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澳大利亚悉尼专场被骂惨,观众提前离场,理由竟出奇一致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安珈一
编辑|秋水
半年前,郭德纲就大肆宣传德云社2023全球相声巡演演出,刚放出演出票就被一扫而空。
9月16日悉尼专场取得圆满成功,但让人意外的是,不少观众提前离席,郭德纲还被骂惨,离场原因竟一致为座椅和质量!
究竟是硬邦邦的座椅让观众难以忍受,还是演出内容质量低下导致的“弃场潮”?
悉尼的户外剧场在这个周末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带领着他的德云社团队,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相声演出。
这不仅是老郭首次在悉尼举办专场演出,也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首次在悉尼全方位展示。
此次演出的场地可容纳9000余人,主办方精心布置,距舞台仅三米远处摆放了20张小圆桌,每桌备有果盘零食和饮料,主要面向贵宾观众。
这种中国特色的布置给海外观众带来亲切感,门票一开售就被抢购一空,尤其是价格较高的前排圆桌票更是供不应求。
演出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郭德纲还特意带来了德云社多位老艺人助阵,如高峰、侯震、栾云平等,他们很少在国内公开露面,此次难得亮相。
年轻一辈的张鹤伦、岳云鹏也跟随演出。郭德纲大手笔,光是阵容之强大足以看出其对本次演出的重视程度。
开场后,台上台下一片热烈气氛。德云社全社全力演出,将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展现海外观众面前。演出结束后,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平常的海外巡演,没想到“流氓头子”却能凭借出色的演出征服海外观众,展示出中国相声艺术的魅力。
为给这次演出带来更多中国元素,郭德纲还特意从国内运来一批道具。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套定制的中式家具,包括几张中式餐桌和椅子。他将它们摆放在前排贵宾席旁,与西式的剧场座椅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仿佛置身中国茶馆。
这种创意布置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演出融入更多中国气息。
不仅如此,对方还从国内带来一批中国传统小吃和特色饮料。如豆花、糖葫芦、龙须糖、口袋茶等。这些小吃放在圆桌上,与果盘相映成趣。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这在中国代表着至高的地位和荣耀,也让海外观众对中国白酒文化有了初步了解。
演出结束后,郭德纲和弟子们还在后台与观众亲切交流合影。一时间,后台热闹非凡。
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不仅欣赏到了高质量的表演,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但是除了媒体展现出的其乐融融的景象之外,也有网友表示在演出的过程中有的大批的观众提前离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自称现场观众的网友表示,郭德纲的这场演出“老套重复,毫无新意”。
演出内容大多是他们听过多次的老包袱,观众看到一半就厌倦了,只感到“尴尬”。还有观众直言,这个噱头已经过时,跟不上现在的节奏,所以大家才会失去兴趣离开。
也有网友猜测,造成观众离场的原因是演出场地的座椅设计问题。
据透露,该剧场座椅“又硬又窄”,体型正常的成年人坐上去就已经很拥挤。肥胖观众更是难以忍受,只能不停换坐姿势以获得片刻舒适。
有观众描述,那些座椅比公交车的塑料椅子还硬,长时间坐着腰部就疼。对此,演出团队相关人士进行了辟谣。
他们明确表示,郭德纲这场演出内容上有很多新创作,抖了不少从未公开过的新包袱,获得了热烈反响。导演也否认观众离场是因为内容乏味。
除了这些,演出场地方面也进行了解释。该场地原本是多功能剧院,其座椅属通用款式,不是专门为相声表演设计的。
对某些体型的观众而言,的确存在不太舒适的问题。但是他们强调,座椅已通过专业评估,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现场座椅问题导致部分观众离场略有争议,但双方表达了理解和妥协的态度,这可能只是正常的跨国演出磨合期出现的小插曲。
不过话说回来,郭德纲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爬到现在的相声大师的位置的?
