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

山歌好比春江水:刘三姐黄婉秋走过的人生河湾

娱乐天地2023-05-03 17:07:150

1977年,北京72中的中学生英达和比他小三岁的同学姜文,着魔似地迷恋一部重新上映的老电影:昨天看了今天看,上一场完了躲在厕所里不出门等着看下一场。多年后姜文回忆,他一口气连看了17遍这部《刘三姐》。

摄制于1961年的《刘三姐》,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饰演主角的黄婉秋当时18岁。除她之外,片中负责刘三姐山歌演唱的是柳州姑娘傅锦华、对白则出自配音演员张桂兰,三个人共同造就了一个形、歌、声完美的银幕形象刘三姐。

张桂兰逝于2001年,傅锦华逝于2013年。如今黄婉秋一去,三位刘三姐至此尽数落幕。

1943年,祖籍广东梅县的黄婉秋出生在广西桂林,姑父的堂弟是李宗仁。黄婉秋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百货公司店员、母亲是不识字的家庭主妇,兄妹六人中黄婉秋排第四。小学五年级时,黄婉秋被桂林市桂剧团破例招入,入花旦行艺名黄艺群。

刘三姐又名刘三妹,是华南一带已有几百年传说的“歌仙”。为庆祝十周年国庆,1959年广西自治区开展了全区范围的一次《刘三姐》彩调剧汇演,当时黄婉秋已从团内的C组刘三姐演到了A组的刘三姐,正式代表桂林市参加汇演。

年轻时的黄婉秋

在前来观摩的中国作家协会乔羽、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的提议下,广西方面决定将刘三姐这一题材拍成电影:乔羽负责撰写文字剧本,苏里撰写分镜头电影剧本并担任导演,在广西拍摄外景且尽量使用广西本土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韦国清亲自参与演员遴选,他让广西的画家们每人交一幅想象中的刘三姐形象画,很快办公桌上就出现了100多幅画作。

数十人里筛来筛去,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广西桂剧团的尹菱以及广西话剧团的黄小曼成为最后三名候选者,而傅锦华很快因为出众的嗓音条件而被确定为刘三姐的扮演者。为电影作曲的雷振邦认为,傅锦华的声音中有无法模仿出来的山间野性。

但傅锦华脸型较长、不似壮族常见的圆脸型,加上演唱开口时的嘴型有人觉得不上镜,影片开机之后,广西有关方面终究觉得这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刘三姐。当时刚刚借电影《五朵金花》走红的演员杨丽坤,因其漂亮外形一度呼声甚高,但可惜她是云南人。

黄婉秋虽然被《刘三姐》剧组选中,但北上长春试镜时定给她的角色只是刘三姐男友“阿牛哥”的妹妹“舟妹”。既然歌唱对白可以暂时忽略、主演最重要是外型和表演,苏里就让黄婉秋试了一段主角戏。

从配角到主角的黄婉秋

在北京看试镜样片时,戏剧家田汉最后发了声,“我看,那个扮舟妹的演员不错,是不是考虑让她演刘三姐?”苏里一拍板,从此刘三姐注定与黄婉秋相随一生。

虽然片中绝大多数歌声出自傅锦华、高音部分和特调部分出自李敏玲和蔡秀英、对白出自张桂兰、中远景尤其是江上船上的镜头出自替身关秀,但黄婉秋的形象、神态和表演委实是一个活脱脱的广西刘三姐。

换作其他人,镜头前的效果未必能及。

人美歌美景美,电影一上映就万人空巷,不仅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电影,更是风靡东南亚国家且在世界50多个国家发行上映,创下了我国故事片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

《刘三姐》在东南亚地区红极一时,黄婉秋的月工资也连升三级涨到了50多元,在当时这是非同寻常的数字。求爱信雪片似飞来,更有甚者未见黄婉秋先将户口迁来桂林。一夜走红、无人不知,黄婉秋是那个年代无数人热切仰望的万人迷。

