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

《偶一为之》:一段女性所走的不为人知的旅程

娱乐天地2023-05-08 09:56:130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回答「从不」、「很少」、「有时」、或「总是」,就像在写选择题一样,但它不是考试。

这是一个频率刻度尺,堕胎手术前用以度量女孩的伴侣拒绝使用保险套的频率,施暴的频率,以及强迫发生关系的频率,以确保她的人身安全。

一再缓缓重复的几个刻度词,如同刀刃,一刀刀侵入女体,伤口重复撕裂,静静淌血与流泪。她的身体再也不完全属于她,她的一部分自我已然被侵略、夺走。

《偶一为之》拍的是「从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很少」受重视的堕胎议题;「有时」忍不住落下的泪水;以及「总是」伤痕累累的女体。它拍的也是女性成长历程中「从不」能被异性同感的生理疼痛;「很少」被倾听的意志表达;「有时」无果的反抗;以及「总是」存在的男性凝视以及父权暴力。

它的力量蕴含在看似平淡的叙事和片中两位女主角始终压抑着的情绪下,它揭示问题时表面上未掀波澜,却实则无奈而沈痛地烙在每一个女体上。它既是属于女主角Autumn的私密身体经验,也是关乎每一位女性的生命成长经历。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不只是堕胎前必须使用的问诊频率词,也是每位女性每天都可能面临而难以响应的问题,是刻在女体上难以抹去的「疼痛刻度」。

电影开始不久后,Autumn便发现了自己的孕事,看着验孕棒上清晰的两条线,当下她并未表现出任何明显的情绪,不带希望地重复确认阴阳性,而后静静地走回家,看着各式手册与相关联络信息和名片,她没有答案,没有向外求援的意志。

她翻箱倒柜找出一根大别针,熟练地在火上消毒,拿了冰块麻痹鼻子,接着粗暴地将别针刺入鼻肉中——她为自己穿上了鼻钉。此幕呈现了强烈的肉体疼痛,Autumn以原始、溅血,且带暴力的方式,「仪式性」地在自己身上凿下孔洞。

擦去渗出的血,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混杂着悲愤与自信,此刻她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从总是被凝视、占有的客体成了主体,她感受着一种由自己主动而生的痛感,凝视着一个被自己主动创造的伤口,并欣赏而满意于其美。

她在看似自我伤害中自爱自欣,在穿破的体肤中自我愈合。

一名暴力受害女性曾如此道:

「我以穿刺的方式重新主宰自己的身体,我被利用和虐待过,我的身体曾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被他人侵犯。现在,透过仪式性地穿刺,我夺回我的身体,我治愈我的伤口。」

得知自己的孕事后,Autumn在身上穿洞的行为也仿佛宣示着身体自主权,对比违背意志的性行为——她的身体是「被」入侵的,她是「被」怀孕,被给予疼痛的;然于此刻,她掌握了自己的身体,她主动地穿刺自己的鼻肉,主动地在平滑的肌肤上凿出孔洞,主动地迎接疼痛,以此自愈。

当女性身体被侵犯时,两者形成了一种非自愿式的「结合」。充满窒息、无所适从、压迫感漫溢,唯有借着「穿洞」一举,Autumn得以在身体另一处找到出口,是愤怒与压力的宣泄处,也是重新向世界敞开的口洞。

于伤害中总是被动,然此次她自己主动戴上闪着银色光芒的珠饰,昭示着自我,用浅浅的美与叛逆填补缺口,尝试夺回自己的身体。

电影中虽然只有前述一幕女主角Autumn为自己穿刺之时「见血」,却无处不见女体疼痛,不论是生理,抑或是心理。如在超市打工时Autumn和Skylar于休息室时无奈带戏谑地说着「Girl Problems」,说着每逢经期总要吞下一整瓶的止痛药;又或是她们脱去外衣后显见的内衣肩带勒痕;更或是站在镜前流泪忍痛捶打孕肚的Autumn??

导演朴实的镜头下没有复杂的构图,只有她们的脸孔,和不甚光鲜、不那么具「吸引力」的女体,烙着红印的肩膀、有着疤痕、瘀青而隆起的肚腹,镜头如此亲密,连她们的鼻息、啜泣、和吞咽口水的声音都无比清晰。

在屏幕前昭示着这些女性生理疼痛,导演温柔亲昵地接近这些痛楚,并犀利地将之呈现与还原。即便隔着一层屏幕,依然能感受到那一拳拳的力度重击,以及一次次收缩的痉挛,总是缠身,总是挣扎,总是难以痊愈。

影集《邋遢女郎》中有段台词云:

女性的「pain」是内于身体、先天被赋予的,是物理上的「疼痛」,亦是伴随的心理负担之「伤痛」。

《偶一为之》中两位女主角的流浪之旅,不是奥德修斯的男性传统「自我寻觅」之旅程,Autumn与Skylar不在旅途中「创造」怪物与战争以感受外在的「痛」,她们走的路是关乎自我身体痛感的,是一趟「女性奥德赛」,是导演所说的「女性所走的不为人知的旅程」,是对一切生理性别内在疼痛机制的响应,旅途中她们寻找的是被剥夺的部分自我。

