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04

王玉珍:《洪湖赤卫队》让她成名,老伴去世后她选择坚强

娱乐天地2023-11-29 13:31:130

王玉珍,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是一位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她以其清脆甜美的歌喉,演唱了《洪湖赤卫队》中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成为中华民族红色经典旋律的代表人物。她塑造的女英雄韩英,也是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她的歌唱事业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赞誉。如今,老伴沈崇刚已去世,退休后的王玉珍与独子生活在一起,过着淡定而充实的晚年生活。她虽然不常参加社会活动,但只要和家乡有关,和《洪湖赤卫队》有关,她总是欣然前往,用她的歌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王玉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以舞台为生的艺术家。在她幼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饥饿。她记得有个礼拜,家里没有菜吃,每天都是豆瓣酱拌饭。这样的情形还算好的,更糟的是揭不开锅的时候。因此,她那时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饭,自己养活自己。

自小随父母来到武汉,武汉解放后,14岁的王玉珍报名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习缝纫,想掌握一门手艺,自食其力。结果学了两天,自小爱唱歌的她就被旁边办的歌咏班所吸引,便大胆地向老师毛遂自荐,在试唱了一首歌曲后,老师认为她的嗓音条件不错,就收下了她。不久就赶上1950年国庆演出,她被分配演《小放牛》中的小男孩,结果表现出色,被推荐去考湖北省文化艺术团。

王玉珍还记得,母亲刚开始不同意她去投考,但最后还是拗不过王玉珍的坚持,答应了。在王玉珍从汉口去武昌投考的那一天,母亲从箱底摸出一块银元,递给她,说:“考不上,就回来。”但运气又一次眷顾了王玉珍,在歌咏班同去考试的四人中,只有她一人被录取。她的歌唱之路由此正式开始。

一进文工团,王玉珍形容那时的感觉是“如鱼得水”,整天笑嘻嘻的。这个从贫民家庭走出的女孩子觉得自己有职业了,翻身感特别强。在团里,服装、道具、灯光、跑群众,无论什么杂活,她都愿意干;戏曲里的唱、做、念、打,楚剧、汉剧、川剧、河南梆子,她样样都学。

她说,那个时候练功特别苦,“练功时,腿真是疼得要命,我们就一边嘴里喊着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的名字一边练。当时我们受的是革命主义教育,不怕流血不怕流汗,所以什么苦都能吃。”正是这段时期如海绵吸水般的学习和积累,为王玉珍以后的演唱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段时期,王玉珍的舞台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出演改编后的楚剧《秋江》和《刘海砍樵》。她的演出,被认为“唱功扎实,舞台动作自如大方,举手投足间很有韵味”。这个时候的王玉珍,“小荷才露尖尖角”,她在等待绽放的那一刻。

1959年,王玉珍艺术才华闪亮绽放的时刻来到了。这一年,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十周年献礼,王玉珍所在的湖北省地方歌剧院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王玉珍回忆说,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部歌剧,团里的领导、编剧、演员都去洪湖地区收集素材,体验生活。在那里,他们听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她说,本来韩英的原型是男的,但从艺术角度上看,不太好表现,不容易打动人,后来就将人物性别改成了女的。

后来有人认为韩英的原型是贺龙的姐姐贺英,也不对。她说,之所以取名“英”,一是在唱腔上比较响亮,二也是想借鉴点贺英的气概。当时团里对主要角色扮演者采取了公开竞选的办法,谁演得好就由谁上。结果,王玉珍以其深厚的舞台功底、明亮甜美的音色拔得头筹,担任韩英A角。

王玉珍说,在饰演韩英的过程中,她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刚开始我并不喜欢这个剧,认为剧情太简单,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但在深入洪湖革命根据地生活中,她才逐渐感受到了这部歌剧的魅力。“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它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

它没有夸张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但它却能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王玉珍说,她在演唱《洪湖水,浪打浪》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韩英,把自己的心声倾诉出来。她说,她的歌声是从心底发出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对人民的牵挂。

王玉珍的演出,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她的歌声被誉为“清澈如泉水,甜美如鸟鸣,富有感染力和感动力”。她的表演被认为“真实而自然,不做作不造作,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英雄的气概”。她的韩英形象也被视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温柔的情感,既有勇敢的精神,又有美丽的容貌”。王玉珍凭借这部歌剧,一举成名,走上了歌剧舞台的最高峰。

