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2

电影史上最著名的R级禁片,除了黄暴,它问了人类未来的道德选择

娱乐天地2023-06-01 06:43:320

1962年,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创造了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发条橙》。

1971年,美国导演库布克里说服华纳公司买下版权,拍了一部时至今日,名列电影史中赫赫有名的R级禁片之一《发条橙》。

其实自它问世以来,不管是其中的故事情节,还是其核心意义中,想表达的"呐喊"之声,它的存在本身,不仅惹来了至今仍毁誉参半、争论不休的"口碑",且还因其中涉及的"黄、暴"场面,在上映之初,一度在当时引发诸多青少年争相效仿,也因此一直以来,它都被世界各国列入禁片。

如它在英国上映之初,便毫不意外地遭到禁止,直至30年后,导演库布里克过世之后,才获得"剪辑版"的上映许可。

导演库布里克

在那个年代,行为治疗刚被作为心理学领域里,单独列出的治疗方法得以推广和运用之时,这部《发条橙》所带来的,在剔除其中夸张的"黄、暴"元素之外,"洗脑"作为行为治疗的偏见之一,更是如真实现实般,在这部影片中演绎地淋漓尽致。

如此,摆在"社会"面前的《发条橙》,在考验的就不仅仅是观众们,对于R级影片中画面的不适感,更是一种深入灵魂般,放置在极端环境下的"最终"拷问——无论善良还是邪恶的"人",他是否应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其实单就《发条橙》这个名字来说,本身被安在这样一部看似"反人类"的影片上,就足够讽刺,不管是从原本的英文名《A Clockwork Orange》的意思:对老伦敦人来说,这是"怪异得无可复加的东西。"的代名词,以此去解释。

还是从原著作者对"Orange"的意像:象征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有机体上去。都一样,整部片的基调都充满了一种徒劳的,没有回答的"发问"。

整个故事高度概括下来的情节也很简单,不过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浪荡小混混"终于"被关进监狱,为了早日出狱,去参加"改造"暴力倾向的行为治疗,最后以"正常人"治愈后回到社会的故事。

而这部影片,不仅对当时、现在和未来的政治、社会有隐喻的价值,且与心理学极其领域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重新解构这部片,抛开那些前半段直白地,带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黄、暴"场景之外,或许可以看见它最想表达的后半段,关于人性的思考及行为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流派秉持的对人性观点的辩证理论的"发问"。

小说《发条橙》是对:"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的阐述。

而电影《发条橙》的发问是什么?


故事从模糊的时代"未来"开始,一个一只眼下粘着假睫毛的少年亚历克斯,和他同样怪异的三个小伙伴彼得、乔治和提姆,坐在一起和"毒牛奶",带着轻蔑而邪恶的"笑容",商量着每日例行的消遣"游戏"。

他们周围的家具们——桌子、壁画还有那些怪异的"行为艺术品",无一不隐喻着诸如X、隐晦暗示等等的精神象征。

由此开始,整部片的约前半段的情节,都是以如此夸张而荒诞的叙述,去极尽描绘这群,把诸如随意攻击、殴打路人,夜闯民居,互相斗殴、打群架,甚至玩弄女性等等为非作歹、滥用暴力的行为,当做日常"游戏",且毫无愧疚之心的小混混们的浓缩"恶人群像"。

而通过他们条理清晰,情绪稳定的种种表现看来,导演意欲为观众呈现的,从来不是传统的,诸如黑社会暴力分子、犯罪者以及反社会者等有一定"理由"或者原因引起的"主、被动式"的犯罪。

而是一种为了满足自身个体某种需求,而产生"反社会"行为,对这些小混蛋们来说,他们对成人的世界一知半解,却尚未被成年后"该有"的社会道德洗礼,因此即使"知道这么做不对,但对'错'的事情照做不误"有着迷之一般的,无责任无义务感叛逆的"捣蛋"鬼们而已。

