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5

正邪、对错如何区分?《沙丘》:一部感受大于观看的电影

娱乐天地2023-05-09 09:01:170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总是耳闻——成功改编《沙丘》有如天方夜谭。换言之,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也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证明一部卖座而美丽的电影确实可以存在,我想我达到了这个目标。」——《沙丘》导演Denis Villeneuve

日前于夭折、毁坏与重生:《沙丘》电影版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及,此部系列小说的改编难度相当高,无论是于铺垫、美术、场景、娱乐性、世界建构等方面,是必须在各个技术层面皆臻至成熟时,方能打造出满足书迷与科幻迷、既未来又传统的想像国度。

换言之,这部水到渠成的二十世纪科幻史诗,就如同故事中的亚崔迪家族,不断死去,不断重生,不断进化,才演变出今日的样貌。

法兰克·赫伯特的原著出版于60年代,其传统文学叙事方式赋予小说珍贵且独特的美感,科幻小说的外皮包覆着生态、政治、宗教、历史、希腊悲剧,绚丽交织出历久弥新的史诗冒险旅程。

纵观过去相关作品,任何一个导演都可以告诉观众沙漠的辽阔与壮观,但至今唯有丹尼·维勒纳夫,让我们感受到沙漠的致命与美丽,从灵魂深处响应沙漠的声声呼唤,揉合整部《沙丘》故事,以图像艺术的魔法娓娓道来,并展现属于这个世纪的商业巨献应有之气魄与风范。

「梦是来自意识深处的信息」

电影里片段的梦境仿佛有自己的生命,随着叙事节奏呼吸、起伏,就如《银翼杀手2049》、《异星入境》,伴随颓废苍凉而生的诗意,从难以察觉的绝望深渊与黑暗之心缓缓曼延。

小说每一篇的开头,都有旁观者已知视角的一段引文,提供一种近似史书或诗歌的记载,正文则是意识、梦境、幻象与预言穿梭其中,画面将「意识深处的信息」化为缥缈而真实的故事,我们就这么睁着眼走入了漫天飞扬的滚滚沙尘。

改编之下,忠于原著的手法各有利弊,我以为最出色的是将文本完整吸收,以自己的方式重述,既蕴含作者的灵魂,又融入另一位创作者的视野,这也是《沙丘》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特效技术之余,足以满足书迷以及科幻迷的关键部分。

赫伯特笔下的荒漠奇景等同地球表面覆盖的海洋,有沙浪、沙霾、沙雾、沙尘与沙暴,「经沙尘折射的的阳光下,一排机翼泛起一片迷蒙的橙光」,「二百公尺深的下方是一片沙漠,绵延不绝,像静止的海洋躺在那里,布满银色波浪」,超越人类的未知力量以及潜伏于沙漠大地的死亡气息,丹尼.维勒纳夫的镜头语言如实具象了无以名状的觉醒历程。

世间万物皆有模式,此为宇宙的一环。这种模式是对称的、简洁的、优美的──这类特质,你会在真正的艺术品中看到。你也会在季节交替中、在沙粒沿着沙脊流动中、在灌木那丛生的枝桠和叶片的图纹中看到。

而如此内在觉醒的历程,几乎不可能单凭剧情推进给予观众具有说服力的合理解释,无怪乎赫伯特的儿子会形容《沙丘》是灵性的熔炉。

也因此,在倚靠独白辅助的前车之鉴下,肉眼无法触及的,先人类而生的,导演直接从保罗的凝视予以凝视,从保罗的感知予以感知,将万物的模式,宇宙的一环,看不见或看得见的一切如实呈现在观众眼前,此为一场先感受方能相信的体验,纵使等在前面的是危险及死亡,亦无从闪避。

若读者与观众真正理解《沙丘》,会发觉里面没有正邪对立,并非黑白分明,就像沙虫不是毁灭者,而是创造者。

而这位万中选一的救世主,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多年来精心培育的血脉,于哲人的好学、上位者的公正、贤人的祈祷、勇者的胆识所支撑的世界诞生,胆识应归功于其母亲杰西卡留住男胎,选择违抗命令,剩下最关键的则是「一个懂得统御之道的领袖」。

这一阶段的课题,便是恐惧。恐惧会扼杀心灵,宛如消弭自我存在的死亡。在他还不知道戈姆刺是什么时,就得将手放入盒子里。

在他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担任继承者时,就得戴上戒指接受从天而降的使命;来自卡乐丹的保罗好似水般保有极强的可塑性,一粒落在此处的种子,寻找沙漠的力量,顺应风暴,面对恐惧,伺机在流动的可能未来中寻找其他可能。

相较于大卫·林区《沙丘魔堡》凯尔.麦克拉兰的中等体格,提摩西.夏勒梅的瘦削身形、俊美沉静和贵族气质,其实更符合赫柏特原著中的人物设定,他应为精瘦,而非壮硕。

作者一再强调,「城市出教养,沙漠出智慧」,保罗亚崔迪两者兼备,但说到底,他充其量只是一名尚未定型的十五岁少年,是否有相对应的判断力、心理素质、心态成熟度,去面对超乎过往认知的伟大能力与责任?

这一条摩阿迪巴英雄之路,自有其黑暗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究竟是礼物抑或诅咒?他最终会成为圣人还是魔鬼?

伟大只是一时的经历,绝不会始终如一。伟大之所以能出现,部分原因在于人类那建构神话的想像力。

经历到伟大的人,必然会感受到自己身在神话中。他一定是映现了人们投射在他身上的依托。同时,他还必须具备强烈的冷嘲意识,这能让他从自命不凡的信念中解脱。没有这种特质,即使只是偶然的伟大,也会摧毁一个人。

《沙丘》的难以驾驭,在于境界之高,面向之广,融入了赫伯特这一辈子的生命经验,以及各种巨细靡遗的冷背研究。电影化繁为简删去不少复杂丰富的层次,选择聚焦于主角的成长故事,可视作文字转化为镜头语言时必然之取舍,却也难以断言是否存在更完善的叙事角度。

纵然汉斯季默的配乐评价渐趋两极,于我而言,声音与图像交织成一股奇异悲壮的意境氛围,使用各种乐器以及大量的人声,古今交错,变幻莫测,打造出不同文明与时空之感,时而低吟,时而狂暴,仿佛诉说着,《沙丘》和香料如出一辙,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心智,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但显而易见,丹尼.维勒纳夫进一步平衡了商业与艺术,并未将之拍成一个单薄扁平的英雄起源故事,而是运用他一贯的诗意美学与意识捕捉,动作场面适可而止,情绪收放内敛深沈,大器恢宏且不失细腻庄严。

故事中的人既生于战争,电影里的艺术亦孕育于美,带领观众在失去方向的沙雾中漂流,重新认识命运、思索时间,重新寻找人类的生存意志。

「这只是开始而已。」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