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

跌宕起伏的设计人生,傲骨天才永流传——《The Halston》

娱乐天地2023-05-09 13:24:240

这是一部关于品牌的纪录片,历经风雨直到今天,一个品牌何尝不是人的一生。

如果说Calvin Klein是将高级品牌的世界带入大众视野,让一般人也能稍稍体验所谓名牌穿戴上身的感觉。Halston相较之下就如同一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娇花,看似名不见经传但也许是它的美让平凡人无法驾驭只能透过舞台来展现。

比起许多大众朗朗上口的高级奢侈品牌,Halston对许多人而言并非是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作为美国第一个把设计师的名字与品牌划上等号,在高速发展的70年代的美国重新定义了「代表美国的高级时尚」。

Halston靠着设计师本人独特的眼光打造出可与欧洲大牌齐名的美国高端时尚品牌。虽然日后经历了品牌遭收购等大起大落。Halston对于美国高级时尚产业乃至现今全球时装产业的影响都是无法抹灭。

这次透过仅仅五集的传记式影集,让观众能够一窥这位传奇设计师,如何打造同名品牌的崛起之路,以及其或许荒诞但也极为戏剧性的短暂一生。

侯斯顿传奇讲述美国一代传奇时装设计师,Roy Halston Frowick靠着自身独特美学眼光与设计的才华经历了品牌爆红之后,因固执坚守自身的设计理念与美学,日后在错失许多商机之下,不得不将品牌出售令事业陷入低谷,之后在多年好友的一次因缘际会引荐之下,通过设计舞台服装再次站上巅峰的故事。

故事取材自真人真事,仅仅五集的传记影集描绘了设计大师侯斯顿如何将美国时尚一手推上与欧洲时尚大牌同等地位,之后历经事业的大起大落以及其纸醉金迷,乃至染上毒瘾及其近似荒诞却又替个人添上一笔浓厚色彩的感情生活,一路跌宕起伏最终在仅仅57岁时离世。

主角侯斯顿出色的才华,以及其不可一世的性格及作风固然为看点之一,而围绕其身边的每一位配角也都是充满各个故事、大有来头。这些传奇人物对日后美国时尚圈乃至今日全球时尚界的影响依然深远。

俗话常说时代造英雄,英雄成就时代。侯斯顿除了本身不可多得的才华之余,亦是搭上了时代的巨变的顺风车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经典。

侯斯顿个人事业主要活跃的1970年代,当时的美国承袭了60年代的动荡变迁浪潮,整个社会始终处在一个巨大的变动与转换之中。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社会在价值观上也经历了数次保守与开放的冲撞。

延续在60年代即开始萌芽的女性、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的运动。1970年代在这些权益的追求以及打破传统家庭观(男主内女主外)的声浪不减反增,但同时社会上另一股反对这些改革的声音也逐渐崛起。

在60年代这些社会运动崛起时,始终默不作声的广大蓝领阶级以及中产白人阶层,对于60-70年代各式冲撞保守价值的观念以及社会运动,乃至当时年轻人的解放自我的嬉皮流行甚至是更为极端的嗑药文化,其实相当的不认同。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虽然经济水准较二战过后大幅提升,但蓝领阶级仍占多数(当时的美国工人阶层占大多数,白领办公族依然为少数),这些被称为所谓「沈默的多数」(silent majority)的群体对于快速的社会变迁以及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感到了恐惧。

社会上仇富和抗拒改变的声音渐增,对于少数族裔日益的壮大也愈发反感,也因此引发了1970年代美国社会在传统与新时代价值观上的无数次冲撞。

虽然这些「沉默的多数」的诉求在政客的操作下,最终将承诺欲实现人人平等大同社会(消除富裕阶层最终消除社会上所谓阶层及制度的理念,非完全地偏向国家为大,普通工薪阶层为主的排富社会主义。)的尼克松送进了总统府,但社会上寻求改变的声量却已是一发不可收拾。

日后美国社会亦经历了数次社会运动其中包含了各式环保运动(environmental movements)、女性平权运动(Women’s right movements)以及反战运动(Antiwar movements)等,对于奠定今日美国社会价值观都功不可没的先驱运动。

1960-197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对于推动美国社会经济以及社会价值观前行,绝对是不可抹没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年代。

而在这样一个动荡也令人倍感希望而兴奋的年代,时尚界也开始穿起了改变的风。

1970年代的时尚风格虽大多受到1940~1960年代的风格影响,但在设计及材质的应用上亦有了更加创新的突破。

1970年代的主要时尚风格承袭了在1960年代大热的嬉皮风格但相较于1960年代以嬉皮作为个人主义发声的诉求与彰显。1970年代更多是将嬉皮融入日常穿着和高订服的设计之中。