电影开始不久便直接昭示Autumn怀孕的事实,并接着进入她们的堕胎旅程,直至电影结束,我们都不知道是谁使她怀孕,也不知道那些「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对象究竟是谁,暴力者与加害者的身份模糊,没有明显的指涉。因为他们是非单一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而父权暴力亦无所遁形地存在电影中,存在女性的生活中。

如同开首在Autumn表演后大喊「slut」的台下观众;如同超市主管在镜头看不见处亲吻她们的手;如同把母狗叫成「slut」的父亲;如同地铁上猥亵的男子;如同公交上搭讪的陌生青年??

他们构成了一幅父权社会中的男性群像。描绘如是角色,导演并非意在表现性别对立,更非「厌男」,而是欲透过这些微小的生活时刻与许多一瞬即逝的只字片语,呈现父权暴力如此「不经意」地散落在女性日常,在那些他们以为的莞尔一笑里,在那些他们以为的「没关系」下,在那些他们以为的善意中。

其中陌生搭讪的青年摸了Skylar的大腿,在地铁站吻了她,而后借了她们钱,双方达成「交易」。接吻时Skylar眼中闪着无力的悲愤,Autumn勾起她的小指,隔着柱子,她无法上前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交易进行。

性别的权力关系在此一令人心碎的镜头下表露无遗,急欲夺回自己身体自主权的Autumn和Skylar,此刻的女体却沦为筹码,落入那恶性循环、永无止境的性别剥削中。

综观这幅父权男性群像,没有人直接地、暴力地「伤害」了Autumn或Skylar,然这些「不经意」却能积累成厚重的包袱,重重地压在女性身上,如两人一路扛着的过大的行李箱,行走过程举步维艰,隐喻着女性立足社会,每一步都被加诸过多的重量,她们无法自由地移动,父权的枷锁沈重而令人窒息。

巨大的行李箱除了是导演镜头下的隐喻,她也表示,其象征着踏上堕胎之路的女性总是「过度打包」,前往纽约堕胎的Autumn和Skylar原来只计划停留一天,行李箱的重量和大小却超过设想地重与大。我想其中多装载的是焦虑、担心、以及恐惧,担心手术无法在一天内完成,而必须多带上换洗衣服与用品,害怕如此艰难的手术需要「充足的准备」,焦虑于行囊过于「单薄」而无法支撑如此沈重的决定??

如同《4月3周又2天》中女主角约密医非法堕胎时,竟需自备一大箱的塑料带、塑料桌布、毛巾等备品,这些角色的「准备」与「过度打包」就像女性在父权体制下行使本应具备的人权时,时常必须先行背上的价值谴责或心理负担。但为了前行,她们只得扛着无法消弭的障碍,跌跌撞撞地走,磕磕碰碰地生存下去。

他们「从不」停止剥削,她们「很少」力抗,「有时」必须交易,「总是」承重而行。

《偶一为之》拍女性堕胎旅程,平淡温和,不直白控诉,不批判宣教,而是让角色轻柔地书写属于自己身体的日记,我们看见一个人生重大抉择背后,不再是立场的争执,或是价值的绑架,而只是片中社工不断确认的——「这是否是『你自己』的决定?」——那是她的身体,是属于她体内迸发的疼痛,是她的部分自我。

If I poisoned the beginnings of your breaths,Believe that even in my deliberateness I was not deliberate.Though why should I whine,Whine that the crime was other than mine?

我想美国诗人Gwendolyn Brooks写出了Autumn堕胎的心情与挣扎,同时控诉了不该落在女性身上的「罪状」与责任,《偶一为之》中导演温柔而带悲悯的镜头,以Autumn之身诠释了Brooks的第一人称抒情诗,让我们看见了「堕胎」不再是生命权和抉择权之争,而是女性「哀悼权」之赋予,乃是真正的阴性书写与女性赋权。

《偶一为之》以灰冷的色调拍出阴郁的城市,就像在父权阴霾下无法拨云见日的女性悲愤,始终压抑而没有强烈宣泄,只有深沉的无力感,如同Autumn只能闭上双眼,被动地「处理问题」、接受手术。

而手术后再次张开眼睛凝视这个世界时,一部分的自己已被夺走,那并非另一个生命的离去或扼杀,而是身为一个女性,某部分的自我在承受性别先天的痛楚下,仿佛已被消耗殆尽。

最后阳光洒下,尘埃落定后世界似乎放晴,画面终于明亮,却仍蒙着浅浅的悲伤,Autumn面容倦怠,她是凋零的秋。

「从不」平等,「很少」闻问,「有时」无处逃奔,「总是」悲愤。

「从不」主动,「很少」被理解,「有时」窒碍难行,「总是」哀悼。

那些恒存于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愿它们随悲秋飘落,尔后她们能慢慢等待春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