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3

诺兰找他,因为他之前就是顶级演员

娱乐天地2023-09-05 11:22:050

文丨黄小米

《奥本海默》中主人公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脸部特写,战后的奥本海默在质询团提问时晃神,眉睫闪烁了一下,忽然惊醒,回到现实。

那一刻,演员基里安·墨菲的脸和原型人物存世的照片惊人类似,这个眼神仿佛一下子让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封面上的历史人物活了过来。

《奥本海默》(2023)

爱尔兰演员墨菲是英国导演克里斯多弗·诺兰的爱将之一,但诺兰选他来担纲这部历史题材巨制的主角,首先是因为形象接近。

同样瘦削矮小的身形,同样棱角分明的脸庞,同款锐利又温柔的一双大眼。

诺兰说过:「我所知道的演员里,唯有基里安有奥本海默那种强烈的目光。另外,我也知道他是同代演员里最好的之一。」

墨菲说过,他喜欢用身体演戏,想演出奥本海默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轮廓。

为了在身材上更接近严重依赖烟草和酒精的奥本海默,本来就算清瘦的墨菲很努力地减了重,想达到那种忘却食物却精力旺盛的病态的瘦。

他也是全片最接近原型的一个,哪怕化妆后几乎认不出演员本人的小罗伯特·唐尼和加里·奥德曼,都还是和原型颇有差距。

但墨菲并不算严格的私淑方法派,他更像是利用原型的某些特质帮助自己的再创造。

只要看过流传甚广的奥本海默1965年在纪录片中出现片段,也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演员和导演想要重现他的容颜神情。

他低眉垂目在镜头前引用《薄伽梵歌》那句总结了他道德矛盾核心的话:「现在我变成死神,变成了世界毁灭者」。

表情变化微弱,声量也不高,却让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黑白画面中他脸上的每根皱纹,甚至翕动着的浓密睫毛。

这种四两拨千斤式的情绪传达,是所有演员都梦寐以求的能力,以最精简、精确的方式改变时间速度,引动观众的悲喜。

《奥本海默》是非传统的传记片,除了因为它有悬疑和庭审元素,也因为它不断尝试将主人公的心像世界外化出来。

电影试图呈现极难呈现的思考与情绪,给观众潜入人物的沉浸式体验,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诺兰的作品里非常少见。

在大量声光元素已经被运用得非常丰满的情况下,演员的表演其实需要的就是举重若轻,精准但幅度轻微。

这与《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等标准科学家传记片对表演的要求有着明显区别,并不全靠增加外部事件的冲突给人物加戏。

墨菲的功能更像是一个窗口,吸引观众进入诺兰标签式的时间脱序、空间跳转的光影世界。

他时常只需要抬一下眉毛,或长时间凝视,就已经将人物的内心变化传达到位了。

比如那场原子弹投放之后的体育场公开讲话戏,主人公脑中各种令人不安的画面叠印在现场欢庆的人群之上,欢呼跺脚声与核弹爆炸的恐怖之音交杂于一。

墨菲演出了在发表演说的主人公内心是狂乱失语的。在频繁的跳剪中,他那张惊惧的脸深刻地烙印在观众心里。

身体语言,身体性(physicality)几乎是演员这个行当的准入标准,比台词功力更重要,他们和舞者一样是以身体为创作工具的艺术工作者。

从基本的模仿,到无中生有的设计都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对于影视演员来说,表情,也就是脸部肌肉的表现力尤为重要。

墨菲因为出众的身体表现力让人忘却他瘦小的身材,能够在银幕和舞台上释放极强能量。在《奥本海默》之前,只有话剧和电视剧给了他完全主导的机会。

墨菲入行是因为舞台剧,从第一部戏《迪厅孩童》开始跟爱尔兰当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Enda Walsh结缘。在他转战电影圈颇有成绩之后,又出演了Walsh的《无名先生》和《悲伤是长着羽毛的生灵》。

《迪厅孩童》(2001)