郭德纲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过的也算快乐。而且“小郭”也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表演天赋,经常在家里自编自导自演小品逗父母开心。
在父亲的鼓励下,郭德纲开始系统学习相声表演艺术。
但在就在其初中阶段一切都朝着好的地方发展时,其父亲却因病去世,郭德纲被迫辍学,在一家小饭店打工帮补家用。
但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他的相声梦想,男孩依然坚持业余时间学习相声。
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郭德纲在天津崭露头角,与一些老一辈相声演员合作演出。这些合作对其的成长起到很大帮助,让他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郭德纲善于运用夸张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营造喜剧效果,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1996年,郭德纲决定自立门户,在北京创立了相声培训基地——相声大会,后更名“德云社”。
这个培训基地汇聚了一批对相声艺术怀有共同热情的青年人,身为师傅的他为大家讲授相声理论知识,并提供舞台表演机会,而德云社的创建给相声艺术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2005年,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学员回到天津的母校中国大戏院举办专场演出,获得空前成功,打破多项票房纪录,将相声推向社会主流。
此后几年,他继续刷新自己的票房纪录,将相声艺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2013年,其相声作品更是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而作为德云社创始人,郭德纲视传承弟子如传承艺术。他严格要求学员在德云社浸润多年,经历从小角色到主演的过程,逐步成长。
许多弟子在师傅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优秀的相声演员,承担起弘扬相声艺术的重任。代表弟子有曹云金、刘云天、王自健等。
而除了徒弟,老郭的儿子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麒麟4岁时经历了父母离异,他被托付给天津的祖父母抚养长大。2003年,郭德纲再婚,把8岁的郭麒麟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生活。
来到郭德纲身边,他并没有受到疼爱,而是要面对父亲严厉的训导。
德云社当时还在发展,徒弟云集,郭德纲告诫郭麒麟要先让着其他人,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有任何优待。
甚至是孩子想吃块饼干都要先征求允许,郭德纲经常在众人面前批评教训他,不给任何面子。
有一次仅仅是其不愿吃菜只想吃肉,身为父亲的老郭就直接给他夹了一碗青菜,让他哭着在外面吃完。
郭德纲认为这种挫折教育是对的,要先打碎孩子的自尊心和骨气,这样成年后才能承受住外界的打击。他把这视为成功的教育方式,获得同行的称赞。
郭麒麟也的确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成熟稳重,谦逊有礼,深得好评。
15岁时,郭麒麟主动退学跟随父亲学习说相声。随着年龄增长,郭麒麟逐渐意识到需要摆脱这种环境。
2014年,他开始锻炼身材,减重70斤,一改形象。在喜剧人中,郭德纲难得夸奖了他一句,但为时已晚,父子二人之间已经有了时间的隔阂。
此时的郭麒麟也开始接触影视演出,搬出家中独立生活。
郭麒麟选择了自己的路。他不断钻研演技,在《平凡的路》中成功转型。作为演员的他渐渐走出郭德纲儿子的影子,活出真实的自己。通过努力,他作为独立的个体被世人认可。
从小就生活在名人父亲的光环下,这让他既得到了资源上的好处,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作为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一直试图追随父亲的脚步,但同时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无论如何,德云社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而如何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保持艺术的本真,让相声的魅力传承发扬光大,这需要德云社反思和努力。
行业发展需要平衡艺术性和商业性,盲目追求票房可能使艺术精神流失。
但咱们期待德云社保持初心,继续传承民间艺术,用心做精品,让观众在欢乐中获得价值。
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艺术的精神内核不应被商业化侵蚀,这需要业内有识之士共同呵护。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私生活混乱?这一次,再多的名和利也救不了31岁的周冬雨!
光环背后:探索娱乐圈的甜与苦导语:娱乐圈,一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其背后却饱含了无数未被觉察的故事。艺人们在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他们所背负的重担和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聚光灯下,明星们成为了无数人的偶像与焦点。他们的一笑一颦,都成为了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在这璀璨的星光之下,隐藏的是无数的挑战与试炼。像周冬雨那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形象和名誉一夜之间付之东流。娱乐天地2023-11-09 16:58:120000一个关于秋菊状告村长的故事,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思
《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令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艺谋第二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夺冠。影片一改张艺谋以往的风格,采取了独特的拍摄方式,创作了一部纪录风格的故事片。而影片结局戏剧性逆转的发生,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同时准确地切中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所经历的社会激变。娱乐天地2023-05-08 13:23:56000018张明星PS前后的对比照:7080后心目中的女神,ps后太过惊艳
大家都知道,明星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都是精修过,很多明星素颜时真是站在你旁边都认不出来。为了追求完美的外貌,有时候ps完前后差别太大,让人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人。下面是一组好莱坞明星ps前后对比照,ps后确实好看了太多。ps不仅仅是磨皮,有时候添加点雀斑也是锦上添花,让皮肤看起来更自然。娱乐天地2023-11-10 14:07:210000明日播出!新一部甜宠剧来袭,霸总花式追妻,双重人格极限拉扯
近几年,微短剧频频进入大家的视线,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像《念念无明》、《东栏雪》、《招惹》等作品,均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短剧的精髓就在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每集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短小精悍,剧情、人物关系都能快速掌握,很符合大众胃口。而就在近日,又有一部新甜宠剧即将强势来袭,沙雕霸总画师追妻,双重人格极限拉扯,这部剧就是《求求了快复婚吧》。娱乐天地2023-05-26 05:09:090000冯仑: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问:冯叔,您曾经说过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我也听过另一句话,「成功是顺应自己得到的。」也就是说,想成功,得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点,不能拧着来。拿自律这件事来说,顺应自己的某种规律时更可能实现自律,要是一直靠自我约束,意志力是会用光的。我和一些年轻人闲聊,他们都不想熬,觉得「我首先得活得舒服」。那么问题就来了,伟大到底是熬出来的,还是顺应自我得到的?冯叔:娱乐天地2023-12-28 13:11: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