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

全部不是部分的总和,《怦然心动》下的悸动,更是你我的内心

娱乐天地2023-05-09 09:14:250

茱莉?贝克(Juli Baker)第一次看见布莱斯?洛斯基(Bryce Loskis),便着迷于深邃美丽的双眼,但布莱斯唯一的愿望是远离茱莉。

那一天,爸爸边作画边说:「画不只是部分的总和。牛只是一头牛,草地只是草和花,透过林间的太阳只是一道光,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出现奇迹。」

直到坐在梧桐树上,望向不同颜色的云海,我才逐渐体会他的意思。

此句贯穿了整个故事。不只是茱莉与布莱斯,片中的角色都有其认定的「全部」,却是「部分」的局限;像是被一扇窗限制了视角,但框架总会随着周遭环境的发展而改变。

本片透过茱莉、布莱斯各自的视角,观看事件与心理状态,听见两人的心声作为对照组,我们将会发现,这不只是一部纯爱片。

茱莉第一次爬上梧桐树,目的是帮忙布莱斯取下风筝,她从来没有爬到这么高的地方,才看见了远方美丽的风景;然而当茱莉邀请布莱斯爬上树,他却笑说,「如果你说的美指的是丑到爆的话。」茱莉翻了白眼,「你只是有视觉障碍,我感到很抱歉。」

此时布莱斯的笑容僵住,进入心声──

「『视觉障碍』?『视觉障碍』?!这女的她家房子可是社区的笑话呢。她家的灌木比窗户还高,到处长满了杂草,让我爸看了就心烦。」

布莱斯的笑容很迷人,但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他的偏见来自家庭,根深蒂固地瞧不起茱莉家

布莱斯的妈妈甚至说:「我替他的老婆感到难过,她嫁给了爱做梦的人,因此他们其中有一人永远都不会快乐。」

布莱斯一家人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对应茱莉一家维持生计的辛苦,从房屋前院的杂草一览无遗──茱莉家大多数的钱都提供了疗养院的叔叔。透过年少的眼光,跟随父亲旗帜的布莱斯,以为父亲所见,即是自己的标竿,延续偏见的代言人。

梧桐树成为茱莉的重心,每一天爬至顶端,欣赏天空颜色变化的模样,然而某日屋主决定开发土地,梧桐树即将被砍,茱莉不愿意离去,待在树上哭着求救,布莱斯与同学们仍然搭上校车离去。

「时候到了。」茱莉被爸爸带回家后,不停地哭泣,仿佛失去了她的「全部」,直到爸爸将梧桐树的画作提到眼前,她才慢慢地从悲伤转为平静,日子长了,逐渐发觉梧桐树对自己的价值,远大于这棵树本身。

布莱斯自从看到蛇吞蛋的画面,便对蛋产生恐惧,然而此时的科展,却是输给破蛋出生的小鸡,看着自己的火山爆发实验,暗自瞧不起茱莉的成就;然而,茱莉却定时送来一盒蛋。

这段剧情设定相当有趣,茱莉看见蛋里的生命,直到小鸡出生,并将未受精的鸡蛋送给布莱斯家,本是象征诞生的美好,也是茱莉持续展现爱意的行动,却再次被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所歧视,而这一次,茱莉再也不退让。

后来布莱斯决定主动道歉,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以为顺利落幕,当晚却得知茱莉家未能整理院子的原因,自己曾经也面临茱莉叔叔的困境,只是幸运了一点,才得以健康长大。

惊魂未定的布莱斯,跟着外公出门散步,两人停在被砍下的梧桐树前方,外公说了一番话,虽然他仍然搞不懂那些象征比喻,但却再也睡不着,开始阅读先前外公给他的报纸,阅读茱莉的心情──布莱斯重新诞生了,从父亲的价值观破壳而出。

