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

马思纯王俊凯《断·桥》细节分析,不知道这些等于白看

娱乐天地2023-04-18 12:31:490

《断·桥》上映2天,票房破亿。

口碑方面褒贬不一,豆瓣评分,及格水平。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断·桥》好不好,见仁见智。

今天不聊我对这部电影的直观感受。

只想聊一下在这部电影里,有没有值得玩味的细节。

注意,以下内容全是剧透。

01

角色的名字暗示了这个人物的两面性。

范伟饰演的朱方正,名字带有“方正”二字,但行事一点也不“方正”。

他是全片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值得单独拉出来放到后面聊。

再看下一个反面角色,菊怀义。

怀义,顾名思义,心怀正义。

但他干的全是毫无情义之事。

大桥建造,他中饱私囊。

面对上司朱方正,他也留了一手,一直用微型摄影机录下朱方正的犯罪证据。

以防万一。

接下来我们看下正面角色的名字。

闻亮。代表正义的一方。

正直、善良,不屈服于权势。

敢于对腐败现象说不,面对金钱诱惑不为所动,坚持向上级举报。

然而却落得了全片最悲惨的下场。

被混凝土活埋。死后还要被造谣私生活不检点。

八年过去方才沉冤得雪。

他这一生,似乎从未感受到光亮的时刻。

闻晓雨。

晓,是天刚亮的时候的意思。

故事的发生地黄雀市,一直在下雨,潮湿、压抑。

直到大结局,天空才放晴。

预示着黑夜终将过去,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

站在阳光下的晓雨,终于迎来了重生。

张清冬。

逃亡八年,改名为孟超。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

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孟字,除了作为姓,还可以指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

虽然孟超最后的自白,说自己不期望还有来生。

但是,如果真有来生,他应该希望自己是哥哥,姐姐可以成为自己的妹妹。

这辈子他没能守护好姐姐,希望下辈子可以。

唐大哥。

整个腐败案的最终BOSS。

朱方正对他,是左一句大哥右一句大哥。

如果你有留意字幕你会发现,电影的英文字幕,用了“Mayor”来指代唐大哥,变相提前剧透了唐大哥的市长身份。

也让观众意识到,朱方正只是整个腐败案里的冰山一角。

人外还有人。

宋雅美。

这个第三者,在闻亮前妻嘴里,是“雅个屁,美个锤子”。

等到闻晓雨去歌厅见到宋雅美时,她的浓妆艳抹,跟美和雅完全不沾边。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一个细节。

闻晓雨翻出宋雅美的钱包,里边有一张她跟父亲上大学时的合影。

原来,宋雅美也有过单纯美好的模样。

那个笑容,配得上美丽、配得上优雅。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你越想越会觉得唏嘘。

哦对了,当时第一眼我真没出来是万茜。

另外,电影里唯一一个没有名字的角色,是闻亮的前妻。

因为,她就是当下社会里劳碌女性的缩影。

02

说完角色的名字。

我们具体聊一聊其中几位。

印象最深的,自然是被大家吹爆的由范伟老师饰演的朱方正。

可以说,范伟老师凭一己之力,挽救了后半段因为真相,早早揭晓而提前泄气的剧情。

朱方正这个角色也是全片塑造得最饱满的角色,没有之一。

范伟老师演这种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的角色已经炉火纯青了,好几个镜头让人看得后背发凉。

甚至,范伟老师自己演完,当天睡觉就做噩梦。

直言“太吓人”。

不是行凶的戏份,而是一个笑容。

就是大雨之中出现的那个笑容。

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狼人”朱方正藏到最后。

反而通过各种细节暗示,他就是那个游走于善恶之间的中间人。

大桥断裂后,群众上访要讨个说法。

朱方正安抚群众的时候,情真意切、一副为民请命的父母官模样。

群众走了之后,当旁边只剩下秘书时,朱方正立刻板起脸,眼神略过一丝邪性。

在官场上,朱方正总喜欢引用曾国藩的话来给下属上课。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善于讲“道德”说“仁义”。

但朱方正喜欢曾国藩,更像是“叶公好龙”,做做样子。

朱方正的客厅挂着一面“淡泊明志”的牌匾,和他的贪污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他所住的江景房,刚好可以看到那座断桥。

他说他害怕看见闻亮,但他这八年来,天天都可以看到闻亮葬身的地方。

而他,还能在阳台淡定地抽烟。

你说,他对闻亮真的有半点愧疚吗?

而且,闻晓雨潜入他睡觉的书房,朱方正呼噜打得满天响,哪有一点睡眠障碍。

自己明明双手沾满鲜血,家里却还敢供着佛像,熏着艾条。

自欺欺人地以为这样可以清除自身的罪恶。

剧情越往后,越是能看到朱方正的老奸巨猾。

他似乎早就预判到警察迟早会找上他,在和警察交谈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慈祥父亲被无知养女欺骗的形象。

七情上面的表演,身为妻子的张慧都看不下去了。

作为朱方正的妻子,张慧知进退,懂分寸,以练“八段锦”作为宣泄口,压抑心中的情绪。

为了荣华富贵和儿子的前途,她选择对枕边罪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后爆破那场戏,在生死关头的时刻,朱方正对着孟超一顿输出:流浪狗、穷小子、小流氓等字眼。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很好笑,认为台词设计有问题,在如此严肃的气氛下,角色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但我反而觉得,到了这一刻,朱方正终于不用装了。

