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5

审视《骇客任务:复活》中的元宇宙世界,将细节部分予以现实化

娱乐天地2023-05-08 10:28:360

「比起觉醒,人们更喜欢被控制。」

人一旦认识到真正的现实,就等于从感觉的世界,超越到存有的世界。因此尼欧在《骇客任务:复活》结尾说着:「提醒人们一颗自由的心灵可以有何等的能耐。」

《骇客任务:复活》上映后反应两极。不同于以往一到三季的视觉特效、剪辑、光影色温、美术设计、武打动作、述说方式与拍摄手法,让喜欢看爽片的影迷唏嘘不已,喜爱哲学、逻辑、辩证与后设的粉丝则是庆幸电影维持一贯的深度水准,探究及思考的本质甚至更胜以往。

1999年美国超级奇才导演华卓斯基姊妹推出震惊全世界影坛的划时代作品《骇客任务》,在Cyberpunk(赛博庞克)的科幻框架下,呈接日本动画大师今敏、大友克洋及土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等影人一脉相传下来的思维理念,创造出《骇客任务》宇宙,构架出独特的世界观,满溢着浓厚阴郁的氛围与冰冷疏离的视觉,成为Cyberpunk集大成的经典力作。

《骇客任务》三部曲的本质是用科幻、动作、特效等包装完美的哲学视频,上映时电脑网络正开始兴盛,片中揉合了大量对信仰与科技的质疑、真实与虚幻的意象、哲学与内在的思索、辩证与神学的教义,命运与选择的探讨、东方武术精神及概念,企图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认知转换及互为表里的创意与玄虚。

而电影让观众似懂非懂的表述、含义与结局,更是引爆22年来的各式解析、讨论与估计。

电影《骇客任务》的英文片名「The Matrix」,原意是模型或矩阵,片中中文翻译为「母体」,也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概念。剧情大胆预述未来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渐趋模糊,人类活在「母体」数位电子宇宙中,融入了电脑网络概念、自由意志情绪与与信仰哲学思维、帅气武打动作与枪战飚车追逐等经典场景,带着独特概念的反乌托邦世界,开创及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崭新格局。

电影设定目前所处的世界是个虚拟的元宇宙。其实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而是由人工智慧打造出来的,用数字位组成的代码所建构出的「后末日」数位虚拟空间。

片中人类与机械战斗但是被打败,因此被人工智慧统治,机器将人类大脑连接到母体这个庞大系统,透过电流刺激人类大脑,设定在熟悉的20世纪正常生活,大脑被控制在骗局中而产生生理、心理等各种感觉的假象,真实的情况则是每个人都在囚禁中沈睡,就像我们现在生活在元宇宙中而不自知。

当中有一群没有受到母体控制的幸存人类,他们活在地底下的锡安城,并不断尝试要骇入母体解救人类。这种形而上的渴想被具体化,而以救世主为象征的形式呈现,因此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位可以打破所有母体规范的救世主,当救世主将临的时候,就是人类战胜机械的时候。而白天身为工程师、其实是超级黑客的基努李维就是这位救世主尼欧。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是站在人类思想发展的起点,观察身边的所有事物,研究宇宙的诸多变化,探讨一与多、有与无、虚与实、善与恶,尝试去描述、形容、解释身处的宇宙世界的古典哲学命题,而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探求,才能认知及了解宇宙的真理。

《骇客任务》作者在片中不断地探讨理性、现实与逻辑,但尼欧既不是理性、现实与逻辑,也不是非理性、不现实、反逻辑,而是超越理性、现实与逻辑。

《骇客任务》引用了大量信仰概念,而上帝发动宇宙,如同母体发动虚拟世界。如果将锡安与母体共存的现实世界也当成一个天界,那么也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上帝或母体,来发动这个宇宙或天界。第三集中尼欧直接与上帝接触,就进入到神学的信仰层次。而尼欧在《骇客任务:复活》的复活也并非上帝再临的复活法,而是轮回转世、重新做人,外型看来相似,但有些巧妙的差异。

宇宙运行之公道万变于不变,宇宙的变化指向一种合一的需求,冲突为万物之母,一切事物都来自于生命与死亡、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对立与斗争。一旦完全止息,宇宙就等于归于寂灭。

这样的剧情设计如同在模拟一个类似希腊城邦的前文明世界。在这个尚未出现任何哲学思想的前文明世界中,每个角色彼此间就像原子碰撞般,不断地进行思想概念辩证,一步步厘清身处的前文明世界,开启日后文明发展的门径。

