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

《魂断蓝桥》:男女间的极限拉扯,上演了一场人间真实

娱乐天地2023-05-06 15:19:070

在遵循生活本来面目的基础上,王安忆的小说提取生活的本质与人性的真实,使之呈现出艺术真实的审美特征,这与电影美学的导向性原则不谋而合。

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曾说过。

这也是巴赞所宣扬的现实主义电影的真实美学的灵魂。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就在于揭露真实。而摄影的审美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写实性特点。电影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人的存在”与“人的处境”。

王安忆非常擅长把握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真实地表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这种让人物始终处于真实情境中的艺术审美,同样赋予文学和电影更多的写实性。

王安忆深谙电影美学中真实“气氛”的营造,这是弥漫在事件、情节、人物,对话以外的至关重要的要素。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借鉴电影中的镜头、声音、光线、造型等元素,这些元素不是简单地、直接地产生作用,它们非常微妙地相互配合着,等待着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完成生活真实向艺术真实的完美蜕变。

王安忆安排赵志国所讲述的电影《魂断蓝桥》也是精心设置过的,这个故事与暮色将近的黄昏格外地亲近,和女人们的心境也紧紧相依。

那种真实的故事氛围被巧妙地安放在小说中,温存而哀婉。

在这里,赵志国讲述《魂断蓝桥》这一情节从表面看起来很日常,很真实,但其实这是作家将内在的不真实增添了合理的秩序,将不真实调和为真实,也就实现了由生活真实向艺术真实的蜕变。

在《一九九七,访王安忆》中,王安忆这样阐释她心目中的好小说:好的小说从表而看起来似乎是常态的,很日常,很真实,但它内在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态的,它是不真实的,也就是说,和我们真实的存在很不相同,完全不一样。

王安忆所推崇的好小说应该就像托尔斯泰的小说,看起来很常态,是我们日常的生活,很真实的,可它内部的东西很不真实,是另外一个存在。

我想:这正是王安忆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辩证思考。

在王安忆的审美观念中:生活的真实是创作的原料,但这种真实必须经过艺术的加工达到审美的真,原先的真实将会呈现出另一番审美的风貌。

在“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中,审美是真实的。在审美领域中,假(丑)的未必是假(丑)的,真(美)的未必是真(美)的。

审美的真并不是人们主观想象中的美,而是要从主观感性出发,把真(美)或假(丑)与感性认识的完善与否结合起来,并非所有的“丑”在审美领域内也是丑的。

王安忆笔下或渺小或卑微或平凡的小说人物创造出美的艺术,这就是审美的真——艺术的真实。

王安忆具有电影导演那般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感知力,擅长捕捉世俗生活中的人生百态,体察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提炼出人性中真实的审美成分,传达作家自身的创作理想与审美理念。

在王安忆的意识中,西方现代派的作品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用意识流、结构现实主义等写作手法来表现故事,而是生活本身给作家提供了一系列错综复杂、时空颠倒、无头无尾、稀奇古怪的故事。

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正因其源于现实生活而凸显其真实,而所谓现实主义作品一旦抛弃最基本的生活本质最终也难掩盖其虚假的面目。

王安忆擅长按照事情发生的本来面目去创造与之相符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加工,而这种艺术加工非常符合真实的逻辑,因此,王安忆的小说中”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实与自由。

这是王安忆小说中呈现的电影审美性的又一特征。

且看《长恨歌》中所描绘的片场:拍摄的现场要多破烂就有多破烂,拍摄的顺序并不是按照情节来拍,而是分镜头拍摄,最后连结起来。

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们并不像观众所认为的那样完美,他们在镜头面前也像道具般无所作为。电影脚本则是随着导演的兴致而随意改变……

电影片场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地本来是王琦瑶所代表的少女们心驰神往的所在。

一方面,它远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着些神秘、高不可攀的气息;另一方面,它承载着王琦瑶等少女们对于电影银幕上罗曼蒂克的幻想。

然而,这样一个带有艺术审美气息的地方,也流露出赤裸裸的真实。首先,拍摄现场就是一个破烂却真实的存在,带着公开的“透明性”。

其次,银幕上演绎的故事看上去是个假,却又源于生活的真。

最后,银幕下明星的传闻轶事听上去像是个假,到头来却是个真。片场内外演绎的两种人生,正是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绝妙体现。

再看程先生帮王琦瑶拍照的这段情节:拍照的背景做的是室外的景,拍照的光是室内人造的光,王琦瑶的姿态也是她刻意摆出来的姿势,这照片本身就是个假,可正是因为这假,愈发衬托出这个人的真。

这并不是假戏真做地自欺人,而是老老实实地假戏假做。这种假戏假做毫无做作、虚伪,带着十足的真诚,坦诚相告。

这正是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中所强调的“表现对象的真实”,带着十足的坦诚与直接,将假的景、假的光、假的姿势甚至假的照片真真切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成全了艺术的真实。

展现外在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一种真实的写实。

《上海生活》杂志选择王琦瑶穿家常花布旗袍的照片作为封里,正是结合了审美的真实与感性的认识,这种独具慧眼的审美,暗含了作家的创作美学:生活的本质源于生活的真实。

王琦瑶的照片正像是上海生活的注脚,寻常贴切中蕴含着真实生活的家长里短、细水流长。

王安忆深谙电影美学中的“真实性”原则,擅长借鉴丰富的电影元素来营造小说的故事氛围,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

当现实世界的素材无法满足作家的创作时,作家便会向内挖掘,当然这也是基于“真实性“原则,展现由外而内的真实过程,实现由生活真实向艺术真实的过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