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8

香港电影为何如此疲惫?如果维持当下,会有好的发展?

娱乐天地2023-05-09 09:09:110

过往二十年,一直存在着「香港电影已死」的说法,虽然香港电影没有真正的死去,但无可否认的是,今天的青年,就是成长于香港电影不断衰落的年代,即使间中出现港产片发展不错的年份,但之后呢?

近十年香港电影好像较以往多元化,不再是合拍片完全主导,部分纪录片和独立电影得到很大的注目,同时有不少青年导演出现,扶植措施也在近年不断推出??

局面看似不错,但我们知道这些只不过是表面情况,香港电影一些根深蒂固问题一直没得到重视,近年电影学科毕业生乃至影迷,都不难看出香港电影存在之问题。

香港电影现今之困局,不能只怪责外界环境的影响,过往香港电影没有认真看待自身的问题,部份人士过份信赖港中两地合拍片,会为香港电影票房及就业方面带来很大的帮助,却没考虑到大陆影视政策的变幻莫测,连大陆影人也被杀个措手不及时,更何况香港电影人呢。

部分人士强调只要努力,香港电影就能复兴,殊不知努力乃是全球影人最基本条件,不是一群香港电影工作者努力奋斗,就能解决问题。

笔者理解解决香港电影困局并非易事,亦知道问题非短期内就可解决,但同时对电影界一些习以为常、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存有疑惑,主要有以下三点:

过往香港电影视为理所当然的习惯及处事方式,有不少已不合时宜、或根本从不合理,像以往香港电影出现一些争议,例如剥削员工、剧本抄袭,即使部份争议只是一场误会,但为何缺乏相关问题如工作人员待遇等延伸讨论呢?

过往电影工作者,是否用太多「拍一部电影很不容易」、「只要齐心,香港电影一定会好」类似的说话,盖过原本值得深入讨论的议题呢?

曾经有不少前辈向后辈强调,不要对行业、社会等有太多的批评,并道出这个行业狭小,提出过多的批评只会影响其工作机会。但是一个健康的行业,不是应接纳不同意见和声音吗?

不要太多批评的说法,跟不愿正视问题有何分别呢?这是否反映部份人士小家小气、对异见存打压心态呢?如果前辈在大专院校如此教导学生,这是良好的电影教育吗?

另外,过于强调年青影人不要计较报酬,是否恰当呢?

但我们看到不少这类说话,只不过以对方经验少为名,把自己的剥削合理化,不少毕业生要努力偿还学生贷款,当年青影人因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放弃电影工作时,却以「不能吃苦」来形容这批年青影人,这是公平的评价吗?

香港电影有良好的环境给毕业生发展,以及留住人才吗?还是自我推动人才流失呢?

香港电影的裙带关系是否严重呢?前辈对后辈的提携,多奠基于前辈对后辈的关系、相熟程度,多于实力的考察,这是良好的情况吗?

后辈要跟前辈相熟,对年轻影人、特别是对海外回流的影视毕业生,是否太困难呢?哪个行业会在裙带关系下良好发展呢?

近年「创意香港」等措施推动香港电影,连《施政报告》或《财政预算案》都经常提及香港电影,甚至以亿计的预算支持电影业,看似不错,但我们仍充满疑问,究竟这些预算,有多少人真正受惠呢?

虽然过往香港的扶植计划,也为行业或多或少带来帮助,但这些措施是否早应出现、推出的时间是否已太迟、或只是最基本的措施呢?

例如「剧本孵化计划」,邻近地区早已有类似计划,例如台湾「优良电影剧本」计划已举办超过四十年,香港却长期欠缺相关措施,而且香港推出的扶植计划,是否应该再积极、再多元化呢?

各资助等计划的要求也令人充满疑问,过往各资助计划经常要求参加的电影项目,需具商业元素,但过份强调商业元素,是否扼杀香港电影多元化的可能?

电影资助本应顾及在商业市场不被重视的电影项目,达到香港电影的多元化,香港的电影资助等计划过份强调商业元素,是否本末倒置的行为?

另外,近年不少演员不收片酬出演新晋导演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都属于「首部剧情电影计划」,为何一个政府支持的计划,因为制作成本问题,出现演员无酬演出?演员无酬协助新导演成为常态,真的值得歌颂赞赏?还是突出了支持计划的缺憾呢?

过往部份新晋影人做出一点成绩,例如拍出一部评价不错的视频,评论人到观众表现兴奋本无不妥,但兴奋的同时,有否继续关注香港电影的问题呢?还是过于迷信只有几名新人及其电影,就能带动香港电影呢?这会否是对原本香港电影问题的另一种视而不见呢?

香港电影仍是部份人、包括香港及香港以外的观众集体回忆,但愈年轻的观众,对香港电影的印象愈模糊,如果我们不思进取,未能做出突破与创新,吸引年青一代支持的话,香港电影会否成为老套过时的象征,只不过是年青一代眼中的「爸爸的娱乐」?

