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5

从人物对话中审视主题,电影《瀑布》中究竟想表达什么?

娱乐天地2023-05-08 17:59:020

从人物对话中审视主题,电影《瀑布》中究竟想表达什么?

因特殊局势而筑起的社交距离,如同建筑外墙拉皮所挂上的蓝色帆布。

这看得见的距离,也让彼此的陌生感显得鲜明,甚至恶化,内心的孤独、想念、迷惘及恐惧,一切一切更无所遁形。就像是瞬间涨潮的河水,来得无可预期,也无力招架。

在小静这般的年龄,独自面对一切,实在是太沉重。我很喜欢王净所演出的小静,因母亲生病而被迫早熟的她,其实,仍藏有同龄般的可爱、单纯的心灵。

生活,对小静而言,就像是站在因灭火而湿透也烧黑的房子里,看着无助,却仍得想办法处理,无论是房子、贷款,甚至是妈妈留在前公司的物品,皆是如此。

因为,发病的妈妈,只剩下她了。

「你还好吗?」好像正提醒着自己,你很不好。字字刺痛自己。

小静:「你还好吗?」品文:「小静,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小静:「什么事?」品文:「不要再问我你还好吗,我会想办法好起来,跟你一起过下去。」

「你还好吗?」这句再寻常不过的问语,对当事人而言,却是如此赤裸、难堪,好似在提醒着他--你看起来很不好,你糟透了,你是有瑕疵的

小静只身前往品文的前公司,帮忙办离职手续。主管走向前来,对着她说:「小静,对于你妈妈的事情,我感到非常遗憾。」并把手中同事们合买的花束递给她。

小静不假思索地问:「你遗憾什么?」

相较之下,长年帮忙家里打扫的家事帮佣,数月未收到品文应支付的费用,只得道别离去,却又在听闻小静家失火后,温柔地关心她,并主动帮忙打扫混乱不堪的住家。

我们听听病患在想什么,说什么,就如同他也正学习着,分辨现实与幻觉的差异,尝试重新生活一样。

出院后的品文,还在现实与幻想中感到困惑,她告诉小静,自家门外有人在监视着他们。小静问是什么样的人,长相穿着如何,便走出门外,大喊着要「对方」离去,并偷偷地大步走向电梯,仿佛真的有个「人」离开了。

是假的,也是真的。

幻觉是假的,品文和小静对彼此的爱都是真的。

对品文而言,出院后,因小静的陪伴,而有了复归社会的可能性。

这《瀑布》里,始终没有贾静雯的演出,只有完整的罗品文。品文的无助、恐惧、忧伤、疑惑,每种情绪、每份情感,都是如此立体、真实。

一抹微笑、一声呼喊,都听得见其背后更深厚的情感。

尤其电影最后的片段,她的眼睛直盯着面前的电视屏幕,眼皮眨都不敢眨,一滴眼泪也未流,直至电视上出现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神才柔软些,却依然未滴下任一滴泪水,是片刻都不敢松懈的母爱。这样的情感铺陈,更深层,也更让人难以忘怀。

品文:「悠游卡钱包带了吗?」小静:「带了。」品文:「口罩呢?。」小静:「在口袋里。」品文:「手机带了吗?。」小静:「都在包包里了。」走到公交站前,品文不放心地再度问道:「悠游卡带了吗?。」小静微笑地回答:「带了。手机、钱包也都在包包里了。」

这是很寻常的片段,是品文对小静的关爱,也是小静对妈妈的贴心。

因为j以及品文的病情,让她们母女两人更生疏、更显得破碎。然后,她们面对伤痛,接受疾病的模样,渐渐地更靠近彼此,也更贴近自己的心了

看完电影后,我反复听着电影主题曲,陈珊妮所唱的《抉择》,想起了电影里的如昀。

巧遇之前在医院住院时认识的如昀,那个在医院里的夜晚,独自走在走廊,反复唱着《抉择》的她。如昀告诉品文,她唱歌是因为太想念了。

品文问:「那你还会想见到他吗?」如昀回道:「不会了,不想再见到他了。」

品文和小静,也是如此。

在品文发病期间,在生活被蓝色布幕笼罩的期间,她们赤裸裸地面对三年前离开的他,很心痛、很难受,而当亲自走过这深长的想念路程后,也许,往后的她们偶尔还是会想念,但已经可以往前迈进,可以重新开始了。

如同遭遇大火而烧黑的房子,清洁、整理,重新归位,与之共生共存,然后再好好道别。曾经深爱的人,狠心地转身离开,只留下破碎的自己,让品文如此难堪,后来意识到,失去所爱,仍有所爱。

离开承载着过往情感的大房子,品文和小静,终于能继续走向未来。

无论是病患本人,或其亲属,复归社会是一条极为漫长的过程,必须放慢脚步,一点一滴地重新认识自己,用合适的步伐再与社会连接。

就如同《成为一个新人:我们与精神疾病的距离》这本书的书名。

重新成为一个「新人」。

但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生命的旅程,会经历无数次的创伤、挫败,也许未曾察觉,自己的心却渐渐出现裂痕,只有亲近自己,接受正在受伤的自己,才会是疗伤的开始。

我们受伤,失去,也同时想念,却依然可以继续生活。

于是,比起昨天,我们重新成为一个「新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