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1

戏里儿孙满堂,戏外无儿无女,因事业终身未育的曹翠芬后悔了吗?

娱乐天地2023-12-11 12:14:150

编辑/泡泡

曹翠芬是《知否》里盛老太太的扮演者,也是《庆余年》里的范老太太。

作为演员,她74岁才成功“出圈”,实在是太晚了些。

她在戏里总是演妈妈和祖母,有无数儿女。

在戏外,她和丈夫终身没有生育,是最早的“丁克一族”。

为了事业牺牲了要孩子的机会,曹翠芬是否后悔曾做过的这个决定?

曹翠芬出生于上海,小时候就搬家去了北京。

因为父母的影响,她也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岁时,她考进了北电预科班,两年后正式进入本科班学习。

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毕业后的她恰好赶上了“文革”。

曹翠芬毕业三年,还没来得及拍戏,就被分到了乡下去种水稻。

足足等待了四年,她才离开了那个地方。

本来以为生活就这样了,她将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幸好政策变了,曹翠芬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艺术行业。

四年的劳作经历没有白费,为她之后拍戏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她在第一部戏《南征北战》里演的一个农村嫂子惟妙惟肖,十分自然。

她已经很熟悉劳动人民是什么状态,所以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

曹翠芬演技精湛,只可惜长相不够突出,勉强算是中人之姿。

而且开始拍戏的时候她已经29岁了,某些年轻点的角色她是演不了了。

张艺谋的一句话,便揭示了长得不漂亮的演员处境有多艰难。

《大红灯笼高高挂》筹拍的时候,张艺谋从其他导演那里听说了曹翠芬演技很好的消息。

他向这位女演员发出了邀请,让她发几张照片过来。

曹翠芬担心他会以貌取人,仅凭照片看人未免有些片面。

就说自己想跟他见一面,让他再作决定。

见到了之后,张艺谋果然对她不太满意。

还说她长得太普通了,不适合演电影。

曹翠芬没有生气,拿出了自己以前演过的作品给他看。

这一看,张艺谋就改变了看法,当即拍板决定让她演二姨太这个角色。

一个表面温顺、内心阴险、两面三刀的角色就这样诞生了。

曹翠芬演得很棒,打破了张艺谋选人的原则。

要么漂亮到极致,要么丑到极致,要么就是具有独特的气质。

她虽然一个都不占,但是有过人的演技。

她认真揣摩角色,不认为她是一个绝对的坏人,按照那个时代来看待她的行为。

她知道二姨太的心结在于没有儿子,那个时代重男轻女,母凭子贵。

她只有一个女儿,在深宅大院里就没有了立足的资本和底气。

所以曹翠芬就想加一句台词:“老爷,我想再给您生个儿子。”

她知道张艺谋轻易不会去动已经决定好了的东西。

所以她就跟他商量了一下,觉得加这句台词能丰富人物形象。

没想到他还真的答应了,让曹翠芬演了出来。

与巩俐同框,她不占优势。

对方是国际影后,有傲人的长相和气质,还有拿到手软的各种奖项。

曹翠芬没想着要超过她,只想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这个人物呈现给观众。

她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扎根底层,明白所有人物的喜怒哀乐。

她愿意把一生献给表演事业,并且为此做出了许多牺牲。

还在上学的时候,曹翠芬就认识了丈夫谭天谦。

那个时候她在班上默默无闻,是个很不起眼的存在。

谭天谦英俊帅气,是“班草”级别的人物,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竟会跟他扯上关系。

虽然她长得不是很出众,但谭天谦注意到了这个努力的女孩子。

在长期地观察下,他觉得她很可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就发起了追求。

一段时间后,曹翠芬也被他的诚意给打动了,两人成为了情侣,毕业以后结了婚。

之后他们都被分配去种地,一个在城里,一个在郊区。

到了回城的时候,夫妻俩都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父母眼见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就开始催他们生孩子。

但曹翠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一旦要生育,必然要抽出大量的时间。

被人记住很难,被忘记却很简单,一两年不出现在荧幕上,她将失去许多机会。

新的演员会顶上她的位置,她随时有可能被观众遗忘。

所以曹翠芬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跟丈夫说:“我们现在都要忙事业,等过两年再生孩子好不好?”