虽然电影红极一时,接替黄婉秋饰演舟妹一角的张文君却没能得到更多的亮相机会。人生命运,委实难讲。况且福兮祸所伏,黄婉秋即将迎来不幸。

二十三岁的黄婉秋一夜之间身陷厄运,正值演艺黄金期的黄婉秋开始了十五年的下放改造。

一个人的厄运,可能成全另一个人的幸福。18岁的黄婉秋在漓江边拍电影时,11岁的何有才只是众多在场看热闹群众中的一员。疯狂迷恋《刘三姐》的他很快考入了黄婉秋所在的桂林歌舞团,尊敬地称呼黄婉秋为“黄老师”。何有才后来说,如果不是黄婉秋被下放,“我和她绝对没有可能。”

跟黄婉秋不同,何有才出身根正苗红、身材全团最高,是团里前途无限的台柱子。棍棒劈向黄婉秋,他挺身而出去替她挡,找当中医的养父配药给她治疗。他跟黄婉秋的感情曝光之后,有人让他想清楚要革命还是要老婆?

不敢说不要革命,也舍不得黄婉秋,何有才艰难地试探着反问:能不能两个都要?然后就收到下放改造通知。何有才的舞台消失了,桂林多了一个街道办绒帽厂的修理工。

1972年7月15日两人成婚,一如片中刘三姐与阿牛哥在大榕树下定情的唱词“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黄婉秋、何有才结婚照

1973年,情势有好转能恢复工作的苏里来广西讲课,他专门来桂林找黄婉秋。当时黄婉秋和何有才在桂林没有住房,只能住在郊区何有才养父的家里。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黄婉秋在漓江边的农家草房前,为苏里唱起了《刘三姐》中的几支山歌。风景不异故人不殊,只是朱颜改。

几年后在桂林至郊县的火车上,广西文化厅的一名干部偶遇了这对患难夫妻:黄婉秋一身粗布衣衫,背着嗷嗷待哺的小女儿;何有才挑着一对箩筐,一头是杂物,一头是儿子。虽然身处贫贱,幸好儿女双全。

终于熬到否极泰来、春暖花开的一天。1977年2月10日下午,走在街上的黄婉秋,忽然听到喇叭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影录音剪辑《刘三姐》,熟悉又久违了的声音。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路奔跑回歌舞团。刚进单位大门便被激动的情绪包围,人们兴高采烈的欢声笑语震耳欲聋。

黄婉秋坐进了久违的影院,看着银幕上久违了的、依然青春的自己,时有啜泣声在周围响起。而她在街上听到广播声音那一刻,已是大哭过一场。

后来,黄婉秋一度被调入南宁担任自治区歌舞团的领导,又因故土难离而于1990年重返桂林。众多头衔开始接踵而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青联常委、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桂林市剧协主席……但她的名片上却只有两个名字:刘三姐—黄婉秋。

名片的左上方,是《刘三姐》里的四句歌词:“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1991年,黄婉秋在何有才的推动下成立了“刘三姐艺术团”。1999年她辞去行政职务开始创建“刘三姐景观园”,力求重现电影中的景观。与此同时,她与何有才全家四世九口人挤在一间92平米的宿舍里。

2004年左右,何有才家的老房得以拆迁,全家人才搬进了158平米的电梯新居,仍是四世同堂。因过去受苦太多膝盖常常疼痛的黄婉秋,年过六旬后终于住进了有电梯、主卧带卫生间的住宅,第一晚她没有能睡着。

2014年4月1日,广西桂林,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和女儿、外孙女一起演出,三代“刘三姐”同台献艺。

跟电影中的豪放外露的刘三姐不同,生活中的黄婉秋一向谨言慎行、为人低调,“我哪会像刘三姐那样敢说、敢恨、敢爱?我没有。”上街有时问她看着面熟在哪上班?她回答“豆腐乳厂的”。

除了在外演出,家是她最想呆着的地方。既洒扫洗濯、烹调下厨,也看着儿子女儿长大成婚、孙子孙女长大成人。

至于近年来传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虽然与电影同期创作,但始终没有进入电影中。后来它成为了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黄婉秋在2006、2017两届春晚上都演唱了这首歌。

2017年,春晚上的黄婉秋

本来晚景幸福,但一年多前爱子不幸英年早逝,却给了黄婉秋极大的打击。本来一直不错的身体,因为思子心切而每况愈下。在昏迷之前,自知来日无多的黄婉秋提前向朋友们告别:

山歌好比春江水。逝者如斯,余音不绝。

启凌/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