导演"鬼才"库布里克巧妙地把他们身处的背景模糊化,去打造一种与当前时代违和的"未来感",不仅是营造一种前卫的视觉效果,更是对光影和声音融合的绝妙"实验"。

把极尽"下里巴人"低俗的"黄、暴"场面,配上"阳春白雪"般高雅的古典交响乐,被撕裂的视觉和听觉,开始逐渐融合在"梦"一般的布景和色块的变换中,无一不彰显着来自"大师"的处理风范。

其实,主人公亚历克斯及他小伙伴们的种种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通常会被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但是亚历克斯本身家境殷实,父母慈爱,本人聪明,学业优秀,还是一名"高雅"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对比其种种行为,就是影片的第一个"发问",也是把观众的好奇心诱惑到一处: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虽然"发问"了,但导演没有给出回答,这就是本片最奇妙的设计——只对观众发问,绝不给观众唯一的解答。

或者说,前半段亚历克斯的"人生",是否就是这是一段"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社会中"生活"的指南?

但不,不是的,虽然从目前的心理学"水平"发展内容的角度看,并不足以完全了解"他"的邪恶到底从何而来,如此,对于"他"存在社会的"理由",也是一种深深的拷问。

目前心理学领域可以给出的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结论":

先天因素加"独特"个体,和生活外因环境的缓慢互相作用而产生;

精神分析对"他"的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一般建立在其儿童时期对于父母所反馈的奖惩模式的,社会道德认知偏差所致;

但其实各流派对于其形成"源头"的认知观点,各有不同,且往往"他"们对自我的认知,都处于相当"边缘性"的模糊,如此"确诊"的例子本身就极为稀少,更别提有更多治疗的蓝本可供观察和参考,于是这种被称为"反社会认知障碍"的群类们,依旧处于一种"病因不清,难以根治"的游离状态之中。

不得不说,不管是从可供观众,丰富的讨论空间的角度,还是从其本身"案例"的精彩程度来说,这个主角的设计,都可称之为"最佳"的电影选择的素材之一。


当然,对于一部足够优秀,历时半个世纪任被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科幻电影来说,绝妙的主角设计还只是其核心元素的选择之一,更重要的是支撑其继续下去,直至内涵得到升华的部分——隐喻意像的选择和表达。

没错,《发条橙》对其的选择就是直接到,以片名的"发条"和"甜橙"作为既统一而又对立的两种矛盾元素为隐喻意像,隐射的其实是关于"自由意志"和"社会道德限制"矛盾关系的现实辩证思考,一般,有以下三层的猜测:

1.第一层:弗洛伊德理论中,"超我"被"本我"支配

从亚历克斯和他的小伙伴们,表现出的"原始"暴力偏好,及本性社会道德良知的缺失,或许可以用诸如"原罪"这种宗教语言来解释。但其实也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死亡本能"的外在表现。

在弗洛伊德理论的精神分析中,生物学的"人",就是存在一切与生俱来、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的"本我",而社会学的"人",这首诗存在后天认知习得的,社会道德内化规范后的"超我"。

"发条"和"甜橙"就像是"超我"和"本我"的一场唯一胜利者的战争一般,在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中,如亚历克斯般的"甜橙",在和"发条"的争斗中,不由自主地开始,不受控制般横冲直撞,直到某一天头破血流的"碰壁",才能暂时"停下"。

2.第二层:被"社会"利用行为治疗"改造"后的"人"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当时观众和专业评论家们,始终就使用"行为治疗"这个方式,作为诱惑"实验者"对象的举动是否合理,有所争论。

尤其在影片中,对待亚历克斯使用的"行为治疗"方式,居然是把他深爱的古典乐曲"贝多芬们",和潜藏在意识中毫无道德感的,诸如"黄、暴"的行为与恶心作呕的反应作为联结,以此厌恶疗法作为"正常"行为治疗内容进行。

用原著的文字来说,就是:

"把快乐的战斗变成垂死的感觉"。

如此直接而粗暴的"治疗"方式,就本身而言,就充满着"以暴制暴"般非道德的"合理"化。

其实主流观点与其原著作者的观点相当一致:

"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恶。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外表是有机体,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

如此"社会"的做法就只注重"正面"的效果,而选择性忽视特殊个体是否真的"向善",这种强制性"治疗"的本身,就已经是剥夺了,"人"的道德选择权,是非常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

