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0

《人世间》:周父的临终遗言,揭露了多少中国父母不肯承认的真相

娱乐天地2023-05-31 12:23:410

2022年初,一部改编自梁晓声同名作品的《人世间》横空出世。

这部家庭市井年代题材的电视剧,以一个家庭跨越三代的生活和一系列抉择为线索,为我们展示了来自不同年代的社会百态。

是年代的缩影,更是每个相似家庭的缩影。

《人世间》中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有其独到之处,其中周父周志刚的人物形象在整个剧中是不可或缺的大家长的角色。

他的观念和思维以及做人方式,必然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其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

周父的想法和做法在大多人看来是封建的,但周父又何尝没有在妥协。

他只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践行着对子女的爱。

对于大儿子周秉昆,周父似乎对这个年纪最小的儿子最为残忍。

因为秉昆并没有像哥哥周秉义和姐姐周蓉一样顺应时代的号召。

或者在所有人看来是,迫不得已牺牲了哥哥姐姐的前途,换取了周秉昆留在家里守在父母身边的机会。

起码在周父看来是如此。

周秉昆在周父看来是愚钝的,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也不会闯出什么大乱子,一生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就算很好。

殊不知,一向最让他放心的小儿子却成为了三姐弟中最有成就的。

以至于在秉昆和周父长达八年的冷战之中,父子二人硬生生都没有主动联系过对方。

周父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在那个年代更是如此,父母以子女有文化,可以考中名校为荣。

在逢年过节,只要考上清北大儿子周秉义和女儿周蓉在场,周秉昆就会显得黯然失色。

至少在秉昆心里会有不愉快的体验,而这一切都是周父所谓偏心对待的结果。

不免有点类似原生家庭,给儿女带来的源于心理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无法言说。

周父之于秉昆,虽然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是不公平的。

但是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秉昆的沉稳内敛以及敢想敢干,最后从商成为周家最有出息的孩子。

从物质和生活上改变了全家人的境遇,也就是带领全家老小搬离了破旧的光字片。

都是秉昆想要真正的证明自己没有父母想的那么差劲,自己也能受到父亲名副其实的称赞。

剧情发展到最后,在周父暮年之际,他对小儿子秉昆是最满意的。

但是出于周父一辈子拥有自己的原则不曾承认错误,尤其是向自己亲身教导的儿女,低头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仅仅对于周父来说,向儿女低头承认错误难以启齿,对于中国那个年代的大多数所谓的家庭大家长来说亦是如此。

这是存在人的观念里深深扎根的东西,是很难磨灭掉的。

《人世间》中,周父在临终前对三个儿女都做了叮嘱。

对于秉昆和郑娟夫妻二人,是肯定和表扬他们对周家做出的贡献。

只有秉昆让全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这是对小儿子秉昆隐性的赞赏。

而一辈子为了得到父母认可而努力的秉昆,也在那一刻真正是释怀了。

而周父临终前对于女儿周蓉,是委婉的指出了周蓉的错误和毛病;

对于大儿子周秉义,时再次提醒他作为领导,身在其位就要好好谋其政。

如若不然,整个周家也会一起被骂。

《人世间》中有宋佳扮演的周蓉,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周家思想最活跃、最自由也是最一意孤行的存在。

她本可以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找到很好的归宿,可她偏偏学到了知识,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因知识而有思想的女性。

这也不免让她心气渐高,以至于在书信中与诗人冯化成神交。

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字里行间的“灵魂往来”之中对其倾心,无法自拔。

甚至未经家里同意,就追随冯化成从东北去到了更加遥远而贫穷的贵州大山。

可以想见的是,一个刚成人的女孩为了追求自己爱情走到了穷山僻壤,其中必然经历了过多的不易和心酸。

即使这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看起来是勇敢且浪漫的。

但是在一向疼爱女儿的周父看来,周蓉的行为是属于大逆不道的。

这不仅仅是不听父母话,而且传出去对整个周家和周蓉本人来说,都可以称之为是很大的污点。

但是比起愤怒女儿的行为,周父更多的是对女儿的心疼,但他在嘴上总是不会轻易表露。

作为在大西北做建筑工人,参加“大三线”建设的周父,在那个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展开大建筑大生产的年代,他就连休假的时间都少的可怜。

但周父却把好不容易等来的休假时间,用来去贵州看望女儿周蓉。

到达贵州之后,周父目睹了女儿周蓉窘迫的生活和不堪的处境。

他也并没有过分的斥责女儿,而是默默的给女儿留下尽他所能所能给女儿的物质支持。

以至于后来在社会形势的变迁下,女儿周蓉终于走出了贵州的大山,走进了全国学子都梦想中的北大学府。

这对于周父来说是万分赞赏的,他对女儿的期待和赞赏之情也越发浓厚。

或许在那时候,周父觉得周蓉之前经历的一切都是在给今天做铺垫,这也是值得的。

物质生活的富足催生了人更多的追求和欲望,这在冯化成和周蓉这一对所谓的灵魂伴侣身上表露无遗。

两人的婚姻走向破裂似乎就是一种必然,这也是为什么周父在临终前指出了周蓉的毛病。

就其本意来说,是想让女儿可以真正认识到自己活了这大半辈子,身上确实具有的毛病。

他希望女儿可以在他走后的日子里,尽可能生活的幸福美满。

真可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周秉义作为周家的长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择了作为一名下乡知青,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洒汗水。

在周父看来,大儿子周秉义就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

他的做法和选择一开始就是对的,是不需要父母去过多操心,而且是让父母极其满意的。

周秉义是当时大多数下乡知青的代表,加上出身普通的工人家庭,也就是在当时的社会契机之下。

周秉义得以与出身官场家庭的郝冬梅相识相知,两人的爱情也是一波三折的。

而对于周父周母,他们对于二人的态度虽说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但是不得不说是有两个明显的转变的。

在周秉义和郝冬梅共同下乡相识期间,郝冬梅因为父亲的缘故,是被人所看不起的。

当时只有周秉义不嫌弃她的家庭成分不好,虽然在当时周父表示赞同。

但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发展考虑,必然也使有所担心,这也是父爱使然。

后期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和一系列平反运动的开展。

周秉义的岳父成为了政治地位很高的大领导,这对于周秉义官场之路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但是伴随着大儿子周秉义的升官,周父似乎要注意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他无疑对大儿子极为操心。

因为他得确保儿子在居于领导职位时,可以更加发奋图强,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而不是被官场的功名利禄所侵扰。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周父可以一次又一次理解和体谅秉义的不能如约反家,甚至处于出身和亲家特殊政治身份的考虑。

周父也接受了这么多年,从未与同住一个城市的亲家打过照面的现实。

这在周父一贯的传统思维观念里是不可思议的,但周父到底是开明的。

真正能够体谅儿子的不容易,并且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妥协。

这也就不难理解周父临终时对于大儿子秉义的告诫,要做好为民服务的大事。

由此也可以得出周父实际有大情怀的人,他可以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小我的微不足道的利益。

当然,周秉义的为官清廉,一腔热血,也离不开周父从小就给他灌输的正义的理想和取向。

这正是他一片赤子之心的源头。

《人世间》通过平时的镜头和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光字片近五十年的变迁史。

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周家三代每个人的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大多数人可以在本剧中窥见人间百态,甚至可以有共情的体验。

这部剧确实带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启示: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珍惜眼前就是最好的幸福;从周父则更可以看出:父母永远是伟大的。

他们从不奢求什么,只希望我们过得更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