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3

从《美国女孩》的剧情和人物特征中,审视导演传达的「真诚」之感

娱乐天地2023-05-08 10:04:430

《美国女孩》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诚」,简单不煽情却动人。它不像如今许多电影充满着设计感。你在看这部电影时,就像是在窥看隔壁邻居一个家庭的故事,甚至是你能够轻易联想到,也许你也有过,或正有着同样的经历。

它描述的,是一个以2003年SARS爆发为时代背景,探讨着身份认同、何以为家的故事,但故事最根本的落脚点,站在了濒绝崩解的家庭是如何把彼此一片一片拾回的发展上。

从《美国女孩》的剧情和人物特征中,审视导演传达的「真诚」之感。

母亲带着两位女儿,芳仪和芳安,从美国回到台湾。母亲被病魔折磨,长期活于不安底下;两位女儿面临异乡人必会经历的两地落差,遭受他人冷眼,对「我是谁」产生越来越大的迷茫;父亲则默默守护着家里每一个人,心底里始终祈愿自己能够支撑着这个接近破碎的家庭。

各人面对各自的烦忧,情绪无处发泄,于是总在一家相处时,把强烈到会自然溢出的情绪施加于最亲近的家人身上。就这样,这个家庭随着一层加一层的隔阂,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关系也每况越下。

但是你能够简单从他们的情绪表现来概括他们不爱彼此吗?我们都知道不能。

为何我说这部电影真诚,是因为我可以清楚地从这家人身上看到我们的影子。电影里面有一幕让我很深刻,是当芳仪离家出走,来到了一家马棚,对马棚里面的一只陌生白马呼唤自己在美国那匹爱马的名字,甚至想为它挂上马鞍。然而白马拒绝了芳仪—芳仪不断尝试为白马挂上马鞍,白马不断挣脱;芳仪开始哭泣,白马凝视着她。芳仪不断嚷着:

take it,please,take it.

白马始终只是凝视着她。

这一幕在这部写实的电影里面显得份外突出,它似乎带点奇幻气息,也有点难以理解。为何是白马?为何芳仪誓要骑上它?为何她要哭得如此厉害?这些问题都在后来父亲的一句说话得到了解答:「你到底在逃避什么?」

是的,芳仪把她对回到台湾所有的不满,即身为异乡人遭受的冷眼,对母亲性命有危的不安,都一一投射了在那匹白马身上。她多么渴望眼前这匹白马就是她的爱马,骑上它就能够真的回到美国,那个她熟悉安心的地方。但其实是不是美国也没关系,她只是不想面对,她只是想逃离一切。而事实上,芳仪也知道她心底里不安的源头,她也同时知道她终将要去面对它,以及如何面对,只是她不肯弄破那层纱。

不肯弄破那层纱的,还有父亲和母亲。

母亲何尝不知道她对死亡的不安会蔓延至家人身上,父亲何尝不知道他该尽的责任是甚么。但是这两人在沟通时也没能将心底话说出来,只是以情绪硬碰硬,所以为何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到父亲坐在后楼梯时,会感觉那一场戏来得如此悄然无声却震撼,因为原来这个家里面的每个人,都像是在用最后一口气去维持着常态。

只是唯独妹妹芳安,她是唯一会弄破那层纱的人。

“You love mommy loves you right?”

芳安曾对姐姐芳仪说道。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单纯却极具力量。是啊,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看得出,芳仪自己其实又会否不知道?芳安是唯一还不懂伪装的人,但是她在这部电影里却是最了不起的人,因为她不会像家里的其他三个人一样,总是在逃避最真实的那自己

在看着这家人时,我没有一刻不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因为自己也有许多时刻像是芳仪一样,总爱口是心非,总是不愿把心里所想告诉家人,当自己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一个家庭的时候,我才突然趋觉,原来自己在家里是这个样子。电影中的每个角色就像是我们走进了银幕一样,演了一出平凡却重要的戏。

在电影中的最后,这家人面临着芳安或将感染SARS的担忧,好像都被柔软了下来。他们开始一同面对这件更急切的事情,他们开始对彼此坦诚。那一句「妈妈很爱你」就像是整部电影都是为了这一句台词而诞生一样,立刻催人泪下。而伴随着芳安的回家,电影利落完结,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到最后并没有破碎。

原来最重要的只有团聚。

这个2003年的真人真事改编故事,放在今天也毫不违和,它没有从宏大的角度去讲述什么,只是像一面镜子一样,照映了这个时代当下,每个家庭正经历着的事情。只不过,这个故事说得足以让每个家庭代入其中,有所反思。从这点来说,它一点也不渺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