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

1999年,陈佩斯怒告央视,被消失21年后他为何因祸得福?

娱乐天地2023-05-06 18:23:550

提起陈佩斯,你一定会想起吃面条和朱时茂,这些年在各大平台的网络投票中,他的名字总与春晚连缀在一起。

他离开春晚舞台21年,时间越长,观众愈发想念,那一出《吃面条》已成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节目。

八、九十年代,陈佩斯因春晚成名,也因春晚断送了自己的演艺道路,对于被消失的他,有人同情,有人不忿,而他自己却说:“我不后悔,你必须得敢于说那个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把时间倒回到1999年。

1999年,央视春晚在万众期待中开播,只不过这一次连上15年春晚的陈佩斯却突然没有踪影,那时互联网并不发达,观众议论不休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直到几个月后,陈佩斯怒告央视的新闻登上各大版面,这时大家才知道双方矛盾有多激烈。最开始,陈佩斯与央视仅仅是因一个小品而意见不合,《王爷与邮差》融合了魔术、电影蒙太奇手法,整体过于新奇以致于导演不解,两人争执不下,后来陈佩斯与朱时茂决定不再参加春晚。

艺术上的分歧本没有对错,然而陈佩斯离开央视才发现自己的主演的《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多个小品全被央视下属公司刻成VCD光盘公开售卖,而他被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此举激怒了陈佩斯,他写下一纸诉状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自然是他赢了官司,并拿到了33万元的赔偿费用,可央视却没有打算放过他。

舆论将他推上风口浪尖,斤斤计较、见利忘义等标签全被贴在陈佩斯身上,而他也被彻底封杀,自己开的影视公司因没有盈利不得不宣布破产。

从一夜爆红到一夕间跌落谷底,陈佩斯有苦说不出。

时隔多年,重提“央视风波”,他直言:“这不是风波,非常正常”,他不想和任何人作对,只是想告诉别人:“那是我的劳动成果”。

而今,外界的风向大变,陈佩斯成了不畏强权的代表,年轻人一方面觉得他敢于说真话,一方面为他的遭遇感概万千。

但陈佩斯并不这样认为,几年前,他为新剧宣传时说了一句话至今叫人印象深刻。

我只是愤怒,我不遗憾。

常言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与央视关系恶化的陈佩斯虽然失去了登上大舞台的机会,但也有了静心研究喜剧的时间。

回顾自己的春晚经历,他说多少都有些应试作文的意思,在陈佩斯的心中,喜剧具有无限可能,必须要不断地实验。

为了自己的理想,陈佩斯先从温饱问题着手,他用多年积蓄在北京的郊外买了一座荒山,决意种果树和木材树,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他连本带利赚了60万。

拿到这笔钱后,陈佩斯立马组建了一个影视公司,从此不问世事一心只扑在喜剧上。

2003年,话剧《托儿》诞生,这是他第一次将小品搬上话剧舞台,剧目幽默讽刺,讲述了一位婚姻介绍所的老板为了吸引顾客找来不少爱情“托儿”,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友,就此展开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托儿》有多成功呢?除了累计观看人数高达8万外,它还被列为陈佩斯实验喜剧三部曲之一,曾有业内人表示《托儿》势必要被写进戏剧史。

陈佩斯说过,他做喜剧不止为逗乐观众,但想表达自己对社会、时代的思考。《阳台》从包工头老穆的视角出发窥视官场乱象,《亲戚朋友好算账》直接反映金钱造成的亲情淡薄。

多年来,陈佩斯固执地做自己,不跟随主流,当相声风靡大江南北时,他沉浸在小品中,当喜剧火爆荧屏时,他搞起了剧场实验。

正如编剧史航所说,你可以说陈佩斯老派、跟不上潮流,但你一定要承认,他是一个“种庄稼”的人。

而这一亩三分地,是从他父亲陈强的手中接下,子承父脉,自然要青出于蓝。

陈强是陈佩斯喜剧道路上的引路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就跟着父亲探索喜剧艺术。

在他看来,父亲是一个喜欢颠覆传统的人,从《二子开店》到《父子老爷车》,皆将传统伦理中的父子关系进行重新解读,父与子的冲突成为戏剧矛盾爆发点。

深受启发的陈佩斯开始把重点转移到社会层面,所以在《临时爸爸》、《编外丈夫》中,他擅长制造出小人物的生活窘况,让你在大笑之余有所反思。

这些年来,媒体老想让他说说与央视的纠葛,陈佩斯不愿意多谈,可一旦你跟他聊喜剧,他的话匣子立刻就打开。

在生活上,他守旧,不开名车、不买名牌,智能手机用了一段时间不得劲又换回老式电话。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舞台艺术衰落,他能做的就是坚持。陈佩斯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市场,草根的力量才能让文化的生命力更加顽强。

此前,他到各地走访,发现每个小县城基本上都有自发的民间艺术表演,陈佩斯觉得自己原来并不孤独,坚持所坚持,自然会有人喝彩。

在《舞台生涯》的最后一个镜头:卓别林倒在大鼓上,以痛苦迎接观众的掌声。陈佩斯说此乃他毕生所追求的,现在还在继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