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08

快20年了,那个发誓永生不背叛郭德纲的岳云鹏,履行承诺了吗?

娱乐天地2023-09-08 15:56:370

德云社的崛起,是中国当代文化生态的一大奇迹。1995年,德云社创始人张文顺郭德纲李菁发起的“北京相声大会”,开启了德云社传奇的第一章。

2003年德云社正式成立,郭德纲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相声的改革创新,终于迎来事业上的春天。

然而,每一个成功故事的背后,都少不了磨难和争议。王文林、李菁、何云伟、曹云金等先后离开,与郭德纲的矛盾也众所周知。

但郭德纲凭借自己过人的曲艺天赋和对戏曲的热爱,带领德云社一步步走出困境,发展壮大。

德云社成立之初,由创始人张文顺、郭德纲和李菁三人支撑演出,逐渐发展到2003年正式注册“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从此,郭德纲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相声的改革,并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打开市场,终于迎来发展的机遇。

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人员变动与矛盾,王文林等人先后离开,与郭德纲的分歧也不断。

郭德纲将曹云金当成了亲生的儿子一般疼爱。16岁的曹云金初来乍到,郭德纲不仅收下了他作为第一个徒弟,还舍得把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他身上,买什么都由他选择。

郭德纲天天严厉指导他,希望他进步更快,早日成长为德云社的栋梁。

每当有观众夸奖曹云金的表现,郭德纲欣喜若狂。他常对其他师徒说,你们要向曹云金学习,他是个大器,将来定然了不起。

郭德纲寄予曹云金厚望,将他视为德云社的接班人在密切培养。他给予曹云金重要机会和舞台,让他主持大场面,让他早早成名立业。

当曹云金逐渐小有名气,郭德纲更加放心。他觉得这个聪明伶俐的徒弟前途远大,能扛起德云社一半的重任,自己的负担会轻很多。

郭德纲高兴地对朋友说,德云社有后继有人,曹云金就是他们的未来。

然而,郭德纲对曹云金的深信厚望,最终成为了他的笑话和遗憾。曹云金未能实现他对徒弟的美好憧憬,这无疑是郭德纲人生中最大的失望。

曹云金初入德云社,郭德纲视如亲生,精心栽培。曹云金想学成名就,哪知最后与师傅反目。

随名气越来越大,曹云金也越来越骄傲。他觉得德云社辉煌,大部分是他一手造就,说自己“养活了半个德云社”。他不再尊师重道,而是轻蔑和不耐。

言外之意,自己是德云社的半壁江山,可以和郭德纲比肩了。

很多媒体就都表示曹云金有点狂,但曹云金却反驳道:我就是好这不用谦虚。

郭德纲立即斥责他“欺师灭祖”“忘恩负义”。曹云金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他付钱请我演出,我为什么要忠诚于他? 我要出去闯荡,证明自己的才华,而不会被他利用一辈子。

离开德云社之后,曹云金成立了多个公司,7个月之后,李菁和何云伟退出德云社。

这段时间被称为是德云社的“黑八月”。出走之后的曹云金成立了“听云轩”,而且还收了两个师弟戴九安和赵云侠做自己的徒弟。

并且在节目上公开说,自己没有师父。何云伟拜到了侯耀华门下做徒弟。从郭德纲的徒弟,变成了师弟。

显然,这是两人摆明了要恶心郭德纲。在风雨飘摇中,痛心疾首的郭德纲推出了“新人”——岳云鹏

有人说,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岳云鹏就学会了一个“忠”字。

对郭德纲来说,一个“忠”字就够了。

曹云金浑然不觉,自己的成就全靠郭德纲多年来的悉心培养。他只是一心要超越师傅,证明自己比师傅更厉害。

这份目中无人最终让他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被人遗忘在角落。而郭德纲,则带着他的新徒弟们,一路高歌远行。

岳云鹏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六个女儿他是唯一的男孩,父母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好景不长,家庭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几个女儿还在上学,家中负担沉重。小岳岳理解家庭困境,主动提出中途辍学去城里打工谋生,不再给家里添麻烦。

岳云鹏初进城市,茫然无措。他年纪小,文化低,找工作处处碰壁,最后只能在一家小饭店当起服务生。每天早出晚归,日子枯燥。

老板脾气暴躁,经常无缘无故骂人,岳云鹏只能忍气吞声。有一次,岳云鹏碰巧将餐盘送错了桌,立刻被老板臭骂一顿,说他是“文盲”、“笨蛋”,岳云鹏只感委屈,却不敢吭声。

冬日,小岳岳独自一人挣扎在这座城市,努力赚取每一分钱寄回家里。他蜷缩在饭店阁楼的一隅,听着风雪拍打着窗棂,思念着家人。

他明白,家人眼中的他,一定是这座城市里最幸福的人,否则怎会如此放心让他独自离家。他不敢告诉家人,自己每天过得有多艰辛,生怕那会让家人加倍忧心。

岳云鹏是那么一个纯真善良的少年,为家庭牺牲青春,在这个残酷的城市里一边努力生存,一边无私奉献。

他内心的渴望是那么浅显却又那么深远:如果有朝一日能改变家庭的命运,让爸爸妈妈和姐姐们过上好日子,那该有多好。

这份纯洁如初的心愿,成为岳云鹏日后努力的动力,引领他走过一段段艰难险阻。

岳云鹏在饭店工作了几年,日子过得枯燥乏味。他渴望有一天能脱离这份工作,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然而,他的文化程度有限,技能单一,要想找到更好的工作着实不易。