『侯斯顿传奇』作为一个以时尚设计师为主轴的视频,当然少不了许多服装展示的镜头,从视频中也能了解到侯斯顿的设计便是充满深受1960年代风格影响的印花、挑染等嬉皮元素,在礼服部分主要以飘逸的材质为主。

配饰也是承袭了60年代的风格之余加上了珠饰及皮革赋予更多变化,让人能单纯享受更多时尚与搭配带来的乐趣。同时因为制造原料之一的聚酯(Polyester)也就是俗称的人造纤维于1960年代起大量普及,此素材也被70年代的设计师们广泛应用于制作上。

此外随着科技与工艺的进步,1970年代的设计也充满了大量手工艺品。而后斯顿在当时划时代的设计则是采用了防水布料制作的风衣。由此可见(高端品牌)时尚看似一个原本与一般普罗大众没有太大关联甚至纯粹只是富人们玩得起的领域,在1970年代起在社会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发展及价值观的改变之下,设计师们也逐渐修正设计思维让时尚逐步走入大部分人的生活中。

实际上不论是时尚、音乐、艺术等这些看起来与大部分人生活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的领域,其发展除了设计师与艺术家本身的才华之外,实则都深深受到当时大环境的影响。

这些领域在根本上其实没有我们想得这么不食人间烟火,反之若创作背离大众的生活太远则容易失去市场,而这也是侯斯顿本身在往后的职涯上所遇到的最大瓶颈。

侯斯顿在经历一连串品牌经营上的困难,并且因为在没仔细看合约的情况下,便迫于现实出售了自己的品牌。

日后遇上了早年在自己旗下工作的伙伴兼老友,有感而发地说出的一段话。当然侯斯顿实际上是以数百亿美金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品牌,对普通人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但对于身处侯斯顿这样身份与地位的人,更多的也许真的是无法自由利用自己的名字将更多自身的美学与设计理念传达给大众的感慨吧。

侯斯顿身为一位完美主义且深具理想的设计师,在早期事业巅峰时,几乎是独断专行,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学理念。

他对于绝大多数的高级时装品牌为了迎合大众喜好开始推出叫平易近人的产品,如牛仔裤(视频中提到的品牌为CK)显得不耻,但一方面却也苦于经营陷入危机,尤其日后将品牌售出后更是不得不看着股东和集团脸色行事。

说到底时尚再怎么光鲜亮丽,夺人眼球,终究也是一门生意。若不赚钱再大的名气也只是白搭。

在看到剧集中段的时候其实有点不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目中无人的行事作风。但一路到了最后一集却也为这个角色感到一丝惋惜。如此傲骨而理想主义的人,当设计不再是挥洒其美学的画布而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沦为商业化,对这样才华洋溢的人应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吧。

虽然侯斯顿一开始一直很不耻所谓的戏服,认为戏服如同万圣节服装浮夸而廉价,但最后在理解了舞台表演的理念后交出了再次令世人惊艳的作品。

在此之前大众批评侯斯顿的设计已不再吸引人也不再能迎合市场。但从他放手一博转战舞台服装设计并获得成功,也说明了侯斯顿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没想要真正的迎合大众的口味期。不论世人是否能读懂、是否懂得欣赏,他只是坚持着自己一贯的理念。并且从来不曾放弃改变美国的高级订制服装产业的初衷。

个人对于时尚产业没有专业的研究,所以对于剧中对时尚场面的描写只是单纯觉得画面很美,至于是否真的很忠于那个年代则不是我能够评论的。但相信制作团队肯定也是有做过一番考察,尽量将那个年代的氛围忠实呈现在观众眼前。

一开始的确是因为时尚题材而被吸引,但之后却是被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的转折以及与周遭角色的牵绊给迷住。

短短五集的内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仓促反而是一种见好就收的精致。其中更是被扮演主人公的演员伊旺麦奎格的演技给折服。剧中将主角那种不可一世的傲气、无奈却又对自己的感情充满不安的情绪呈现得恰到好处。

虽然没有一部作品能做到所有人都百分百满意但以一部传记式作品,这部剧不仅不会因过于写实而让人感到无趣,反而在融合了戏剧娱乐的元素之下让观众也能一窥那个疯狂年代下,一位天才设计师同样疯狂的一生。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