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

央视《人生之路》硬伤多如牛毛,导演是按抗日神剧的模式拍年代剧

娱乐天地2023-05-04 16:04:170

《人生》是路遥的一个中篇小说,讲述了农村青年高加林,因为代课老师的岗位被人顶替,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的年代被路遥设定在1984年,路遥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不仅是《人生》另一部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时间也是七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在偏远的农村,对于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人来说,代课老师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机会。

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高加林可能就是在陕北农村种一辈子地,最后以一个老农的身份过完他平凡而艰辛的一生。

小说的一开头,就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高加林憋着一肚子气回家,并给他的父母带回来一次坏消息,他的书教不成了,代课老师的位子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了。

电视剧倒好,一开始就是高加林骑着二八大杠在沥青公路上狂飙,在狭窄的小路上还玩起了现代的极限运动。骑着自行车上蹿下跳,几乎把车踩得冒火星子。

导演是不是个傻冒来的,1984年的自行车不说相当于现在的豪车,但也是个稀罕物件。那个年代买自行车不是有钱就买得到的,没有票据你再多的钱也只能干着急。

八十年代结婚的三大件,叫三转一响,其中的一转就是自行车,可想而知,那个时候自行车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一台小轿车。

再说以高加林的家庭条件,他家是置办不了自行车这样的大件的。七八十年代煤矿工人的月工资是三十几块钱,以农村人均月收入几块钱的八十年代,要攒一百多块钱来买自行车,得攒到什么时候。

高加林根本就没把这台宝贵的二八大杠放在眼里,不仅在路上一通乱造,到了学校像扔垃圾一样往地上一扔。我记得到了九十年代,农村人对自行车都是视若珍宝,车子横梁上都包着气泡袋来保护漆皮。

还有1984年的沥青公路是哪里来的,导演是穿越了吗?在陕北那个穷山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晴天黄沙飞扬雨天黄水流淌,县城都没有沥青路,导演可能是想告诉一下观众,农村的沥青路是剧组给修的。

1984年岀现了电脑打印的横幅,这种横幅在十年后的1994年都没有,电脑在1994年都还没几个人见过。1984年农村人刚刚吃饱肚子,边远农村都还没有通电。我们村在整个九十年代,电力供应都不稳定,白天基本上不供电,晚上间歇性供电。

导演却告诉观众在1984年的陕北,就有电脑打印的给学生打气加油的横幅。而且学生在考完后有撕课本狂欢的场景,导演你是个败家子你知道吗。1984年的课本在农村有大用处,农村卷烟上厕所用的都是课本作业本,你以为在1984年农村就用上了卫生纸,都是将课本揉一揉再当手纸用。

所以撕课本狂欢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不但是课本要留着用不能撕,就是能撕在那个年代的学生也干不岀来这种事。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老百姓的思想还普遍比较保守,谁动不动就大呼小叫,而且只是考完试了,又不是他们都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那边有沥青路、机打横幅,这边却要点蜡烛读书,还是红色的蜡烛。农村没有通电之前,普遍都是一家两个煤油灯,一个月去供销社买两斤煤油,这点煤油都省着点用,不然到时候会接不上。

导演却让一个农村家庭用上红色蜡烛,导演知道蜡烛多少钱一支吗,知道一支蜡烛能照多久吗,知道农村人买得起红蜡烛吗,你就敢让他们不用煤油灯用蜡烛。蜡烛是比煤油灯好用,但是也得让人家有这个实力吧。

1984年,这些整齐划一的课桌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单人课桌在这几年才被学校采购,在八九十年代农村的课桌,都是两个人一个桌子的。而且都是破烂不堪,修修补补过好多次的烂桌子。

1984年的农村还岀现了台灯、啤酒、饮料等物品,这些东西在1984年的农村人买得起吗。啤酒饮料台灯,在1984年的北京还差不多,王朔、叶京、郑晓龙他们那一代顽主可能消费得起。

导演霍霍完抗战剧,又开始霍霍年代剧,好多七八十年代的电视剧,男主角们都留着现代的发型,女主角都披着漂亮的头发,穿着亮眼的白色衣服。

在七八十年代,女性最流行的发型是扎两个大辫子,衣服不是蓝色就是黑色。你敢穿五颜六色的衣服都没地方买去,一直到了八九十年代,白衬衫“的确良”都是最拿得出手的衣服。

年代剧最贴近生活的要数几十年前的《渴望》,不仅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符合那个年代的人设。现在的导演可能要么就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故意这么拍来找骂,观众越骂电视剧越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