在这些角色数量极少,甚至只有他一个人的戏里,墨菲如磁石般的演技让他的存在感变得足以撑满舞台。

独角戏《无名先生》里,他一个人将回乡所见各路人马的言行都演了个遍,在偌大的舞台上跑跳,最后甚至演了上帝,自己把手搭在肩上代表神之手,观众竟感到相当可信。

奥本海默这个散发着谜之吸引力的角色有些类似墨菲在《浴血黑帮》里饰演的主角汤米,这部以一战后英国伯明翰为背景的黑帮英剧长红六季,近年来让墨菲被更多观众熟知。

《浴血黑帮》(2013)

他是家族里动脑的那个,对外冷静有心机,暗地里与退伍之后的创伤后遗症对抗。虽然英剧例来集数不多,但也足够让墨菲淋漓尽致演遍各种难得一演的戏。

尤其是传统的感情拉扯,这在墨菲的作品里实在少见,也许电影导演不想浪费他更特殊的潜质。

《浴血黑帮》(2013)

墨菲的电影角色里,很多都有着纯真与癫狂相结合的特质,也许与他青少年般的身材和清澈的眼神有关系。

与导演丹尼·博伊尔第一次合作的末世电影《惊变28天》里,他的角色从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变成双手沾血的求生战士。

《惊变28天》(2002)

一生关注政治社运的英国导演肯·洛奇第一次获得戛纳金棕榈的影片《风吹麦浪》中,墨菲演的人物弃医从政,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变成一名激进的独立战士。

他向往革命,又与革命大军在性格和成长背景方面存在差异。这部被一些人诟病为政治宣传片的电影也许没有给他更多机会去展现人物更深层次的矛盾,但墨菲非常擅长在有限的银幕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表现出层次。

《风吹麦浪》(2006)

在墨菲比较近期的电影作品里,《奥兰多》的导演莎莉·波特的群像黑色喜剧《酒会》独树一帜。

在这部秘密层层揭晓的舞台剧般的电影里,墨菲的表演几乎可以看作一出身体剧场。当观众还不知道他为何心神不宁时,只见他急急忙忙冲进派对主人家厕所吸毒,并藏起了一把枪。

后来当观众了解到他妻子与派对主人有染,他一系列表现充满了喜感与暴力。原来他也可以进行故意夸大的表演,而且他的喜剧才能还有待发掘。

《酒会》(2017)

墨菲的表演特色让人想到他的同代爱尔兰演员迈克·法斯宾德。法斯宾德也有着极强的身体表现力,也屡屡从外型上接近每一个角色。

甚至两人都遇到了赏识自己的英国导演,法斯宾德的伯乐是史蒂夫·麦奎因。不过也许因为法斯宾德的身材更接近传统好莱坞大男主,他得到了更多主演各类型电影的机会。

诺兰当年从报纸上一张《惊变28天》的照片发现了墨菲,但判断他不适合演蝙蝠侠。之后两人合作的电影里,墨菲常被定型为文弱的配角,却往往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另一面。

《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里,墨菲饰演的反派「稻草人」一副专业的样子,戴上面具后狰狞变身,带着点搞笑色彩和三分癫狂。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

《盗梦空间》里他是潜意识被控制的富三代,原来看似无用的他也有让盗梦者棘手的梦境防御能力。

《盗梦空间》(2010)

《敦刻尔克》里他是战争后遗症受害者,却因为恐惧错手伤害了想要为战争尽责的平民。若不是因为墨菲与奥本海默气质契合,他很可能还无法在诺兰的电影里担纲第一主演。

《敦刻尔克》(2017)

奥本海默也是墨菲从影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主演机会,是他个人魅力和演技的全方位展现。好莱坞已经不产巨星,墨菲代表了一类对让渡个人隐私没有兴趣,纯用作品说话的低调偶像。

他们是演谁像谁的角色演员,又充满了独特的银幕魅力。他们私底下坚持隐身于角色背后,将个人生活与工作分开。

诺兰合作过的演员中还有几位也属于这类,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汤姆·哈迪,还有日渐远离尘嚣的罗伯特·帕丁森。

墨菲的事业会因为《奥本海默》达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但这个迟来的最佳角色想必不会改变他只想做好演员,无意做明星的态度。

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对演员来说尤为重要,是让观众相信角色的基础。正如电影中的反派路易斯·施特劳斯所言:「业余的才追着太阳跑被烧焦……力量则待在阴影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