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9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梦幻成真》,用开放式结局阐明电影主题

娱乐天地2023-05-07 19:47:460

影片《梦幻成真》改编于文学作品,但是电影中的几处伏笔既强调了其虚幻的叙事基调,也强调了其与小说原作之间的差异。如安妮开玩笑说特伦斯·曼恩儿时有一个名为“玫瑰花蕾”的球棒,以及雷的女儿在电视上观看电影《哈维》。

电影中出现《公民凯恩》那一幕是为了表达对纯真童年的怀念,而一闪而过的酒鬼幻想家詹姆斯·斯图尔特和他想象中的朋友的画面,则说明了幻想成真是基于人的主观愿望。

《梦幻成真》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影迷电影。无论是雷还是特伦斯·曼恩都是棒球菜鸟。而乔则与他们不同,他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明星,人们期望从他身上看到务实的态度,但他却两次被驱逐出这项运动。

第一次是在现实生活中,另一次则是在死后,他像华莱士·史蒂文斯笔下的鬼一样,“哭着想要踏入现实”。

他同雷和特伦斯一样热爱棒球并愿意保护这项运动,电影里他曾说,“哥们,我的确非常喜欢这项运动,喜欢那种比赛时的喧闹声和草香,喜欢和它有关的一切,甚至包括到处旅行、乘火车和住酒店”。

最后他说,“就算拿饭钱来换,我也愿意……说实话,就算不付钱我也愿意打球”,而他最终也确实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与大多数满足人们期待的乌托邦式电影一样,《梦幻成真》这部影片并未完全忘记向现实妥协,其中也曾暗示一些问题和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导致梦想几乎面临破灭。

影片主要反映了清白的过去与犯罪联系在一起的悖论;以及打造梦境的成本和理想的经济性。

还有第三点,电影用抚慰人心的方式,将传统的棒球电影与乐观的美国形而上学思想联系在一起。故事的最后,特伦斯·曼恩得以进人球员们来往的那个神秘空间,并承诺回来之后将他遇到的故事写出来。

棒球电影的吸引力通常表现为超乎寻常的善意,例如那些“棒球天使”的守护者,而棒球电影也成为美国超自然乐观主义的载体。

每次当他们在雷的棒球场上打完比赛后,他们都会走进玉米地,消失在某个属于来世的超自然区域。

就在故事结束前,乔突然邀请特伦斯·曼恩和他们一起回去,雷表现得非常生气,他认为他才是最应该去的人,因为是他建立了这个棒球场。

他抗议道“这是我的玉米地,你们都是我的客人”,并指责乔表现得像主人一样。而这番争执的最终结果仍是身为作家的特伦斯·曼恩走了。

换句话说,电影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即特伦斯·曼恩将成为一个采访超自然事物的记者,其文章很可能会阐明人神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梦幻成真》,用开放式结局阐明电影主题。

虽然乔和其他球员的对白中仅提到了一个禁烟令或是缺乏香烟之外,并没有谈过有关他们死后生活的话题。

关于特伦斯·曼恩被选中的另一个更世俗化的原因是,在种族隔离结束之前,杰基·罗宾森以及以往许多黑人棒球选手是不允许参加大型联赛的。

而特伦斯·曼恩此时则是作为他们的代表,作为众多黑人中的一个被选中去了天堂的棒球场,体现了电影对小说营造出的社会影响的更为灵活反映。

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从雷在他的玉米地上建立棒球场那时起,他就开始受到失去农场所有权的威胁。

鉴于他现有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贷款,安妮的雅皮士兄弟马克迫使他卖掉这块地以确保拥有房子的所有权。

因此,棒球场是建立在一大堆经济问题上的;要获得这种幻境,就像维持职业体育的存在一样,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即使在大家都不收取工资的情况下,它仍然需要获得收入来维持其存续。而解决的办法则是像主题公园一样收取20美元的门票。

鉴于提出此建议的是一个孩子卡琳,因此难免会让人忽略这一建议背后的资本意图,更何况之后其还得到了特伦斯·曼恩的赞同,而我们都知道特伦斯·曼恩是一位自由资本主义的批判者。

电影并未完全不顾现实原则(即使放弃了天价薪酬),但却将其弱化。阿奇·格雷厄姆和雷的父亲约翰都以其年轻时的模样出现,现实也被描绘得如同20世纪30年代的田园生活一样。

“我听说中西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球队,有些球队甚至会替你找份白天的工作,好让你在晚上打球。”

当年轻的阿奇·格雷厄姆说到这些时,雷回答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和那里很像”,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因为这里的球员是不收报酬的,这里的观众要付费,这里并没有像乔的“老板”那样贪婪的人。夜幕降临后,当第一位观众到达时,比赛在灯光下展开。

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这部电影借鉴了其他多个知名影片的“名场面”,而且设置与拍摄都极为成功。

比如电影在七个人一样即将消失到未知世界时,他模仿《绿野仙踪》(维克多·弗莱明,1939年)中的邪恶女巫,假装痛苦地大声呼喊:“我快要融化了,我快要融化了。”

而当格雷厄姆医生重返未知世界时,他的告别也与《克努特·罗克尼》中吉佩尔的临终嘱咐“男孩们,有一天为我而赢一次,好吗?”有着相似的含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