丈夫没有片刻犹豫,就答应了她的这个要求。

此后的日子,夫妻俩一直忙着搞事业,拍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父母再三催促的时候,也是谭天谦挡在前面,说这是自己的想法。

是他想先弄好事业,才不要孩子的,让他们不要怪妻子。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曹翠芬很清楚,如果再不生,她就真的生不了了。

于是她推掉了所有工作,跟丈夫说想回老家备孕。

虽然丈夫满心担忧,害怕高龄产妇生孩子会有危险。

但是妻子想生,他便尊重她的决定。

可能真的是年龄大了身体条件变差,曹翠芬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两人去医院做检查,都没有问题,医生只说让他们等着,不要心急。

她十分沮丧,遗憾地跟丈夫说:“对不起,我们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有孩子了。”

丈夫说没有关系,以后可以一起去住养老院,他们俩还能互相照顾。

他还帮她接了一部戏《上海一家人》,这部剧不仅让她的知名度跃升,还拿到了飞天奖最佳女配。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曹翠芬的事业紧锣密鼓地向上攀登之时,忽然传来了丈夫病倒的消息。

那个时候她正在拍电影,却突然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去医院。

曹翠芬立马放下了工作,去医院照顾丈夫。

幸好他的身体不算大问题,经过悉心的照料最终病愈。

可一场病下来,丈夫到底是不比从前,一下子瘦了不少,只能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养身体。

而曹翠芬这一年也已经51岁,她明白自己不可能有孩子了。

那部电影让她获得了金鸡奖提名,还有华表奖最佳女主角。

但她知道,再多的荣誉也换不来健康,所以她让自己慢下来,不再那么拼。

没戏拍的时候,她不再去努力争取下一部戏。

而是在家里陪伴丈夫,跟他一起看书下棋,锻炼身体。

年龄逐渐增长,曹翠芬不再是“妈妈专业户”,开始向“祖母专业户”转变。

她没办法再演主角,只能演一个又一个的配角。

作品始终不温不火,从中年熬到了老年,曹翠芬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拍摄《知否》的时候,曹翠芬是剧组里年纪最大的演员。

但是她却有大段大段的台词,十分难背。

更何况老年人的记忆力会不断下降,还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危险。

可曹翠芬七十多岁的高龄仍然能站在那里拍戏,表现得不比年轻演员差。

表面看上去轻松,背后其实是她付出的大量汗水。

在剧开拍之前,她就拿到了剧本,开始背那些最难记的台词。

不断的重复才能形成最深刻的记忆,把大段的话记在心里。

等到真正开始拍的时候,她就能保证自己不会口胡忘词,尽力有最好的表现。

明兰大婚那场戏,曹翠芬的表演堪称全场最佳,让观众看得揪心,十分能明白她表现出来的感情。

这场戏是她提前就已经设计好的,各种动作在心里过了一遍。

上前,扯住明兰的衣服,说出那句台词,转身流泪。

拍第一遍的时候,曹翠芬其实才刚刚进入状态,情感还没有酝酿完毕。

于是这遍之后,导演马不停蹄地就让大家再来一次。

他知道曹翠芬的感情到位了,所以补一条可能会更好。

果不其然,第二遍的效果比第一遍更好,连旁边的摄影师都看哭了。

她一直是一个敬业的演员,不怕苦不怕累。

任何职业都有它的辛苦,演员也一样,曹翠芬认为必要的汗水是他们的本分。

有一次她要拍一部西北戏,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演过类似的角色,心里相当紧张。

为了解西北妇女的生活方式,她没有接受剧组的安排住进酒店。

而是卷起被褥去了当地老乡家借住,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通过观察,她知道了她们日常的生活状态。

因为那里位于黄土高原,地广人稀,所以妈妈们喊孩子回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很大声,嘴巴张得很大,使用比较靠后的发声位置。

曹翠芬注意到这个特点,把它带进了戏里,果然演得很好。

所以她能成功,的确不是偶然,是细心和汗水让她拥有了更多东西,能够超越其他人。

那个年代的演员都很不容易,单枪匹马闯出来一条路,在前面摸索,促成许多优秀作品的诞生。

曹翠芬为了演艺事业奉献一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演员。

尽管无儿无女,但她与丈夫相伴57年,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希望他们夫妻俩可以有健康的身体,继续相互扶持。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