另外当我们拿着简单的器材,只有两三人在公园进行拍摄,也可能遭受保安员阻止时,究竟我们的社会如何看待拍摄者?

不少传媒和评论喜用「新新浪潮」来形容近年的新晋导演及其作品,幕前幕后有新人涌现绝对是好事,但是过往香港电影、特别是2000年至2013年之间,甚少新晋影人及其作品得到关注,现在推行一些扶持、一些新人出现,会否只是回复较为正常之状态呢?

而且不少新导演拍摄了首部剧情长片后,即使评价至票房不错,却没有下一部长片的下文,这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吗?

同样地,近年不少新晋导演作品,无论短片还是长片,风格乃至题材未见多元化,甚至题材到电影语言探索、创新方面,比父辈的首作保守。

近年有大量相近风格作品,都是写实、正能量、甚至说教意识强烈的电影,不禁令人怀疑部分作品,是真的人文关怀、还是为了得到资金及市场的投机取巧之作呢?

如果新一代影人或电影公司,制作上仍然跟风的话,那么现在香港电影跟以往的有多大进步呢?

另外,新人有否对现行行业问题发声、或尝试作出改变呢?还是一味拥抱体制呢?虽然新人的保守,与社会政治气氛有关,但新导演的出现,仍旧偏重于体制如首部、或传统电影公司的出产,在这种社会政治保守的环境下,偏重于体制出产,是否能诞生具真正意义的浪潮呢?的确令人质疑。

期待改变的初心

期待改变,并针对所担忧的事而提出部份建议。这些改变,具体的方案有无数的可能,但原则及憧憬却是不变:

笔者认为,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制作模式方面,电影是多元化的,不同立场的电影,无论在作品上还是个人观念上,理应可共存。

今天电影与网上视频、剧集等的界线亦见模糊,拍摄器材愈来愈轻便,电影创作仍有不同的可能,等待日后的影人发掘,香港电影仍可有不同的形式出现,新香港电影不会局限于以往的制作方式,它的出现未必代表新浪潮的出现,但反映一代影人的创意及对电影创作的意志,以及创作上较具自主性,这跟传统工业制作本无冲突。

相比之下,传统电影工业及各项扶持计划,有着晋升及门路过于狭窄、过于精英制、受限于参赛资格与条例、资深影人对制作影响过大、乃至政治与商业多重考虑等问题,真正的独立制作较符合未来香港电影的发展,也让新一代创作人较易表达其创作欲望。

虽然如此,但不同制作方式有各自的存在意义,不像部份人士把电影的定义收窄为商业剧情长片。一部电影的意义,可以有不同因素衡量,不能只因商业元素,而全盘否定部份非主流电影的价值。

不过,无论何类电影制作,所有电影工作者理应获得尊重,反对任何职场霸凌、性骚扰等行为,亦反对无理的辱骂,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理应获得同等的尊严,这方面也包括薪酬、入职要求等,尤其是对新人的尊重。

各类扶植措施应具多元化,研究不同扶植、招募及提拔人才方式的可能,而非过分集中在新晋导演的帮助,皆因并非每个影人都有意担任导演。

多元化的措施,例如已有首部剧情片的计划,是否可增加首部纪录片、首部动画的支持计划呢?或者第二、第三部剧情电影计划呢?规定支持计划电影内,起用新人达某个比例呢?即使以上提议不可行,是否可参考其他地方的扶植例子,虚心向别人学习呢?

另外,提供税务优惠给予港产片投资者,像法国规定投资电影的企业,可享最多50%的增值税减免优惠,以吸引对电影的投资,类似对投资者的帮助,过往被受忽视,却是电影发展上重要的一环。

除了给予电影投资者优惠外,各种扶持政策及内存块链众筹等会愈见普遍,电影资金的来源也较以往多,笔者愿见未来香港电影,创作者较具自主性,不只限于老板投资的影响,甚至可让观众在众筹等电影集资方面,有较多的参与。

但问题是,科技对电影资金来源的影响,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认知、或相关的措施配合呢?

全港各区的空置场地,可否用作临时的电影活动例如放映会呢?另外像区议会、赛马会的资源是否可推动电影文化活动呢?当全港十八区都有自己的足球队时,各区拥有自己的电影活动、甚至是地区电影,不是可以尝试考虑研究吗?

另外,只要不影响其他市民使用,康文署旗下公园的保安员,不应阻止相关拍摄,拍摄者有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特别是只有数人拍摄的制作。

电影教育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美感及技能,作有系统的学习,电影教育并非万能,也不能视电影教育纯粹为电影工业服务,同时希望大专院校提升对学生制作的资助,以减低学生在拍摄作品时的经济压力。

勿忘创作初衷

电影作为文化载体,是重要的身份认同和象征,亦是反映时代的见证,倘若香港电影制度等方面仍维持现况,即使没有外界环境带来的冲击,香港电影还有良好的发展吗?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