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1

“生活,在生活之上。”(《遥远的救世主》)

娱乐天地2023-05-10 19:30:000

关于“《天道》中芮小丹为什么境界能这么高,有什么客观因素吗?”,感想如下:

可以对比《小王子》。大人才需要看童话故事。小孩子是不得不看或只能看,这往往还是大人要求的。你对于你有的,如果你会高估,那只能说明你是那种人,而不能代表你本来是你高估的样子。芮小丹境界高,这个境界不在于它(境界)本身的样子,而在于难以保护好这份“境界”。归根结底,你是女性,还被说成警花,你觉得是夸奖,那只能说明你是那种人,而不代表你真的明白夸奖的究竟是什么。

这就像夸奖农民勤劳,你真以为这是夸奖吗?骨子里的那点东西是最难扭转过来的。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很重要。意思是,人往往生活在生活之上。想想看,大多数人是不是都符合“比上不及,比下有余”,但你说“怎么不懂知足呢?”说到底是同理心匮乏还是缺少反思和自省精神呢?我是说,你就满意自己的一切吗?

回归原题,为什么境界那么高?得先搞清楚是不是真的“境界高”本身?就像你对于你所拥有的一切,你都明白为什么吗?如果别人夸你或贬低你,建议是:“字字反思”(出处:刘德华)。至于客观因素,也就是非“人为”。那可就太多了……教育算不算?家庭环境算不算?大的社会文明、文化算不算?而能把它们协同好的多吗?……贵在“人和”。“和”即“相应”的意思,也就是说能够根据实际条件、实际情况,做出最合时宜的行为。

能做到这一点,境界能不高吗?但这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境界高”是一回事儿吗?这就像那个通俗的例子,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你以为见山还是山就是境界高吗?这里的境界高是对比出来的,是物以稀为贵的“稀”然后“贵”。但它境界高吗?山本就是山,是人复杂了。

从复杂到简单境界就高吗?光是由本来到复杂就足够人在里头打转半辈子。打转了半辈子(从功利的角度而言,也算是徒劳),面对这份突然还能坦然受之,那是境界高。但现实可能是,不得不接受。一个是坦然,一个是不得不,一个是自主接受,一个是被动接受,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你非得说谁“境界高”。话说,你要是境界高,何至于沦落至此(徒劳半辈子才想着自主接受)。所以,这里的“境界高”(丁元英的评价),更多的在于一个“不愠”,这里的“愠”不是发“去声”,而是发“上声”。意思是,并非愤怒、生气,而是郁结的意思。“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换作常人第一时间想的是狡辩、诡辩,要么就是反驳,或各种情绪上涌,好像在侮辱你的人格。而芮小丹呢?不知道就不知道呗,不知道就无须知,不必知。坦然受之,丝毫无郁结。这样的人,究竟被保护得太好还是靠自己修养呢?从普遍性而言,显然前者难以成立。尤为难得是什么呢?她是在“系统内”啊。那这算不算大环境呢?自然也是有客观成分的。但这么说,或这么谈,对于提这个问有啥所得吗?难道归结于运气吗?(就像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理解不了和接受不了的事儿或人,那就把它们推给运气,推给机遇,推给“神经病”或“疯子”)。意思是什么呢?虽然不完全靠自身,但也与自身是分不开的。

这一点从她对未来的规划和对当下的认知也可见一斑。比如合伙开饭店,就选择做个合伙人(入资合伙而不干预),又比如“扶贫”(只当一个“礼物”,不提善心,不提“为难”),还比如对于未来的规划(对于女性从事该职业的清楚认知,继而有了后续的“律师”),这样自知,和承认自己“无知”,然后还能不愠,难吗?很难的。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境界高是对同一层次的人来说,而不是纯然比较得来的。否则就没有“境界”一词了。说白了“境界”是形而上学的,而高低是世俗层面的。但这里它不属于此类,意思是,不属于世俗层面所谓的“境界”(实则对应的是不懂),而是来自同类的认可。这里的“同类”并非同一种人,而是说都是在一个“圈里”的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故而,丁元英会被认为是高人,故而,芮小丹会被认为是“天国的女儿”,故而,他们可以相爱,也最终还是“各自散开”。

补充:至于说“温饱解决了才能追求更高的”,话说,买音响算什么?然后找到父亲“和解”算什么?谁规定的是“才能”呢!再说,要那个“礼物”,乃至于丁元英跟她提及了“自己的隐忧”(也就是结局,她的选择改了吗?)……简单说多少人饿不死,然而有那“境界”的多吗?纵观丁元英身边的人,到芮小丹身边的人,哪一个是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