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收养的华裔弃孩,跨海《寻》亲的爱与痛
《寻》(Found)描述三名在中国一胎化规定下,由美国家庭收养长大的女孩Chloe、Sadie和Lily的故事。她们从小就发现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长得不一样──在美国成长的亚裔,常是社区中唯一的亚裔。
她们与大多数的跨种族被领养者一样,都遇到成长过程中最艰难的事:社会对这些孩子存在「种族」与「收养」的双重歧视,有些人会把他们视为外来者、非美国人。在日常对话中,这些孩子常受到许多直白的质问:「你知道你『真正的』父母是谁吗?」「为什么你的父母不要你?」或是把跨种族收养视为一种「慈善事业」,对他们说:「你好幸运,能遇到给你完整的家的父母!」
然而,青少年时期是建立自我信心和形象的重要时期,发现自己长相格格不入、各种外界歧视的声音纷至沓来,会让这些孩子的内心产生许多情感纠结和冲突,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本身并不美好,而是一种错误。
若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在自我认同上找不到一个平衡,也可能连带影响与收养家庭之间的关系,甚至产生裂痕。
例如有些白人父母会把这些孩子完全视为美国人,认为他们不需要与亚洲人沾上关系,忽略孩子真实的感受;有些父母则会为他们「不够亚洲」的生活和教育方式感到内疚,孩子觉得自己是亚裔美国人、却缺失某些文化要素,而感到悲伤和遗憾。如何能在东西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位置,是许多被收养的孩子需要面对的挣扎。
Chloe、Sadie和Lily因为渴望寻找相似面孔和黑色眼睛的人,透过一个DNA样本匹配亲属服务「23andMe」认识,并很快因相同的弃养背景成为好姐妹。后来她们在美国养父母的支持下,与中国公司「My China Roots(我的中国根)」合作,一起前往她们的「故乡」──中国南方的广东,踏上寻找亲生父母和人生答案的旅程。
美国家庭收养的华裔弃孩,跨海《寻》亲的爱与痛,揭开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在Chloe、Sadie和Lily寻亲的过程中毫无遮掩,大力地挖开她们从小的担忧:
「我的父母为什么不要我?」「他们有像我一样想知道他们在哪里吗?」「他们也有想过来找我吗?他们曾经挂念过在美国的我过得好不好吗?」
即使养父母已经从小就摊开这些问题和她们讨论,并一次又一次温柔地告诉她们:「你的原生父母生活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他们无法抚养你并不是因为不要你,不在乎你。」
家族研究员刘好也透露,她能对这些女孩和这份职业感同身受,是因为自己也曾经在出生时差点被父母送走,「你知道你出生就不受欢迎,你生错性别,他们不想要你」。家族研究员刘好踏访广州,寻找可能是Chloe、Sadie和Lily原生父母的家庭。这些家庭也心系亲生女儿在被送走之后过得好吗?
刘好虽然最后「幸运的」被留下来了,但父母在成长过程给的爱也或许并没有比较少,但「从小就知道自己曾经被父母不要」和「怕不被爱」的深层恐惧和自卑,却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消逝。这些被抛弃的女孩不明白为什么(对男孩与女孩的)爱有差别?她们不敢知道「爸妈,你们爱我吗?」的真正答案。因着性别的先天限制,一出生就注定了某些不公平,这或许是我们上一代与这一代的女孩都还在努力为自己抗辩的命运。
Chloe、Sadie和Lily的跨海寻亲的收养故事,只是中国在1979年至2015年实施一胎下被弃养女孩的一个小小社会缩影。当时的规定导致了大量女孩最后被父母抛弃,变成孤儿院的弃婴。据数据估计,有15万名中国婴儿在海外被收养,大多数是女孩。「只能生一胎」隐含的不只是人口数量控制,更让亚洲重男轻女的性别问题和文化,赤裸地浮上台面。
这部纪录片最动人的部分之一,是在家族研究员刘好的努力下,三位女孩分别与曾经把还是婴儿的她们抱在手上的保姆见面。
当她们见到各自的保姆时,知道保姆都还记得她们,且惦记着她们在美国过得好不好时,她们终于再也忍不住哭了。其中,Lily更找到了一对把女儿送走的夫妻,虽然无法确定是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但当她看见这对父母同样思念女儿,甚至认为如果Lily是自己的女儿就好了,她也不禁哭出来。
虽然最后她们都没有真正找到亲生父母,但因着这段旅程所见的人、所到过的地方,长久困扰她们成长过程的疑惑,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她们在保姆身上,以及同样在寻找亲生女儿的父母身上,都感受到「被爱、被在乎」。这像是响应了她们内心长期反复地叩问:我不是因为不被爱所以被抛弃,我是被爱、被记得的。
Chloe、Sadie和Lily的周围都是非凡的女性,不论是她们的养父母、有血缘的表亲们、还有如此爱她们的保姆,以及这趟旅程中给予极大帮助和贡献的刘好,兼任她们的翻译、导游、情感支持,这是一趟充满情感的寻根之旅,深入三个女孩的心,也深入父母和保姆的心。
