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8

受伤军人的思想升华之路,完美的躯壳,优秀的灵魂,后者更重要

娱乐天地2023-05-09 19:19:430

你过往所走的路都不会白走,会在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全部都返还给你,这是你必然要经过的人生历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因为心中有信念,所以做事才会坚定,人最怕自我怀疑,当你产生这种想法时,预示着你过往所做一切事情皆有可能是错的,而这件事情真实的发生在朗?科维克身上。

战争代表着灾难,无论以任何借口而发动的战争,受苦者皆为士兵和百姓。朗?科维克在祖约长岛长大,参加过越南战争,脊椎受伤致残。退伍后他在家庭问题和爱国主义问题上,对过去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而因为这一怀疑,改变了他后半生的生活。

古语有“吾日三省吾身”,朗?科维克的思考来源于自己的过往。这种思考是痛苦的,并且无法同外人诉说,只能自我在思想的道路上不断推翻和重建,这种思考不亚于一场战争。

《生于7月4日》是一部道德题材的反战经典影片,它描写了一个美国青年朗·科维克,由于从小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教育,当他长大后,决心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效力,于是他报名参军上了越南战场。

小时候的经历已经让朗·科维克思想模式成型,无论是接受教育还是周边的人,对朗·科维克的而言未来只有一条路,报效国家唯有参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他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无辜越南百姓惨遭杀害的情景,自己又亲手误杀了战友,最终他脊椎受伤而导致下身瘫痪,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这段时间对于朗·科维克而言是身体上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可以忍受,心灵上的痛苦正在悄然而至。

当他回到家乡因残疾而万分痛苦的时候,在他的周围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科维克开始并不理解反战运动的深刻意义,他不能接受自己为之献身,并付出了昂贵代价的战争是错误的这一事实。

他为此痛苦,激动过,但他最终在亲友们的帮助下醒悟了,他也走进了反战的行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服教育那些好战的人们。

影片以主人公朗?科维克从小玩游戏想当英雄,长大后参战,回国后怀疑,觉醒后的反战等情节为线索,成功地描绘了主人公的不平凡的成长过程。

编导在影片中塑造的朗?科维克这个人物形象是相当丰满,既不苍白又不单调,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热血青年。

科维克出生在一个令人窒息的虔诚的天主教家庭,儿童时代的他,憧憬着将来长大也去打仗,争取男子汉的荣誉。

青年时代的他,曾经聆听过肯尼迪总统温文尔雅却好战的就职演说,尤其听到肯尼迪那段“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们什么,而要问自己,我为祖国干了些什么”时,更为激动不已。

他在高中时接触的是当过兵的摔跤教练,喜欢寻找一些杰出男性的海军陆战队征兵人员,他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男人。

因此,当海军陆战队的战士在学校礼堂宣传当战士最光荣时,科维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参加陆战队去越南打仗,以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

所以同美国国庆同一时辰出生的科维克,没有心思去参加高年级的学生舞会,也没有心思和可爱的女友唐娜幽会—他答应唐娜,等他服役完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时,再接受她的爱情。

《生于7月4日》中的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在表现主人公朗?科维克的成长、愤怒、颓丧和忍耐,编导在影片中很有分寸地把握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观众理解这个主人公真实性格发展的轨迹。

朗?科维克来到越南战场,在那里亲眼看见了美国士兵怎样把一个越南人的全家屠杀,他面对这个惨不忍睹的场面极为震惊。刚才还非常勇敢向前冲锋的气势,此时此刻却荡然无存。

科维克并不是没有灵性的战争机器,残害生灵的恶魔,他也是人,是有人性的人。

影片描写的主线是主人公科维克的思想转变,从最初的积极参战到最后的反战。

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主人公科维克切身感受到了是战争摧残了他健康的躯体,使他失去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这是主人公科维克转变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客观现实也是促使他转变的重要基础。侵越战争不仅仅摧残人的肉体,毁了美国的青年一代,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毒害了美国无数善良纯洁的青年,《生于7月4日》中的主人公朗?科维克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影片从主人公的童年写起,不管是他骑在父亲脖子上看国庆节游行,在电视里看肯尼迪总统演说,还是后来在学校里听动员参军的演讲,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主人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由于这些教育,科维克深为自己生在伟大的祖国而骄傲,并树立为国报效的理想。科维克的理想代表了千百万美国青年的理想。由于青年人的雄心和报国热忧地被利用,他们在美国的蒙骗下,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越南战场。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为之付出的忠心、热情、青春乃至生命,却换来的是全世界人民对侵越战争的强烈谴责。

于是一切牺牲都变得毫无意义,而他们报效祖国,实现个人价值的美好理想,也被击得粉碎。国家的错误却造成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终身遗憾和悔恨,这是一个社会悲剧。这个悲剧正是促使主人公朗?科维克思想觉醒、转变的重要社会原因。

《生于7月4日》叙述的是一个悲哀故事,在长达143分钟的影片里,越南战场的镜头只占17分钟,但是全片自始至终笼罩着战争的阴影。

每一场戏,不管是表现哀伤还是表现恐怖,调子都不减弱,永远像狂风暴雨一般。这正是代表了影片编导的创作倾向。

《生于7月4日》的编导在影片中虽然没有特别的手法来展现故事,但有些表现手法还是新颖的。如主人公朗?科维克在越南战场上脊椎受伤时,他嘴里喷出鲜血,这是象征着主人公青春的流尽。

又如,当主人公回国从医院出来后,在家乡被邀请上台做演讲时,突然听到越南战场上孩子的哭声,勾勒起了他对战时况的回忆,使他无法再讲下去。

这种运用声画对位的手法,渲染了战争恐怖的气氛,激起主人公和人们去进行反思。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