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

2006年,鹿鼎记选角第50天,范冰冰、邓超弃演,杜淳:这是个骗局

娱乐天地2023-05-06 18:18:500

最新版《鹿鼎记》早在去年完成拍摄计划,预计今年年底播出,跟以往金庸剧的高调选角不同,这次2020版的演员名单可谓密不透风,除了张一山、唐艺昕外,其他角色的人选一概不知。

这种低调的作风,与14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鹿鼎记选角风波”形成鲜明对比,只不过,前期宣传、炒作如此之多,该版还是难逃口碑崩盘的结局。

2006年,罗海琼、萧蔷、任泉、范冰冰集体辞演,要知道这几个人早就亮相过《鹿鼎记》的发布会,外界一致认为他们一定会出演,就在媒体想要进一步了解真相之际,他们口径一致:“与片酬无关,档期不合”。

而这边,尚未成名的星二代杜淳公开炮轰张纪中,“选角有黑幕,演员全部内定”,言语间直指“鹿鼎记选角秀”就是一场骗局。

所以,今天我们把目光对准2006年,看看这场“似真似假”的选角赛到底是怎么回事?

彼时,刘亦菲版《神雕侠侣》正在热映中,虽然质量褒贬不一,但剧集却实打实地火了,不仅在香港市场拿下全年收视第三的好成绩,而且打入日韩,并且引发“小龙女”的讨论热潮。

其实,这部剧应该属于未播先火,光“小龙女”一角就溜了8个人,如周迅、蒋勤勤等,聂远为了杨过不惜削腮,总制片人张纪中充分调动网友积极性,在网络上搞了演员投票,最后几家粉丝对骂,整部剧的热度高涨。

到了《鹿鼎记》,深谙这一“宣传手段”的张纪中决定故技重施。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韦小宝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前有陈小春、梁朝伟扮演过,这回张纪中则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韦小宝”选秀。

标准是:不论资历,只求适合,他说最好是新人,十七、八岁,为此不少有着演员梦的“小宝们”冲入剧组。

其中包括包贝尔,当时的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出于对韦小宝的喜爱,他剃掉头发参加海选,并成功入围前十强。奈何经过一段时间的武术训练后,这十个人全部被遣散。

心有不甘的包贝尔在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副导演,结果对方以“没有炒作价值”和“内定”为理由拒绝了他。

包贝尔在网络上发帖求助,年轻气盛的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爆了出来,听到风声的记者去求证张纪中,张纪中大发雷霆:“简直就是瞎扯”。

人微言轻,包贝尔的帖子在网上发酵几日后就沉了下去,此后1年间,他也没有接到新戏。

“韦小宝”选秀的风头过去,张纪中转头表示要找一个有实力的演员。网友继而票选出了邓超,那时的他已经凭借《少年天子》、《幸福像花儿一样》坐稳内地新生代实力派演员的宝座。

人气高且有演技,再合适不过。

张纪中与导演于敏接受媒体群访时,屡次肯定邓超,“他真的很不错,最有可能出演韦小宝”。邓超本人听到媒体的传话后,很兴奋,“张纪中是我非常敬重的圈内人,特别期盼能出演韦小宝”。

然而,才过去一个月,邓超的前前东家明珠传媒突然宣称从来没有接到过邀约,连剧本都没有拿到。

紧接着,在电视剧《爱了,散了》的发布会上,邓超公开谈及韦小宝,“我主动放弃,是对观众的尊重”。

后来,呼声不高的黄晓明进组试妆,才令网友相信,此前的操作仅为炒作而已。

冲着张纪中的名气,杜淳特地请了一天假跑去试镜《鹿鼎记》中的康熙一角,张纪中对他赞不绝口;信心满满的他在7天之后又连夜转机到北京,穿上戏服在投资方华谊兄弟的领导面前表演了一次。

两次得到的反馈都是“非你不可”,没想到,剧方却公布任泉将出演康熙。深感被欺骗的杜淳,直接怒斥张纪中:“都是幌子,骗局罢了,公布的演员全是华谊的人”。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邓超辞演一事,仿佛也找到了缘由,华谊兄弟想要挖走邓超,以韦小宝做诱饵,但感顾明珠的栽培之恩,他才选择放弃。

不过2年后,这两位还是被华谊拿下,因此才有了后续的《倚天屠龙记》(邓超版),但杜淳与张纪中没有握手言和过,双方各执一词,一个说自己被涮了,一个说对方简直没有艺德。

除了两位男性角色外,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也是重中之重,绝色美人阿珂从一开始定的就是范冰冰,她坦言自己很喜欢阿柯。

华谊的老板娘罗海琼将扮演陈圆圆,“铁三角”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也会参演,另外李冰冰、舒畅皆会加盟。

果然人选都是与华谊关系亲密的,但最终范冰冰高调辞演,原因是时间不够,李冰冰、罗海琼以及“铁三角”没有一人在列。是剧方故意放出的烟雾弹,还是演员自身跟制作方发生了矛盾呢?

先来看范冰冰,第二年她便自立门户离开华谊,“铁三角”之一的张国立直到11年才与华谊建立密切合作,而任泉进组拍了几天后,竟紧急离场,钟汉良适才出演康熙。

参加雅虎搜星的华裔小姐王倩,曾参与过《鹿鼎记》的角色选拔,她指责选角全是幌子,只是给电视剧造势,而参与的演员必须要签约华谊,不然都是走过场罢了。

仔细看《鹿鼎记》的演员表,80%都传出加入华谊的消息,如应采儿、何琢言等。可见,一部剧选角背后的博弈,都是资本在运作,观众是被愚弄的对象。

如果能把心思放在剧本上,黄晓明版的《鹿鼎记》也不会如此差劲,只重商业利益,忽视作品内涵,是张纪中牌金庸剧没落的重要原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