终于发现自己对茱莉的情愫,他感到前所未有的不适感,了解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

实际上,诞生的不只是新的布莱斯,还有新的茱莉。

得知布莱斯一直将自己送的蛋丢掉,茱莉感到被糟蹋,而洛斯基家的理由是院子脏乱,鸡蛋可能会有沙门氏菌,于是她提出自己整理前院的主意,却引起爸妈从未有过的争吵,通过这件事情,她决定改变前院不是因为布莱斯的嫌弃,而是她希望家庭更好。

茱莉从梧桐树、整理前院的事件,逐渐将自己的视野扩大,布莱斯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耀眼。就像是爬上梧桐树的过程,布莱斯只有地面的角度,然而她却拥有了不同层次的观感,只是她仍然无法确定,布莱斯究竟是部分总和较多的,还是较少的人。

当了12年的邻居,布莱斯的妈妈邀请茱莉家,两家人第一次的聚餐诞生了。起先收到邀请,茱莉妈妈紧张到拖地,看到这不禁会心一笑,想到以前老妈也会做类似的事情,只差没有烤派而已。

两家人第一次聚餐,布莱斯渴望茱莉的关注,但却没有如愿。第一次望着茱莉的背影,他感到自己走出了她的生命。

最终,布莱斯与茱莉是否重新回到彼此的人生?

前些日子,我想起《怦然心动》,想念茱莉攀爬梧桐树的单纯,第一次望见云彩的美好,同时怀念两人互动的成长。

如果要推荐一部青春纯爱电影,此片是目前心中的首选。

动的原因在最初很难理清,茱莉积极拥抱悸动的对象,布莱斯则是披着父亲的旗帜,积极逃离她的追逐。

快速成长的茱莉,不断开拓眼界、接受新事物,并回头验证生活中的人们;布莱斯则是活在安稳的家庭,尝试隐藏自己,乖乖地成为花瓶。

自从小鸡诞生之后,两个家庭也诞生了不同以往的机会,12年首度聚餐的场合,布莱斯依靠悸动接近茱莉,但茱莉却已失去悸动,回归平静的状态。

双方恰好是翘翘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观众同时怜悯茱莉,也可怜布莱斯的遭遇。

成长不就是透过人与人的来往之间,理解到自己与他人视野的差异吗?

不只是青少年,茱莉妈妈受到邀请时,拖地舒缓紧张的情绪,当了12年的邻居,突然要好好坐下来吃饭,怎么不紧张?茱莉爸爸和布莱斯爸爸同样的反应──何必呢?已经过了刚开始交际的时间,现在又为何要开始?

得知茱莉爸爸是画家,布莱斯妈妈曾说:「我替他的老婆感到难过,她嫁给了爱做梦的人」,但是茱莉叔叔的状态使她想起自己当初的困境,内心受到悸动,忽然间拥有慈怀的心,想要与茱莉一家人重新开始友谊。

反观布莱斯爸爸受到悸动之后,却是大力反抗情绪,以攻击他人来推开自己的过去,为了符合时下的价值观,他自己披上了旗帜,命令自己和他人也得服从。

从青少年到成人,这些角色拓展我们的视野──究竟我们变成什么样的大人?或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发觉内心的悸动,不只是让角色们呈现他们的难题,同时也是自己的难题;挖掘内心的悸动,不单是为了重现过去的记忆,更是提供现在的自己一种选择。大部分的人往往认为选择都是他者,例如环境、际遇、权威者等等所提供,但其实自己也是提供选择的人。

十年前,慕夏的画作展出,每一幅版画海报都相当惊人,逛了一整个下午看不完──太多细节可以品味、太少时间可以挥霍。大概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理解到「全部不只是部分的总和」,但如何应用在人身上,这几年才刻骨铭心地体悟到。

全部比部分还要少的人,可能是组织的权威者;全部比部分多的人,可能有难解的身心障碍。

社会不只是正向的全部成长,也是负向的全部成长,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个人──来自内心的悸动。

如同茱莉看着布莱斯的最后心声:「我们站在那里,我才发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好好聊过。」

你有多久没有跟自己好好聊天了?重新感受自己的状态,看见生长的枝丫,凋零的叶子,树皮的纹路……然后,再看看身边的人。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