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

在动画电影中,哪吒形象多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文化变迁与现实反映

娱乐天地2023-05-06 14:58:500

纵观哪吒相关动画影视作品的人物设定与内容设置,外在形象逐渐丑化,价值表达倾向个体化。

《大闹天宫》中哪吒为衬托正义。《哪吒闹海》、《哪吒传奇》中哪吒为百姓牺牲自我,新版哪吒则考虑到了个人的奋斗与反抗,它反抗的不再是社会压迫与外在邪恶,而是对个体命运的抗争与努力,由此个体主义价值观得到丰富表达。

在四部动画影视作品产生的不同背景下,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哪吒形象变化成因,一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哪吒形象变化中的亚文化、审丑文化呈现。二是在现实问题的表达中,分析现实需求对动画形象建构的影响。

在亚文化、青年亚文化广泛传播的影响下,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动画影视产业明显发展滞后,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发展国产动画作品,《哪吒传奇》应运而生。

定位于适龄儿童的这部动画作品,较之先前的哪吒电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哪吒传奇》中,哪吒戴着镶嵌着绿宝石和粉色飘带的耳饰,扎两个小绺,额头前留着一小撮刘海,这与日本动漫《最游记》中的哪吒发型有些相似。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解构。

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解构的典型则是《哪吒》这部电影的出现。一是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亚文化的发展,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变迁。

为适应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经典作品的形象进行再创作变的尤为重要。解构主义的思想便十分契合这一点,解构主义是对原作品的再创造,用全新的价值观对原作品注入再创作者自己的理解,进行不同的表达。

通过分析哪吒形象的颠覆性改变,与先前哪吒的外在形象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亚文化的发展对艺术作品创造的影响。二是审丑文化的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审丑文化变的越来越普遍。审丑文化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而且现实生活中也十分普遍。

审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延续,也是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当代审丑文化面向普通大众,所以丑哪吒形象不仅拥有较高的辨识度,而且还与大众审美需求一致。

三是个体主义表达增强。个体主义是一种价值取向,通过探讨其价值取向的变化可以推知文化的变化。

电影《哪吒》较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哪吒传奇》呈现出明显个体主义表达的倾向。这是因为当下社会,多种文化并存。然而个体主义表达的增强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消融。

个体主义的呈现与传统集体主义的表达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影响传统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延续与发展。

对于哪吒形象的演变,咎其社会文化原因,便在于整个社会对个体的强调,以及传统哪吒影视中集体主义情感对个体造成的创伤和悲痛,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影视文化表达的追求所在。

《哪吒》在保留传统集体观念和表达个人主义方面进行了良好的平衡

包括通过设计出师父爱护、父母保护、朋友守护,以及影视作品最后整个陈塘关百姓为感谢哪吒,共同祈求哪吒的重生表达集体主义情怀。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哪吒相关的影视作品也不例外,它承载着一定的意识形态表达。

《大闹天宫》创作于1961年,由于“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整个国家处在一个盲目冒进的阶段。

再加上后来的三年自然灾害,这一时期国家发展十分困难,迫切需要一部能鼓舞人民精神斗志的作品。

《大闹天宫》中哪吒的形象显得出糗又滑稽,着力突出孙悟空的正义形象,借此向观众传达“反抗”精神。1979年的《哪吒闹海》,基于《封神演义》的情节叙事进行了时代性改编。

1979年,中国人民经历近代化启蒙,逐步建立起天道观的思想,即代表民众利益的善,违背民众利益的恶。站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来分析其文本建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文化表达。

龙王作为天庭中的成员,变得不守天庭规矩,压迫百姓。哪吒则是关心百姓疾苦,敢于牺牲的正义化身。哪吒的父亲李靖则是充满对儿子不信任,在君权面前完全屈服,丝毫没有父子之爱。

当哪吒与龙王争斗时,他的父亲却让他下跪认错,将他绑起来,利用作为父亲的权力压制他,甚至拿剑指向哪吒,想要杀了他。

在此影片中,哪吒可以说代表了敢于革命的青年,李靖则是旧秩序的维护者,以现代性革命叙事,表达在进行反对压迫,建立自由和和平时,个人必须摆脱旧家庭秩序观的束缚。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外来影视作品的涌入,我国动画市场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开拓国产动画自己的市场,国家广电总局一方面在进口动画方面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促使国内国产动画加速发展。

在当时的政策下,国产动画的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国内主流播放平台和政府对动画产品扶植方面存在倾向性,使得动画行业形成了给0-6岁儿童观看定位。

这样的背景,使得《哪吒传奇》这部电视剧在2003年于央视综合频道首次播出。

从女性角色呈现的角度来讲,《哪吒闹海》中母亲的角色几乎是不存在的,并没有作为一个立体的角色进行单独呈现。《哪吒传奇》中,女性作为家庭内部慈母形象出现。

到了《哪吒》这部影片中,母亲的形象与家庭中男性的地位更加平等,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也不再是家庭内部辅助的角色,而是一个可以征战沙场,斩妖除魔,刚柔并济的母亲形象。

这无疑体现了在不同时期,女性地位的改变,性别平等这一文化氛围的出现,新版哪吒中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呈现更加丰满。

《哪吒》清楚地表达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如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这些语言清晰地建构了动画中形象的角色,体现哪吒不认命的精神,这与当下社会中个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的观念达到一致。

随着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当代青年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自身成长与个人命运的发展。

处在集体中的个体,不仅仅只是可以为了集体利益牺牲的英雄主义,更是可以为了改变自身命运的个体奋斗主义。

《哪吒》的丑化造型与先前《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哪吒传奇》中的胖娃娃、俊美少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为了彰显个人的个性,二是为了电影情节中哪吒整体形象的改变起到铺垫。

外在的美丑并不代表个人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体现更多表现在自我奋斗与努力。

哪吒相关动画影视作品的现实表达,从反抗封建到反抗邪恶再到反抗命运,反映出不同时期,社会问题的不同。

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看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哪吒传奇》长大的一代人,如今已将要成年,甚至为人父母。

在当下社会的巨大压力之下,这代成年人面对更多压力,尤其是多数普通人从小镇一路打拼出来,在城市奋斗,面对生活、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

《哪吒》以个人奋斗为基调,与影院受众拉近了距离,其共鸣感可想而知。

#头条创作挑战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