍府的崩塌》定档10.12 根据爱伦·坡小说改编
1905电影网讯8月11日,根据爱伦·坡著名恐怖小说《厄舍府的崩塌》改编的同名剧集正式定档,将于10月12日上线。在剧集中,一对冷酷无情的兄妹将他们的制药公司打造成了一个充满财富和特权的王权帝国。但随着继承人从年轻时起陆续死于一位神秘女子之手,过去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有消息称,《厄舍府的崩塌》共有9集,剧情会涉及到多个爱伦·坡的故事。娱乐天地2023-08-14 12:11:310000看完87版《红楼梦》的幕后故事,才知道这个叫王扶林的人有多厉害
2003年,央视的《艺术人生》栏目组请来“红楼剧组”,演职人员20年后再聚首个个泪眼涟涟,同样荧幕前的观众看到这一幕也不由怀念起了87版《红楼梦》。经典是需要时间沉淀的,犹记87版《红楼梦》刚刚开播时,毁誉参半,而今过去33年,这部剧已被认为不可超越,尤其李少红执导的新《红楼梦》出来后,大家才发现名著真不是那么好拍的。娱乐天地2023-05-06 18:39:020001央视著名主持人张韬:一路走来有艰辛,他是亲人眼里的“暖男”
如今央视不少老牌主持人都逐渐退休了,而新人的出现,也将观众的目光夺了去。如今慢慢在央视主持节目的新人,不得不用男帅女美这四个字来形容,其中主持人张韬就是一个气质佳,人气旺的新闻主播。不过能站在这个大舞台上,张韬也历经了很多艰辛。初中以前,张韬一直是个喜欢跳舞的男孩,而他主持的方向,还是高中班主任为他引导的。高中时期,张韬的班主任发现这孩子既会跳舞,性格也开朗,很适合做班上的文艺代表。娱乐天地2023-12-18 16:23:590000又一甜宠剧成爆款,一口气狂追六集,网友:根本停不下来!
近日,又有一部甜宠剧成为爆款,在网上掀起了不少话题,一口气狂追六集,根本停不下来,这部新剧就是《温德瑞拉日记》。这部甜宠剧于2月13日首播,目前,已经更新到了第10集,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反套路小甜剧,这部剧还是蛮成功的。这部剧的男女主角设定,摆脱了以往傻白甜女主的套路,而是心机女孩与单纯霸总之间的故事,男女主之间的反差,真的好好磕。娱乐天地2023-05-26 16:29: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