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80

李菁谈郭德纲:当初本是好聚好散,但郭德纲性子没这一说

娱乐天地2023-12-12 11:45:510

相声界的热闹不止在舞台上,人后同样热闹。

如今相声界大家最喜欢看的热闹,首当其冲的便是德云社的。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是相声界的一个传奇,从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到一方大佬,郭德纲努力了半辈子。

实际上,郭德纲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除了侯耀文的帮助,还有一个人的“帮助”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李菁。

李菁与郭德纲缘分匪浅,他们不仅是一起说相声的好搭档,还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关系。

在遇见郭德纲之前,李菁的人生过得可谓是“相当传奇”。

李菁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的相声演员,第一次接触相声时他只有七岁。

当时李菁阴差阳错在录音机里听到了高炳华的一段单口相声,他听的津津有味,来来回回听了整整三遍。

这段名叫《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作品,在李菁的心底悄悄埋下了一颗戏曲的种子。

老天爷在这方面对李菁开了一路绿灯,李菁在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自己“瞎练”了几个月,便能把《珍珠翡翠白玉汤》说个差不多。

李菁的天赋让父母感到很是意外,意外之余,他们也没有忘记为儿子的长远做打算。

从那以后,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李菁多听相声,引导他把兴趣转化为爱好。

李菁在曲艺这条路上,一直是被老天爷捧着的,老天爷可谓是把饭直接喂到了他的嘴边。

李菁的第一任贵人名叫梁厚民,他早年间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他虽然会说相声,但他真正让人记住的是他过人的快板功底。

拜梁厚民为师后,李菁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学习打快板的。

梁厚民对他倾囊相授,他也没有让梁厚民失望。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他就学了师傅的五六成,梁厚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李菁的不懈努力为他换来了更进一步的机会,有了梁厚民的支持, 李菁的事业蒸蒸日上。

大学毕业后,他正式踏上了这条相声之路。

经人介绍,李菁又投入到大师师胜杰门下。

有了这一层关系后,李菁与郭德纲的缘分也开始了。

此时,郭德纲也拜了侯耀文为师,开始了他的逆风翻盘之路。

侯耀文的父亲侯宝林是相声大师,侯耀文兄弟自幼跟着父亲学相声。

后来师胜杰也慕名拜了侯宝林为师傅,就这样郭德纲与李菁就这样成了一脉相传的同门师兄弟。

然而,一开始的搭档并不是郭德纲,而是何云伟。

何云伟是李菁的好搭档,他们凭借着默契的配合一战成名。

他们的作品《我要幸福》帮助李菁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李菁的辉煌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李菁成名时,郭德纲还在为了创立德云社而努力。

郭德纲奔波于天津和北京之间,求人托关系拉资金。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郭德纲看到了李菁的表演,李菁的表演深深地郭德纲的注意。

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便主动前去结交了。

经过几次见面,他们很快熟络了起来。

李菁对还没什么名气的郭德纲很是欣赏,他认为郭德纲日后大有可为。

于是李菁便决定和郭德纲一起合体表演。

借着李菁的扶持和名气,郭德纲的事业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

他们一起表演时,台下可谓是喝彩声不断,观众座无虚席。

这对“黄金搭档”的横空出世震动了整个相声界,随即,越来越多的相声爱好者开始粉上了他们。

李菁起初只想和郭德纲一起表演,并没有一起创业的想法,直到出现了一个名叫张文顺的人,他们的人生才发生了惊天逆转。

他们三人一见如故,当即张文顺就提出希望与他们二人合作干一番大事业。

听到郭德纲的“悲惨创业经历”时,张文顺两个眼都在发光。

他的内心更是心潮澎湃,他果断地告诉郭德纲想要投资他的创业计划。

就这样,他们三个人就这样合体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他们首先创造的并不是德云社,他们创办的是德云社的雏形——北京相声大会。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靠着张文顺的财力做支持,李菁和郭德纲的表演实力做保障,北京相声大会开办的热闹非凡。

相声大会的规模在稳步扩张,很快他们就从一开始的初创三人组变成了十几个人的小团队。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还在北京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基地”——天桥乐茶园。

没过多久,他们一起就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做成了真正的德云社。

事业越做越好,但郭德纲和李菁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了。

开业后,李菁的精力都在研究相声曲艺上,郭德纲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拓展业务上。

郭德纲并不是不想和李菁一起说相声,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当时的德云社并没有没有固定的观众群体。

他们有才华,但他们的才华却留不住观众,观众更喜欢听那些主流相声,听那些前辈新秀的经典相声。

为了留住观众,郭德纲经常带着团队去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他知道想要留住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观众,让观众真正的了解他们。

李菁留在了北京,他一边要研究日常的曲目安排演出,一边还要处理各种琐碎的事。

一开始,他还能保持表演与日常管理间的平衡。

但随着德云社的规模越做越大,李菁才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只是眼前的这些鸡毛,还有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意外。

在他们三个人的不懈努力下,德云社逐渐变得制度化,规范化。

它不算是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是具备规模的公司。

所有人都在为此刻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但他们作为这对搭档的好日子即将结束了

李菁选择离开德云社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在经营理念上出现了重大的分歧。

郭德纲试图把德云社做的更加商业化,他希望德云社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完整体。

这样做不仅可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还能确保公司的运行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撑。

但李菁却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过于“俗气”,他认为只有排练出更加脍炙人口的作品,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力量才能保德云社在业界的不败之地。

他们一个人想要用商业化经营实现公司的更上一层楼,另一个人关注艺术的传承。

他们没有谁对谁错,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公司好,但他们确实也不愿意屈服于对方的想法做出让步。

再加上郭德纲一直在外跑业务,负责应酬,很多人只知道郭德纲,不知道李菁。

有朋友曾经问李菁努力了十年,无人知到底图点什么。

那时候,李菁心里的落差可以说是从天堂到地狱。

他一边为德云社的崛起而感到高兴,一边觉得自己与郭德纲走向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李菁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留在德云社的处境只会越来越糟,不会越来越好。

为了解决问题,李菁和郭德纲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谈到最后,他们两人还是没能达成一致,李菁这时候人位分道扬镳成了他们彼此之间最后的告别方式。

虽有不舍,但李菁选择了“及时止损”。

很多看戏的人想看郭德纲与李菁撕扯争利,但这群人等了又等,终究没有等来他们之间出现撕破脸的那一幕。

李菁离开的很体面,他和郭德纲的“和平分手”让很多人觉得他是大格局的人。

当时德云社离开的人不止李菁一个,除了他,还有不少优秀的徒弟离开了德云社。

有的人默不做声地走了,有的人离开后开始拉踩德云社,爆料郭德纲黑料,以此来给自己制造热度。

好在,李菁为人坦荡,他离开了德云社以后没有消费过郭德纲,也没有消费过德云社。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和过去诀别,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李菁靠自己的努力创办了新的社团,并且有了很不错的成绩,但他和郭德纲的关系从那时候起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变成了“陌路人”。

李菁曾在公众面前说,他和郭德纲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么难搞,他们只是没有频繁地联系了,未来也不会有什么牵扯。

世界上,他们关系恶化,很多人猜测是因为郭德纲的“容人肚量”不够大,私底下记仇,李菁为了两人的体面才会说出这番话。

时至今日,李菁与郭德纲的关系依旧很“冷”。

在未来他们重修旧好的几率似乎也不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为相声事业做贡献,各花入各眼,喜欢他们的人依旧喜欢。

各位您说是不是呢?#看见人间百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