《洪湖赤卫队》的成功,为王玉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1960年,她应邀来到北京,加入了中央歌剧院。在这里,她接触了更多的歌剧作品,也结识了更多的艺术家。她说,她在中央歌剧院的这段时间,是她艺术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她不仅有机会和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合作,还有机会和国外的歌剧团交流。她说,她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

王玉珍的歌声,也开始传遍了国内外。她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歌剧节、音乐节、艺术节等活动,受到了各国观众和媒体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她曾在苏联、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演出,与世界著名的歌剧院、交响乐团、指挥家、歌唱家合作,展示了中国歌剧的风采。她的歌声,也被收录在多张唱片、光盘、录像带中,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她的歌声,也被誉为“东方的夜莺”,“中国的歌剧皇后”,“红色的歌声”。

王玉珍的歌唱事业,不仅局限于歌剧舞台,还延伸到了电视荧屏。她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元旦晚会、国庆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用她的歌声为亿万观众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她也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音乐节目、访谈节目、纪录片等节目,与观众分享了她的艺术心得和生活感悟。她的歌声,也成为了电视荧屏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玉珍的歌唱事业,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曾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她的歌声也曾被禁止播放。但她没有放弃,她坚持练习,坚持创作,坚持表演。她说,她的歌声是她的生命,是她的信仰,是她的力量。她说,她的歌声是她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爱,对艺术的追求。她的歌声,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不仅没有衰老,反而越唱越年轻,越唱越动听。

她的歌声,也跨越了时代的隔阂,不仅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也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欢迎。她的歌声,也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不仅代表了中国的声音,也融入了世界的和声。她的歌声,也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不仅成为了红色经典的象征,也成为了歌剧艺术的典范。

《洪湖赤卫队》的成功,让王玉珍一夜成名,她的歌声也传遍了全国。她说,当时她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她只是想把这个角色演好,把这个故事唱好。她说,她最感动的是,有很多人在听了她的歌后,受到了启发和鼓舞,有的人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她说,她觉得自己的歌唱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1960年,王玉珍被调到北京,加入了中央歌剧院。她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她的一个新的起点。在中央歌剧院,她接触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学习了更多的知识,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她说,她在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从她的恩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那里。

她说,李双江是她的艺术导师,也是她的生活导师,他教她如何唱歌,如何做人。他对她的歌唱技巧进行了系统的指导,让她的嗓音更加稳定,音域更加宽广,表现力更加丰富。他还教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保持艺术家的品格和风度。王玉珍说,她一直把李双江当作自己的亲人,对他充满了敬爱和感激。

在中央歌剧院,王玉珍的歌唱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继续演唱《洪湖赤卫队》,还参与了《白毛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多部歌剧的演出,塑造了一系列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她的歌声也走出了国门,到过苏联、朝鲜、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受到了各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她说,她觉得自己是一名文化使者,用歌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增进中外友好交流。

王玉珍的歌唱生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她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成就。她说,她最自豪的是,她始终坚持了自己的艺术信念,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走样变形。她说,她的歌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为了传达一种理想,是为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她说,她的歌唱,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的忠诚。

王玉珍的老伴,是著名的歌剧导演沈崇刚。他们在1959年结婚,相濡以沫,共同打拼了近半个世纪。他们的婚姻,被认为是歌剧界的一对金童玉女,也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的儿子,是著名的歌唱家沈阳。他们的家庭,被认为是一座歌唱的殿堂,也是一片幸福的花园。

王玉珍说,她的老伴,是她的艺术伙伴,也是她的生活伴侣。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她说,她的儿子,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希望。他们父子俩,都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的动力。

退休后的王玉珍,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歌唱事业,而是转向了教学工作。她说,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后辈,让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红色经典的歌唱艺术。她说,她不仅教他们如何唱歌,更教他们如何理解歌曲的内涵,如何把握歌曲的情感何用歌声打动人心。她说,她希望他们能够用歌声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王玉珍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歌唱演员,其中有的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歌唱家,有的已经成为了歌剧院的领导,有的已经成为了音乐学院的教授。她说,她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欣慰。她说,她相信,红色经典的歌唱艺术,会在他们的传承和创新中,永远流传下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