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4

从对白到人物设定,回看《瀑布》中的3大问题,究竟有多离谱?

娱乐天地2023-05-08 19:38:020

「你们大人为什么都要讲一堆我听不懂的话!」

这是《瀑布》中,是妈妈罹患了思觉失调的高三生王净所吼出的话。也是我想对这部电影吼出的话。

《瀑布》的第一颗镜头是在台北小巨蛋斜对角一颗略高的镜头,凝望等待着红绿灯的行人们。看到那颗镜头、配上很《阳光普照》调调的配乐,我是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的。可美的场景,也就只有那几秒而已。

先总的来说,我对这部戏不满的地方:近乎每一场戏的对白和人物关系。

母女之间的对白,一直无法令我信服我这真的是一对母女,所以我从头到尾只能旁观着他们,无法进入他们的情绪中。

刚开始我还试图说服自己,这是拍《阳光普照》的导演拍的,之后应该会比较好。然而随着剧情的演进,我感觉到的只有越来越尴尬。所以整出戏我就在完全进不去的状态下,盘旋盘旋,等待到底哪时要结束!

王净身为女主角之一,我从头到尾无法理解她有着什么样的个性。她叛逆吗,孝顺吗,天真吗?我完全看不太出来。

我知道人的性格及处事方式,会随着重大的突发状况而改变,但在改变的当下,有些属于她的核心东西,还是会隐隐潜藏着的,而非完全消失无踪。这是一致性的问题,而非是换了个「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来扮演、取代原本的她。

而《瀑布》中,近五分之四的剧情,导演安排王净要做、会做的事只剩下一昧的「帮助妈妈并同理她」,仅此而已。

于是她孝顺体贴。但她是人,她不觉得愤怒无助吗?对于一个之前相处关系并不甚好的母亲,她除了将风暴扫及银行行员、已另组家庭的父亲以外,她不会对自己的母亲有情绪吗?

于是王净成了妈妈完美的救世主,给她全然的同理与支持,并且英勇的独身抵御外敌(那些自私的、体制的、官僚的、幻觉的)。

照顾一个病患,尤其是身心方面的病患,是非常非常身心俱疲与高压的,虽然患者现在看似好好的,但你永远无法预料到她下一步会怎么样。

所以,她就真的不会在照顾妈妈的时候,把以前成长过程中所累积的怨与不满,加上这突如其来冲击的无力,都化作另一支指向母亲的箭吗?她就如此完美,却又如此无知。

在对白上,王净不论在生气、沮丧、开心、想鼓舞她时,都喊着品文「妈妈」这件事让我觉得很不对劲。称谓是流动的,随着情境的不同会对着同一个人说出不同的称谓。「妈妈」这个词很轻很柔,她在生气叛逆时要如何如此轻柔地喊出,而非直接像是指着她的鼻子似的说着「你」、「唉」,或是直接没有称呼?

其次就是称呼的问题。

《瀑布》全片不论哪个角色,全部都叫王净「小净」,我觉得超级奇怪的。妈妈、朋友、妈妈的主管、保安等,无论是否生疏,都小净小净地喊着。

妈妈喊她小净我觉得合理,可能他们从小就这样喊。朋友喊她小净,事实上已经有些奇怪了。以及朋友来家里作客与王净的互动,让我陷入了这些人关系到底熟不熟的思考中。

如果不熟的话,她们应该就不会特地来作客;如果熟悉的话,她们和王净对话起来为何这么尴尬?还有不识得体的乱问话。一群朋友会突然跑去别人家中这本身就是一件莫名超级莫名的事了,现在高中生应该不至于那么没礼貌?

这群朋友,在生活中是否能作为王净倾诉的对象,也让我非常非常的困惑。

我想是不行的,不然应该会适度呈现在片子中?或者就算不直接呈现在片子中,从她们的互动是可以看出的,在她们说什么来陪生病的妈妈的时候之类的。然而都没有,没有细节,只有功能而已。于是在末了的戏水,王净或许更像是在配合着她们笑闹而已,也或许因为妈妈状态好些了,她心情可以更放得开之类的。

再来说说妈妈的主管,为何连她都叫王净「小净」?

到底这些人十多年的同事交情是什么样貌,太令人匪夷所思了。他们会叫她「小净」应该就表示妈妈曾经已「小净」的称呼跟他们提及女儿,但是品文这样的人,应该不太会跟同事轻易提及家庭的人?就算会提及,可能是双方关系是熟悉才会稍微带到?但看起来他们很不熟悉。

另外这些同事完全不留情面。而且那个主管旁的女职员,说的那些话听起来超不像那个阶层的人会说的话。她明明可以再把这件事处理得更冠冕堂皇的漂亮得体,就算只是虚情假意,也可以让她不要显得这么的拙劣。

然后王净跟公司的人只要一个月的薪水也是怪。她明知道妈妈那个样子赚钱难,她们家要维持基本生活就需要再多一点现金在自己身上,然后她就只天真的想说:

「喔,我要还阿姨工作的钱」

然后反而去跟见面没讲三句话的银行行员发脾气,这是什么逻辑?这个不是像《我是布莱克》那样,人家在那边耗了好几周、好几个小时,所以才发脾气。你才跟银行行员讲三句话而已,就在那边「你们大人为什么都要讲一堆我听不懂的话!」到底有没有搞错对象?实在匪夷所思。

再接着就是人物设定问题。

王净和父亲在公园的那场戏,我也是很问号。尤其是她对着父亲喊着「为什么要我接受ㄧ个陌生的妈妈?」在没有铺垫父亲要让她喊对方妈妈的前提下,把阿姨的位置一下升高到妈妈,实在离谱。

然后还有导演刻意把王净设定为高三生,所以让她去考了指考。但这个设定是不是很鸡肋,到底有什么用处?你既然把她设定成要考指考的高三生,那她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考试压力,在不知道离指考剩下几天的时间中,妈妈生病了,指考这件事还是会对她造成或大或小的压力和母女间的冲突。可这个背景下,只是让她可以正当的在学期间就跑回家,然后考完后和朋友去溪边。

指考这件事应该是可以很好发挥的背景。不管是压力也好,或是为了之后方便照顾妈妈,所以要努力考到台北的学校也好,可导演完全放弃了这个点。

还有关于王净最后在新闻画面中出现的场景,我也觉得太困惑了。为什么那些高中女生从灌木丛边上来,可以排队排得如此整齐、动作如此ㄧ致的让我以为我其实是看到了警方破获什么案件。

诸如此上,导致作为观众的我对于王净这个角色的种种真的太困惑了。对我来说她不论是她的情绪、台词、人物关系都十分杂乱,另外这个角色设定也过于单薄。

此时我们来看上面总结到的观点:从对白到人物设定,回看《瀑布》中的3大问题,究竟有多离谱?我想答案已经明了。

另外在电影市场中,细节一直是关键所在。可回看《瀑布》这部电影,实在没有太多「细节」。

细节是微小的动作和眼神、微小的物件、微小的日常、微妙的对白,其实这些东西就可以构成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才对。然而却被导演忽略,把重心放在自己想讲的故事上。

此时,看起来是为了电影故事线不得已的妥协,但殊不知,如此叙事风格下,故事寡淡无谓不说,人物都没有立体感,何谈共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