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1

《西北偏北》:追溯导演灵感来源背后,审视电影所表达的主题

娱乐天地2023-05-08 17:39:150

毋庸置疑,希区柯克以前的影片把象征主义手法发挥到了一个极致。

1958年拍摄完成《晕眩》之后,希区柯克开始想做一些新鲜的尝试,他要拍一部幽默轻松、非象征主义的电影,于是便有了《西北偏北》的诞生。可以说,这部电影完全是为“放松一下”而存在的。

《西北偏北》这部电影成功地融合了艺术成分同时也不失商业价值,这是一部向着绝对流行靠近的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融合了商业与艺术两种因素并非是一件坏事情

以前希区柯克的电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调”的,虽然具有一定的悬疑成分,但是基本的模式就是围绕着一到两个悬疑问题来推进的,但是这个影片却完全不一样,它需要的是一种“置换悬念”,加上电影中哪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们哭笑不得,一改传统影片给人们的“希区柯克固有印象”。

希区柯克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把有效地借用纯熟的电影技巧制造出层层悬念转化为一种独立理念,对电影的理解已经彻底渗透在他的意识中,甚至一个已知的电影题材,在他的“魔掌”之下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观众也无从得知。

其实,这部电影的创作来自于一次偶然事件,这次事件给了希区柯克奇妙的灵感……

偶然的一个机会,希区柯克听到这样一件离奇的事情:

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人对于秘鲁代表的做法非常恼火,声称如果秘鲁代表再继续睡觉,他就停止发言。事实上,当工作人员去叫醒“这个无礼的家伙”时,发现他已经死亡。希区柯克是善于开掘的,他当即构思出这个剧本的雏形,再加上他很早就想拍一组在拉什莫尔山上追逐的画面。于是,奇妙的幻想把两个故事直接整合成为了一个。

在这部电影里,拉什莫尔山上直接建立起来了一个联合国总部,而在阿拉斯加上演着惊险的追逐。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灵感的完美融合,也是这个电影最经典之处。

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奇怪,叫做—《西北偏北》,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

电影界常见的说法是,故事里追逐的方向是西北偏北方向。但是,据1963年希区柯克所说,此名的目的是隐喻难以预料的现实社会,来源于《哈姆雷特》的某个启示,但是这个启示到底是源自哪里我们一直都没有搞清楚。

不过,这些重要吗?显然并不重要,这不就是悬疑片的魅力所在吗?我们为什么非得要一个肯定的答案呢?不管这部影片用哪个哈姆雷特的启示都绝对不重要,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源自一千个不同的观众们。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世界几乎冻僵在疯狂的冷战中,道德相对主义和阴谋盛行成风。

希区柯克用他的镜头在这部影片中,以“悬念”解释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理解。所有的悬念都围绕着情节中心,即一个不存在的人物。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电影艺术家们常常可以杜撰一个不存在的人或物,这种手法便是文学或电影艺术中常用的“麦格芬”手法。本片中的“麦格芬”就是特工卡普兰,希区柯克对此手法的运用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该片的主要元素除了紧张悬念之外,还有大量的幽默对白。这些对白在希区柯克的编排下,使人物显得性格丰满、精炼而生动,影片的整体气氛显得松弛有度,悬念也丝毫没有遭到冲淡。

惊险刺激、轻喜剧风格和“麦格芬”手法,在影片中灵活适宜地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艺术张力。影片中的若干细节,在以后的好坞甚至世界电影中被后世争相效仿。这恰恰证明了这部影片在同类型影片中的高明之处。

希区柯克杰出的细节处理能力,通过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向观众展示得淋漓尽致,“顶拍”是希区柯克经常用来表现视觉冲击力的惯用手法:当桑希尔逃出联合国大厦时,摄像机在极高的楼顶记录下这一过程,一个普通人突然成为杀人犯时精神上的极度无助和渺小跃然镜中。

为了故事气氛的急速推进,镜头的急速转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剪辑手法。

在希尔被小飞机追杀的场景中,希区柯克共采用了131个镜头,而段长只有短短7分钟。这组镜头既完美地诠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又烘托出极度紧张的悬念气氛,也因此成为这位艺术大师最经典的电影片段之一。

此类精彩片段在影片中层层迭出,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电影导演,均值得一看。即使是已经闻名于世的南斯拉夫导演库斯托里卡,他在拍摄《亚利桑那梦》时,还甘愿以“影迷”的身份让演员去模仿该片中小飞机追杀桑希尔的片段。可见该片的魅力。

在现代电影教科书中,这部电影是必须提到的一部经典之作。无论是剧本、拍摄调度还是后期剪辑,它都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在当代,悬疑片通常需要借助于若干新兴技术来营造氛围,比如3D技术,但希区柯克在60年代就已经能把此类影片拍到如此地步,可见其导演功力。

《西北偏北》从整体气魄来说,跌宕起伏、大开大合而就其细节来看,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无一能离开导演和编剧的苦心经营。经典就是这样造就的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