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

多个版本的解读中,电影《羊惧》究竟寓意为何?

娱乐天地2023-05-08 09:53:380

《羊惧》并不是恐怖类型电影,而是魔幻题材的艺术电影。

通常看恐怖片都是气氛紧张,有突然惊吓的影音效果,有相对暴力或骇人的画面,看完后像吃了很辣的食物,一额汗有点舒畅。但《羊惧》节奏缓慢,虽有悬疑,也不紧张。电影有很多长宽镜拍摄的自然景色,观众和角色同样在其中经历一阵茫然,等待那恐怖的源头现身,也是来去匆匆。虽然视听元素看似淡薄,分成三章的故事有点松散,这出戏其实有丰富的涵义,亦提供了开放的解读空间。

此片最引人关注的大概是台湾译名《羊惧》,看似是宣传部门为了这部艺术片增加入座率而不惜恶搞的战略。但在看过电影之后,就领会到这译名精确地点出了这电影的故事主题。

这个故事有关冰岛一对牧羊夫妻玛丽亚和英格瓦,丧女之痛令二人关系变得冷淡。后来一只母羊诞下了一个半人半羊的孩子,牧羊夫妻便将之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把她命名为「爱达」。

从牧羊人的角度说,所有羊都是属于他们的;从母羊的角度说,他们抢走了它的孩子。母羊再三走出羊舍呼唤爱达,把她带到草原,无法再次承受失去女儿之痛的玛丽亚,决定对母羊狠下杀手。结果他们招来更大的报复,是来自爱达那半人半羊的生父,用同样的方式杀死英格瓦,并带走了爱达,留下茫然的玛丽亚。

半人半羊的角色可以在希腊及罗马神话中找到参照,例如羊男精灵Satyr和Faun,但最能够呼应《羊惧》的,应该是「潘神」Pan。他是牧羊人之神,也代表生育、山野和音乐——排箫这种乐器也叫潘笛,其名就是源自潘神。所以爱达可以说是他对男女主角的恩赐,但玛丽亚要霸占爱达,因妒意而杀害母羊,潘神便回来复仇并取回他的孩子。

坊间对《羊惧》的故事有几个不同的解读。

故事中段,英格瓦的兄长彼得从市区来访,他和玛丽亚似乎有旧情,但语焉不详。表面看来他的戏份和整个故事没有甚么关系,但只要把最后的羊人视为潘神,并把他的特性带着故事中,便能看到其中的含意。彼得曾是乐团成员,对嫂子充满欲望,就呼应了潘神其中两个特质:爱欲和音乐。

有一种解读认为,半人半羊的魔幻角色并非真正存在,只是玛丽亚的想像或一种象征手法,代表他们内心阴暗面和秘密。潘神所指的是彼得,爱达可能是他和玛丽亚的孩子,而英格瓦最后是因为发现他们的秘密而自杀,也算是被潘神/彼得所害。但这解读需要的预设太多了,电影内容未有足够的细节支持这种诠释,更接近对剧情的二次创作。

另一种较接近创作原意的解释,是把这出戏视为有关人类剥削大自然的寓言,也有人将之引申为西方现代文明对各地原住民及文化的殖民侵略,而潘神则代表了对剥削者的复仇。《羊惧》在云雾缭绕的山上拍摄,有很多自然环境的空镜,或把人物缩到画面很小一块的广角镜,突显人的渺小与自然的崇高。

崇高不只是壮美,亦令人畏惧。Panic这个字的源头就是Pan,潘神也是恐慌之神。从这里切入,可以说这电影也算是「恐怖片」——却非前文所述的商业类型电影——而是呼应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西方文艺思潮,以敬畏的心态来描绘自然,响应高举人类理性的启蒙时代。他能给予,也能收回。主角的拖拉机可以代表人类收割自然产物的科技,其失效也意味着工具理性的限制。

多个版本的解读中,电影《羊惧》究竟寓意为何?

事实上,《羊惧》的译名,既指向了潘神作为自然的代表,向人类作出的可怕复仇,也指向了他那霸道和侵掠性的雄性特质,是父权的象征。再扯远一点,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诠释的话,小羊人爱达也可以是片面所指的「阳物」(Phallus),象征被欲求的、缺失的的对象。玛丽亚用她来填补丧女之后的心理缺口,只是把创伤转移到母羊身上。爱达无言无语,只是被各方争夺的对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