但对于其"是否是病","是否是恶"等认知上的定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悖论,所以其实关于"人道"与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关键在于这种"治疗"的必要性是否对"社会"有正面利益,

如此,"甜橙"就象征着被"发条"治疗过的"人"。

3.第三层:后工业文明对现代消费主义的认知混乱影响

这层观点,主要来自与影片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诸如充满后现代风格的象征的符号房间、装饰品,以及充满未来太空感的家庭设置,以及片中人物浮夸的外表特征,以及虚假的肢体寒暄语言而来。

如此种种充满着怪异和现实违和感的场景和情节设计,都让导演以一种真实的现实样貌刻意呈现给观众,为"未来"社会打造一个不管是情感还是意识都一目了然的虚假现状。

正如另一部带有反乌托邦寓言体的《美丽新世界》里描述的"未来世界"一般,因为享乐而丧失自由的社会,那时的人们厌恶一切相处、学习、人以及艺术,却对过度消费、X等有着无比的狂热,"娱乐至死"成为大多数人的最终归宿。

或许,"发条"和"甜橙"就隐喻象征着现代的"牺牲者"。


其实,这部电影《发条橙》的故事里,给观众带来的最大的"拷问"便是:

社会究竟想要什么?

是想要"人本善"?还是"人向善"?

在影片中,最开始导演借由那个负责教化的牧师,说出其中一种"回答":"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善心是人主动选择的,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

但是,同时另外几乎与之相对的答案也有医生的"回答":"设定界限总是困难的,世界是一体的、人生也是一体的,最最甜蜜、最最美好的活动也涉及到一定程度的暴力,比如X爱。”

如此一来,其实导演就是巧妙地把看待"个体之恶"和"社会群体之恶"问题的两种经典而"对立"的观点都给观众,不带偏颇地一一展现,而不做真正的"回答",同样的,是为千人千面的观众观感提供一处自由理解的平台,任由取摘。

就笔者而言,其实比较认同医生的观点,无他"人"之所以为"必须"在群体社会中,才能生存的人们,就是因为人类能相互控制和协调本身的"本我",用"超我"去适应大多数普遍的,所谓社会道德的规则。

从"多数派"和"少数派"的基本服从观点,的社会稳定角度看来,一旦"特殊"的个体行为严重伤害到了"社会"时,在一切正常、合理的社会道德教化都"无用"时,必要的所谓"反人道"的强制行为,是符合社会利益选择的。(而影片呈现的"被迫反人道"选择也是如此,比如最开始使用温和的宗教《圣经》教化,但在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圣母的L体;以及被注射"药物"时,脑子里想的还是怎么扛过,出去后继续再"小心"地过着从前快活的日子等等。)

事实也是如此,就"结果"而言,经过治疗的亚历克斯,出狱后,不再充满着毫无责任感,和道德感的"黄、暴"行为。(即使,矫枉过正,也属于一种"正向"矫正和引导效果。)

不过从选择呈现的"手段"而言,其中对政治讽刺的隐喻不言而喻,即使似乎选择以深层潜藏的隐晦方式去折射,还是可以从这把"双刃剑"的结果体现。

最后, 关于亚历克斯"恶"的意志恢复部分,模糊处理之下,更是隐含了库布里克在这部《发条橙》里,有意"深埋"的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没有回答的"发问":

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作为一个"发条橙"般任人支配的"人",如何去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


这部《发条橙》或许是在其R级的"盛名"之下,容易被观众重视前半段的"黄、暴"元素的铺垫,而忽略了后半段对种种心理、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发问。

其实它的全片叙事是极为严谨且逻辑清晰的,不仅语言艺术运用得当,且其中对视听效果的运用,前卫美学的"实验",都会让观众陷入一种复杂而奇特的"精神世界"。

很难想象这部影片居然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依旧极具现代思考的艺术魅力,正如片名"发条橙"一般,把人类比作一只"甜橙",本身就尤为复杂,最大的乐趣,恐怕就是不断探寻人性的"可能",展现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