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

《苏东坡新传》读书笔记(5):天涯流落思无穷

娱乐天地2023-05-10 18:56:530

《苏东坡新传》第四章《黄楼》共42页,阅读时间2小时左右,记读书笔记1600余字。

这一章讲述了熙宁十年(1077年)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期间的经历。重点讲了苏轼在徐州期间带领军民抗击洪水、首建狱医制、建设“黄楼”,以及期间与苏门四学士之二的黄庭坚、秦观结识、相交过程,与著名画家文同的知己情缘。记笔记如下:

1. 同样因反对新法而失意于朝堂,司马光在独乐园编撰《资治通鉴》,绝口不言政事,苏轼却依然为民发声、与民同歌共哭,“足见温公(司马光)之老练与东坡之天真”。苏轼一生命运坎坷,皆在于他始终一腔热忱,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2. 神宗欲发兵与契丹一站,一雪前耻。张方平认为,自古以来,因为人主好战,令国家灭亡者,指不胜屈,不能听任年轻的皇帝这样。此时神宗临御已久,群臣畏其威严,即使有见识的不敢规劝,方平慨然道:“总得有人肯说逆耳之言,我已七十一岁老且将死,祸福在所不计。”于是由张方平出面,苏轼主稿,撰《谏用兵书》,语言激烈,极尽犯颜,皇帝很感动,却没有采纳。古之文人风骨,实在令人佩服!

3.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两兄弟在徐州共度中秋时,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但该词感觉平平,并未广泛流传,被称为“中秋第一词”的是当年在密州时因思念兄弟写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见思念出好诗。

4. 黄河泛滥,徐州被洪水围困,苏轼亲临城墙,带领军民抗洪,宿在城上,直至洪水退去。他关心狱中犯人,首创狱医制,充分体现了他一心为民、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这是苏轼作为一名文学艺术领域大家之外的魅力所在。

5. 苏轼拆毁徐州霸王厅,建设黄楼,秦观作《黄楼赋》。苏轼任徐州太守,其实并不为朝廷重用,属不得志之士。但陆续有青年才俊拜访,才华横溢的秦观、黄庭坚也在此时拜入苏轼门下,苏门四学士得其二。秦观作诗说:“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的才名和魅力,可见一斑。有才德的人,无论身处何境,都有人仰慕追随。想想当下的世风,众文人追捧的都是些什么人,实在令人齿冷。

6. 苏轼与文同的情谊。文同善画竹,称湖州画派,苏轼月下取韵画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人称其“派出湖州文同而神韵魄力过之”。艺术触类旁通,但能在诗书画多个领域都出类拔萃,苏轼天纵英才。文同去世,苏轼悲伤欲绝,几日不能成眠。二人情谊,不但是文学绘画等艺术上的知音,更是人格和为人风度的共鸣。如今,这样的知己情谊,还有吗?

7. 苏轼哭祭陈舜俞之殡。仁宗一朝四十一年,中制科者仅十五人,苏氏兄弟亦在这十五人中,舜俞比他们早,且是那次科考中的第一名。苏载在条文中说:以令举学术的深厚,更得科甲的发扬,声名远播,天下莫不期之以大器;但是同辈中有不少人飞黄腾达的,他却一生困于仕途,不得大用。熙宁三年,他还不过是个山阴知县,为了拒绝施行青苗法,上疏抗论,被贬为监南康酒税,一斥再斥,终于放归田里,郁郁病死于白牛村。苏轼想不透这是什么道理,令他十分惶惑。他在天道与人事之间想来想去,不出三种情况:一是天所赋予令举的才能,只是一个无意中的偶然,所以并不安排他的用与不用;二是天确有意作成这个人才,而人事不足以辅成其大;三是天生斯才而人不用,所以天又夺回去了。苏轼惶然道:三者必居其一。否则、以令举之贤,何为不立?何又立而不得其用?苏轼的惶惑,实是知识分子的穷途之恸;哭令举,亦苏轼之要搔首问天的自伤。

8. 本章学到两首极好的苏词:

《永遇乐.夜宿燕子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江城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