以前他是伪君子,但其实他是真小人。

之前还有一个细节,他要求下属讲普通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朱方正一直试图掩盖自己内在本质。

他本身就不是什么高雅之人,但身处高位,他得努力维持高雅形象。

朱方正对闻晓雨,不能说一点感情都没有。

他邀请闻晓雨前来给自己庆生,也是动了恻隐之心,没有第一时间给闻晓雨准备沾有毒液的红酒杯。

当得知闻晓雨的决心后,他便起了杀意。

把闻晓雨和闻亮的雕塑绑在一起,打算一同沉江。

为了自己,他可以牺牲所有人。

闻晓雨这个角色,本应该是整部电影里形象最丰富的。

然而却成了被大家集火吐槽最严重的一个。

明明有着朱方正一切犯罪证据的U盘,却不报警。

观众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

闻晓雨的感情线和内心的纠结,本应该是最复杂,最吸引观众的,最能体现人性和道德之间的拉扯。

我不知道是剧本的问题,还是马思纯没有演出来。

她对父亲闻亮,既有恨也有爱。

小的时候从母亲嘴里听到父亲出轨的消息,那个时候的闻晓雨多少也对父亲抱有恨意。

直到父亲尸骨曝光,闻晓雨由恨转怀疑,她会觉得是不是当年错怪了父亲,父亲并没有跟情人私奔。

闻亮到底有没有出轨,电影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更像是一个“薛定谔式”的存在。

朱方正在工地里跟闻亮大喊“你屁股的屎不是我帮你擦的吗?”

但闻亮说的是“我和她的事早就说清了。”

我更倾向于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友达以上,发乎情止乎礼。

但在外人的眼里他们两人就是有一腿。

也许是朱方正擅作主张把宋雅美给弄走。

电影对于闻亮和闻晓雨的父女情呈现,只有一段骑单车的戏,情感铺垫是不够的。

闻晓雨对朱方正的感情,同样既有爱也有恨。

父亲失踪八年,朱方正对她视如己出,弥补了她缺失的父爱。

后来从孟超那听到父亲的死有蹊跷,她便向朱方正求证,但朱方正极力回避这件事让闻晓雨起了疑心。

直到自己亲眼所见甘小漾之死。她终于求证了真相。

于是她把全部的恨,转移到朱方正身上。

为什么闻晓雨一定要亲自杀朱方正。

这就跟她的性格有关。

电影刚开场,她一个人坐在食堂戴着耳机吃饭,明显就不想融入集体生活,性格多少有点孤僻。

后来她去找宋雅美,宋雅美说了一句“你怎么跟你爸爸一个样子。”

因此,她跟闻亮性格是一样的执拗,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越是执拗的人,心里越是充满着理想主义。

她要亲自手刃朱方正为父报仇,就能理解了。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报警,应该是孟超的缘故。

一旦警察介入,势必会查到孟超和他以前的事,自己将会因此失去孟超。

电影最后把闻晓雨和孟超之间的感情定义为爱情,说实话我是不太满意的。

这两人,更多的只是一种相互依偎的情感羁绊。

是那种类似《小偷家族》里没有血缘关系但更像是一家人的情感纽带。

但电影把这两人的情感变化处理得十分潦草,观众完全没有感受到两人的感情有多深。

如果电影能有更多篇幅来展现两人相处的细节,能真切让观众感受到两人的相互守望,就不会对她选择不报警的行为感到困惑。

闻晓雨的母亲,听信谣言,和闻亮离婚,抛弃闻晓雨。

改嫁后过得也并不如意。

二婚丈夫是个甩手掌柜,儿子和家里大小事务都要她辛苦操持。

她的脸上从未浮现过笑容。

虽然她知道闻亮遇害八年,但她宁愿相信闻亮出轨的事是真的。

只有带着恨意,才能消解二婚后自己过得不好的懊恼。

她不愿意见闻晓雨,同样也是不愿女儿看到自己的不堪。

宋雅美、孟超姐姐、甘小漾、蓝莓……

《断·桥》里的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不幸,没有一个拿着所谓的“大女主”剧本。

她们可能没有逆天改命的本事,但都努力地向世界证明自己真切地活过,活着,至死方休。

03

最后再聊一下电影其他的一些细节:

电影的原名叫《世外桃源》。

宋雅美的歌厅也叫“世外桃源”。

用宋雅美的话说是“朱方正不晓得这里。”

隐喻着这是一个没有罪恶的世外之地。

孟超逃亡八年,第一次在这里卸下防备,做回张清冬。

宋雅美明明是建筑系的高材生,最后却只能躲在这里,代表着的是一种对于理想主义最后的倔强。

鱼,在多段台词和场景里都有出现。

朱方正杀鱼那个场景,至少有三层隐喻。

案板上的鱼,指代闻晓雨,他自认闻晓雨逃不出自己的掌心。

后面拿出炸鱼的工具,指代甘小漾就是被炸掉的鱼。

他见警察的时候,手里捏着一条死鱼,指代孟超在他眼里,跟死鱼没有分别,不足为惧。

END

以上就是我对电影《断·桥》一些细节的浅薄分析,如果你们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