她们想要找的「家」其实一直在那里。对被收养者来说,或许他们对「家庭」的概念和生命经历比其他人要更复杂,但《寻》(Found)用这趟情感之旅告诉我们:爱有很多种形式,等着你去理解和发现。一个幸福的家,不在于它的血缘关系,而是这个家庭成员有谁,以及他们如何对待彼此。
这段跨国家庭探索之旅,凸显出「自我认同」和「寻根」的重要。身份认同不只是普遍的人生议题,也是人对自我发现的重要过程;寻根的重要,让我想起宫崎骏卡通《天空之城》片尾的情节:身为公主的希达,面对邪恶的穆斯卡,以肯德亚山谷的歌词描述拉普达的灭亡原因和传达的真理:
「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春天……只要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
一个不了解过去历史、起源和文化的人,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我们来自哪里?」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真实身份产生更强烈的认识,并能感受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特别的存在。
研究家族历史时,就像是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与我们有关的人,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与更多人(家人)建立关系──这是关于「是什么」造就我们、关于家的根、树枝、树叶和整座森林。能与我们建立深厚情感的人,或许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多。当我们挖掘得越多,越能感受到人的依恋、连接和归属感。
最重要的是,这些连接会在我们能量萎靡之际,或自我认同感低落时,成为一股额外补充的神秘力量。有时候,这股力量会督促你往前走,且走得比你想象中更远。
娱乐圈女星如何怒怼喷子?戚薇:P图怎么了?赵丽颖:BB全靠一张嘴!
近日,戚薇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提及关于网友吐槽她P图的事情,戚薇霸气回应道“你发朋友圈不P图吗?为什么我不能P?”。不愧是戚哥,女汉子的霸气不减当年啊,不过话又说回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p图没毛病啊,更可况是明星呢。作为一枚耿直girl,戚薇微博发高铁街拍图,也公然承认自己是摆拍,让众人无话可说。毕竟,你美你说了算!娱乐天地2023-05-26 20:56:550000盘点热爱搞个人收藏的八大明星,看看谁的藏品最名贵?
明星中也不乏热爱个人收藏的,有些是因为投资,而有些仅仅是因为对于藏品的喜爱。因为有许多藏品十分有价值很难得,所以价格就会比较昂贵。下面我们就来盘点热爱搞个人收藏的八大明星,看看谁的藏品最名贵?1、成龙娱乐天地2023-06-07 05:59:280000“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28岁嫁53岁老外,后来如何了?
5岁出版诗集,13岁考入北京大学,18岁就读美国,27岁成哈佛最年轻博士毕业生。这是中国神童田晓菲的奇迹,也是无数中国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田晓菲在27岁之前的人生是所有人都十分认可并羡慕的,但是,她28岁以后的选择却遭受了诸多非议。一个中国神童的宿命是移民美国、嫁给美国老头?国人表示不能接受,连田晓菲的父母都一度十分反对。那么田晓菲的人生是怎样的呢?娱乐天地2023-12-18 15:40:560000苏醒把他当兄弟,他却在背地里“睡大嫂”,如今11年了他怎么样了
2012年,在中歌榜的后台休息室里,发生了一件明星斗殴事件。而其中的当事人,正是同样从《快乐男生》走出来的苏醒和李炜。其实,这件事情关乎到两人之间的一段孽缘,而苏醒更是因此被戴上了一顶厚厚的绿帽子。毕竟“我把你当兄弟,你却睡我女友”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哪个男人能承受的。所以,苏醒打了李炜,也算是天经地义。尽管事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苏醒从此一蹶不振,均为娱乐圈编外人员。娱乐天地2023-09-10 14:26:05000024岁,3婚3离,即将4婚!靠炒作话题走红还赚的盆满钵满,羡慕吗
她,24岁,3婚3离。小说、剧本都不敢写的故事,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更抓马的,是她即将在下个月迎来四婚。网友直接脑洞大开,喜送“婚姻测评博主”称号。但又因为她是韩安冉,一切都变得“正常”了起来。而这,还要追溯到《变形计》。自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后韩安冉就和家里的关系水火不容,经常闹得鸡飞狗跳,迷上整容后更是挥霍无度,根本难以管束。娱乐天地2023-05-04 16:13: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