《骇客任务:复活》是一个含括《骇客任务》三部曲电影的独立存在,也可以当成是续集、重启、重拍、或是独立故事,更是重新解构、质疑前3集的后设反讽之作。在与1至3季十分相似的同时,《骇客任务:复活》的内在本质上又明显的截然不同,加入了大量与前作三部曲互相连接的致敬彩蛋与后设议题剧情,在区分成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世界观,许多细节部份都更关注于现实世界,也更具备现今时代的既视感。

延续了过去的故事发展,《骇客任务:复活》以十分巧妙的方式回顾、讨论了前面三部《骇客任务》,新的母体出现,尼欧回到起点再经历另一次的觉醒,而觉醒的过程如同之前三部曲的浓缩精华,直接将前三集出现过的桥段打散重组、排列组合成新的顺序,充斥着大量彩蛋设计、大量既视感片段、大量新旧片段并陈桥段的独立存在。

《骇客任务:复活》的尼欧失去了以往的记忆,是模拟世界里《骇客任务》的游戏电玩设计师,并成为模态的创造者,把模态当成设计游戏「Binary」的测试工具。

而分析师则成为新的「造物主」,也是新版母体的管理者。造物主在旧版母体是利用冰冷数字与事实操控人类心灵,分析师则会操纵情感、制造冲突,让吃了蓝色药丸的人类乖乖听话,只要让母体里的人类产生欲望与恐惧,就能产生比过去更大的能量供给机器,同时会不想脱离现状。

「子弹时间、感情比事实好操弄、男女主角要若即若离,才有最大的能量。」

但变数则是尼欧,他在潜意识里是试着触发首集《骇客任务》中引领莫斐斯与崔妮蒂找到他,并唤醒他的事件源头。审视《骇客任务:复活》中的元宇宙世界,将细节部分予以现实化。

若选择权不在自己手上,那么自由意志还会保有初衷吗?

所谓的反逻辑,本身就是一种逻辑。而创作者本身的思维与心态变化,也因本次的后设手法元素而如同新增辟的世界,更带出冷冽的幽默感。就像史密斯在与尼欧讨论制作《骇客任务》新电玩游戏时所说的:「只不过是换一张脸,讲一样的故事而已」

拍摄前三季时,导演华卓斯基仍是兄弟档,现在则是已经动过变性手术成为女性。本集编剧兼导演的拉娜华卓斯基,也许是性别认同的变化、或许是反讽一窝蜂的续集电影、抑或是对好莱坞恶意摧残经典电影的冷血残暴演绎。

《骇客任务:复活》带来的微妙与细腻差异,让故事与剧情产生各种有趣的细节,拉娜华卓斯基还在电影里包装了更多哲学概念,质疑自己的定位,充满强烈的挖苦、愤怒与无力感,最后彩蛋「猫客任务」更是充满着恶趣味,都让人意识到《骇客任务:复活》绝对是一部属于作者的电影。

现今元宇宙成为最热门的趋势,虚与实的界线更渐趋模糊,以往数位分身、内存块炼、AI、NFT等一切都还只是假设,只存在于电脑、电玩或电影中,但是多年后的人类已经习惯同时活在虚拟网络与真实世界里,网络已经成为真实的一部分,而那个虚拟立体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未来可以长时间待在元宇宙,我们用网络修饰过的自己,代替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在元宇宙有个取代真实的身份,元宇宙的加密货币也将与真实宇宙的经济互通。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1992年的美国科幻小说作者Neal Stephenson作品《溃雪》当中,意味着共享的在线世界,使用者可在其中互动、消费、娱乐及工作,透过VR及AR界面,在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能拥有3D化身,可以在元宇宙中化身为自己梦想成为的人物角色,并自由地穿梭在元宇宙中进行各种活动与互动,体验另一个人生。而融合了现实与虚拟的元宇宙,也成为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社会互动与经济交流平台,并剧烈影响当代、逐渐形塑我们的未来。

拉娜华卓斯基在《骇客任务:复活》亲手拆解了22年的《骇客任务》宇宙,把所有的论述观点都重新再次颠覆、嘲讽一番,摆脱既往代码的束缚框架,以独立自主的新意识行动,表述着类似情境却又刚好相反的故事,却还是部贩卖情怀的叙旧致敬之作,带领观众既怀旧又能感受到新意的体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