有一次,岳云鹏偶遇一位好心人,得知他的遭遇后大为同情。这位好心人劝岳云鹏可以去德云社试试,那里不但可以学习表演技巧,还能提供吃住。

岳云鹏本不明白什么是“德云社”、什么是“表演”,然而,听到“吃住”三个字,他立刻心动。为了改变现状,他决定义无反顾地来到德云社。

刚开始,岳云鹏对德云社一无所知。他只知道自己能吃上饱饭,有地儿睡觉,这已让他心满意足。

其他徒弟都在刻苦练习表演,唯独岳云鹏呆呆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有人嘲笑他“呆性十足”,不适合学习表演。他也开始定足到德云社的选择。

然而,岳云鹏并没有因此气馁。他看着别人练习,悄悄地在一边模仿,一遍遍地练习着各种表情和声音。

师父郭德纲发现了岳云鹏的努力,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郭德纲悉心指导岳云鹏,让他多去舞台和观众面前表演,以便磨练自己,克服紧张。

岳云鹏像直接苦干,脸皮逐渐变厚,表演也越来越流畅自然。起初,观众还对这个“呆小子”嗤之以鼻,可是渐渐地,岳云鹏的努力和实力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岳云鹏在德云社的日子逐渐稳定下来,他和师兄弟们过着简简单单却快乐充实的日子。岳云鹏被师父看中的潜力也渐渐被发掘,他开始有机会上台表演,受到观众的喜爱。

一日,德云社的台柱子曹云金突然宣布要离开社团,全社哗然。

曹云金的离去无疑是对德云社的一次重创,舆论也哗然,质疑德云社是否还能继续培养出优秀的徒弟。面对这场突袭,师父郭德纲也不禁愤然。

然而,越是艰难时期,越需要有人挺身而出。郭德纲看着岳云鹏一脸倔强,便决定让他替代曹云金,成为德云社新的台柱子。

这无疑给岳云鹏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深感力不从心,然而为了师父和社团,他没有丝毫退缩。

初登台,岳云鹏紧张得两腿发软,几乎忘记所有的技巧和台词,遭到观众的不满。岳云鹏意识到自己的不济,决意加倍努力,师父也一直在鼓励和提点他。

渐渐地,岳云鹏在频繁的登台演出中磨练了自己,观众也开始接受这个天真憨厚的小胖子,岳云鹏终于安定下来,扛起了台柱子的重任。

随着岳云鹏在德云社的发展,他也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露面。他带着清亮的嗓门唱着《最亲的人》,一时间成为全国人民最亲的亲人。

他走上春晚舞台,以一首《五环之歌》一举成名。岳云鹏开始频繁登上不同的电视节目,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德云社在新生代的新希望。

岳云鹏终于真正走红,然而他内心却依然保持初心。他永远不会忘记,是谁在他最艰难的时候给了他机会,是谁一直悉心培养他。

岳云鹏决心要将这份感激之情,化作对师父和社团终身的忠诚。

成名后的岳云鹏,生活虽然发生了巨变,但内心却一如既往。他最初踏上这条道路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家人的生活,如今梦想已成真,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回报家人和师父。

岳云鹏立刻给几位姐姐买下了房子和车子,还给每个人存了一大笔钱,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姐姐们见证了弟弟当年离家在外默默耕耘的日子,如今看到弟弟得以成功,心中五味杂陈,既欣慰又感动。她们本就一直把弟弟当成家中的栋梁,如今,这份信任更加深厚。

对师父郭德纲,岳云鹏当年是被吸引到德云社这个大家庭里。如今岳云鹏走红,身价大涨,舆论却一直质疑他会不会背叛师父,离开社团。

面对这些质疑,岳云鹏公开表达,不会背叛师父,永远追随师父。这份言论一出,郭德纲如释重负,岳云鹏也在行动中践行着诺言。

无论岳云鹏飞翔多高,他一直带着师父和德云社飞翔。每当有电视节目邀约,他都当仁不让地把师父也带上。

每次师徒同台演出,岳云鹏总是恭敬地站在师父身边,看着令他敬仰的师父闪耀舞台。

在采访中,岳云鹏也时常提到,自己的成功都要归功于师父的悉心栽培,他永远当师父最忠实的徒弟。

曹云金和岳云鹏都是德云社早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徒弟,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

曹云金天资聪慧,很快在德云社崭露头角,成为德云社的台柱。

然而,好景不长,曹云金在事业巅峰时期突然宣布离开德云社,对社团和师父造成巨大打击。曹云金离开后一度飘飘然,似乎认为自己的成功不再需要德云社这个摇篮。

然而,他离开德云社后,事业发展一般,已不复当年的辉煌。曹云金当初的选择无疑是一时爽快,最终付出了代价。

相比之下,岳云鹏在德云社有过相似的遭遇,他也曾一度成为社团的栋梁。

不同的是,岳云鹏深知自己的来之不易,他对师父和社团怀有深厚感激之心。虽然外界一直质疑岳云鹏会不会重蹈曹云金覆辙,离开德云社,但岳云鹏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他选择永远站在师父和社团身边,这份忠诚换来的,是事业的成功和观众的拥戴。

十九年间,德云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不起眼到如今的红遍大江南北,每次一有演出,场场爆棚。

其中曾经默默无名的小伙子岳云鹏,也早已化身为德云社的一哥。然而岳云鹏对待师父和社团的真诚之情,却从未改变。

岳云鹏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当年的誓言,也验证了师父当初的眼光。

如今的岳云鹏,事业有成,名气极盛,但内心深处,仍然是当年那个对师父忠心耿耿的小徒弟。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