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0

《繁花》爆火,观众却撑不了10分钟,张艺谋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娱乐天地2024-01-03 11:48:210

“千呼万唤始出来”,想必是对《繁花》最合适不过的形容了。

打着“王家卫导演电视剧首秀”的旗号,《繁花》的拍摄、宣传以及播出,可谓是一路备受瞩目且待遇优厚。

众所周知王家卫在圈中的名气、口碑和风格。

从《阿飞正传》《东邪西毒》到《花样年华》《2046》再到《一代宗师》。

他的作品不多但精,几乎每部都是经典。

跟他合作过的演员对他的行事作风也十分了解,就是主打一个“追求完美的随性”。

各种拍摄镜头、节奏、光影,都要追求完美,而演员的发挥、表演,要随性,同时更要完美。

于是梁朝伟即便已经是“影帝”级别的男演员,在和王家卫合作时,也甚至怀疑过自己:到底会不会演戏。

刘嘉玲一场擦地戏拍了27次,擦得地板都荒凉,甚至自己都有点上火,王家卫才喊通过。

所以早在电影宣传期间,大家就已经听演员们分享过:唐嫣一场戏,拍了86条才过。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节奏和高要求,《繁花》光是拍摄,就花费了整整3年时间。

要知道,无论是对于演员还是导演,三年是多么宝贵。

放在一部分娱乐圈“劳模”身上,这点时间,足够拍摄至少三五部作品了。

所以到了临近播出的时候,无论团队还是主创们,在宣传上也是大费心思。

前不久的一场内娱年度盛典上,《繁花》剧组就赚足了眼球。

别的演员,登台顶多就是领个奖、说个获奖感言,充其量再有个半分一分钟的小互动。

而《繁花》剧组,一上台,聊没完了。

主持人想要四位主演的分别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角色。

结果三位女演员让来让去,最后胡歌扛起大任,这一开口,就不止几个词了。

他可是不紧不慢地依次十分抽象化地分别形容了剧中他和辛芷蕾、马伊琍、唐嫣的关系。

这还没完,主持人接着还提议,让四位没人揭晓一个《繁花》定档日期的数字。

这搞得,根本不像在参加颁奖晚会,更像是电视剧《繁花》的专场发布会。

就连后来因为自己的吴磊上台领奖,眼见颁奖人是胡歌,也开始大力为其宣传新剧。

《繁花》的排面还不止于此。

其首播是在央八和网络平台同时上线,这时间安排的就很有讲究了。

要知道,往年央八的跨年作品可都是《跨过鸭绿江》《破晓东方》这种革命历史大剧,这次把《繁花》安排到此档期。

足以见得央视给出的重视和支持。

说到这里,观众们齐刷刷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部大剧的播出,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繁花》未播先火,播了,很快就爆了,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该部剧的剧评。

但当中看到最多的一句话是:

“看了10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

《繁花》这部剧,改编自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说。

小说在2013年出版,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

从这个角度看,其内容是受到了读者和业界认可的。

它是以90年代的上海为主,讲述了一群上海的青年男女的人生遭遇,其中涉及的时间,前后有半个世纪。

但是王家卫一出手,上来带给观众最多的感受就是:浮夸、不接地气、看不懂。

浮夸在于画面中的各种布景、氛围、打光,根本不像是坐在家里看电视,反而更像坐在电影院的大荧幕前。

而且镜头下大上海的灯火、繁华,和众人心目中的上海滩完全截然不同。

毕竟看剧的观众,大多数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感受过那种氛围,所以很难引发共鸣。

而不接地气的点又在于无论是胡歌还是辛芷蕾、马伊琍、唐嫣,个个要么一出场、要么出场没多久就已经是我们所谓的“成功人士”了。

她们所拥有的人生角色,距离观众太远。

而至于电视剧当中的节奏,想必众人更是深有同感:场景切换太快。

开场就是胡歌饰演的阿宝被撞。

之后立刻转场为阿宝一边调查背后的黑手,导演同时又一边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阿宝的起家故事,难免让人有种“东一耙子西一榔头”的混乱感。

再说说演员阵容,本来是主打的“本地帮、实力派”,然而这点优势,开播没几分钟就被磨没了。

电视剧讲述的是上海故事,主演胡歌、马伊琍、唐嫣都是上海人,观众瞬间觉得,光这阵容,就有上海那味儿了。

然而,不知是空挡的时间太久,还是演技被夸大,胡歌这次“阿宝”这个角色,并不出彩。

在前期有雄心壮志的青年时期,胡歌的脸上,明显多了几分年龄感,已经让观众找不到当初《伪装者》里明台的那份年轻气盛的湿透。

突然变装成“宝总”以后,又因为霸总气息过于浓重,而让人看不到他的真实演技实力。

马伊琍和唐嫣也并未带来惊喜。

实话讲,马伊琍饰演的类似角色太多了,她往那儿一站,似乎会让人想起很多她以往的角色,这种感觉,是影响观众入戏的。

而唐嫣,的确有点原地踏步的意思,实力派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她则是演什么都是她自己。

当下已经40岁的她,面部表情僵硬了不说,一说话就歪脖、瞪眼,这样的演技,放在一个已经拍戏14年的演员身上,真是有点尴尬。

另外,剧中语言的“大众化”,也拉垮了。

在语言上,剧组还是非常用心的,想让全国观众都看懂,又不想失掉“老上海”味道。

于是演员们用上海话演了一版,后续又各自配音,出了一版普通话版。

可剧中演员们用普通话喊着“爷叔”,就让众人听得很别扭。

其实想来,过去也有很多剧,为了展现地方特色,把普通话和地方话融合在一起,让人看得还没有那么大的“割裂感”。

比如《去有风的地方》,杨昆所饰演的阿桂婶,一口地方普通话,观众们不也听得不亦乐乎吗。

总之,虽然也有人表示,那些看不懂剧的人,都不是本地人,都不了解上海。

但是话说回来,一个作品之所以能被称为“好作品”,不就是需要观众的一致认可吗。

此波两极分化的口碑,其实也证明了一个事情,影视剧圈的导演们,也不是随意跨行就能成功的。

王家卫之前,早有例子。

比如冯小刚,最初,他是拍了多部电视剧,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是他转行做电影导演以后,一拍电影就是20多年。

当行业局势变化,冯小刚再次回头重拍电视剧时,已经失去了当年对这类工作的精准把控。

就拿《北辙南辕》来说,播出前也是大受期待,毕竟是冯小刚的回归之作,当中也有北京的地域特色。

可最终的结果呢,大家只打出了5.0的评分,觉得剧情平平、并无亮点,甚至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不少人觉得,和同为北京青年奋斗故事的赵宝刚系列作品,差距一目了然。

也难怪张艺谋当初要再三叮嘱章子怡:你别乱接戏,别为了挣钱去拍电视剧。

足以见得,在观众看来,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不都是戏吗?有何不同。

而在专业人士眼里,当中的演绎方式、拍摄方式的区别,都是很大的。

想必这也是王家卫拍摄3年之久的原因所在。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隔行如隔山,电影和电视剧看似相似相通,实际在细节上却有很大区别,用力过猛了,反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文章首发挑战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