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

女性被“商品化”,出卖肉体换取生存,催化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娱乐天地2023-05-06 15:21:430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娱乐性、通俗易懂的特性使其成为受众群体最广泛的媒介之一。

电影在具备娱乐功能的同时,也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发挥着特定的社会价值。

电影的创作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因此电影也常常被认为是观察世界的一扇窗户。

透过这扇窗户去看见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但是往往我们会忘记从电影中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选择、组织和加工的。

即使电影存在很大的虚构成分,但是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影响力方面,虚构类的节目往往比信息类的节目更具影响力,且由于戏剧的冲突性表达使得观众更感兴趣,传播就更容易。

所以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和塑造对于观众来说是很有影响力的,能够强化、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因此,女性电影中的丰富多元、立体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播价值。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是时代图景的'木乃伊',也是社会矛盾的'晴雨表'”。

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女性电影折射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伴随着近十年女性题材电影的井喷,女性个体的困境在细腻的表达中,柔中带刚,发人深省。

郭建波作为女儿活在母亲压迫之下的艰难,作为单亲职业母亲未能给到女儿全方位关怀的痛彻。

《黑处有什么》虽然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背景,但折射出的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困境在今天也依然存在。

影片以少女的性启蒙作为切入点,通过呈现女性性别意识觉醒过程,展现出了女性的充满躁动、困惑与迷茫的成长过程。

也折射出了当时充满压抑的时代环境对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束缚,这种时代症结在当下依然存在。

《嘉年华》直击“未成年少女性侵”和“底层女性生活”两大议题,少女成长过程中的危机被展现,女性身处社会底层被迫选择出卖自己的生存困境也被搬上银幕。

《我的姐姐》中被“重男轻女”观念压迫的安然虽然已经实现了独立,仍难以摆脱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阴影与桎梏。

已经成为“重男轻女”观念牺牲品的姑妈,折射出了女性在传统家庭观念中被轻视的无奈社会现实。

这些女性电影都折射出这个时代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

将女性生存困境搬上大银幕,由此现实中的女性群体与女性问题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和女性意识的表达可以让女性观众透过这些去反观现实生活、推动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近些年来,影视界“白富美”、“白幼瘦”、“纯欲风”等词汇层出不穷。

各种传播媒介不停地输出男权话语描述下的“完美”女性形态,其实质依然是市场原则和消费主义精神引导下的关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变态”行为。

这一切不仅影响了女性群体对于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义、地位和价值选择,还不断根据媒体兜售的完美女性形象去形塑自己。

媒介还通过对符合男性期待的女性形象进行鼓励和褒奖、对不符合男性期待的女性进行侮辱和讽刺,来加强对于女性社会发展的引导与控制。

而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可以激发女性群体对于自我的认知,满足对平等身份权力的渴望,推动女性群体性别意识的进步。

女性电影多是现实题材影片,因此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般都是比较大众化、生活化的现实、真实的形象。

一是打破了传统的“美女、肉弹”设计,没有刻意选择漂亮的女性面孔,服饰造型也很普通,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那一个”。

二是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依然表现出安身立命的顽强、寻求生存的意志和奋争与妥协的选择,她们个个都性格鲜明、主体意识明确。

这样的女性形象会帮助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摆脱男权社会观念的束缚、超越传统思想,建立起女性主体意识。

在影片《28岁未成年》的豆瓣评论区,网友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

在《嘉年华》的豆瓣评论中网友评论“倒下的梦露巨像从公路上轰然经过,愿一身洁白的你永远不被黑色的潮水追上”,“这个性别承受的羞耻、无助、不甘和愤怒,这个性别族群要带上这两者怎么走下去?

最后屹立海边迎接游人的梦露被卡车运往哪儿,穿着白裙骑车奔上公路的女孩去往哪儿,我们会去往哪儿?可以看到这些女性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反思,对于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必然有一定的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