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

事实证明,拖垮古装剧女演员美貌的不是“梳平”,而是“发包”啊

娱乐天地2023-05-06 14:46:590

一部《玉楼春》让大家感叹服化道的高级,人们赞扬此剧的妆发、服装、滤镜,美其名曰:“像极了古画”。

不过,跟几年前的《女医明妃传》相比,《玉楼春》的造型似乎没有凸显出女演员的美貌,以金晨为例。

同为明朝背景,女医中的她更加鲜活灵动,妆发更有生气,玉楼里的她颜值没有变化,但显得死板,两侧头发紧紧贴着头皮,要是没有优秀的颅顶支撑,恐怕会很难看。

比如郑湫泓,她的头颅比并不优越,而此时造型师设计的中分发髻,好像下雨之后头发贴在脸周,不自然,不衬人。

很多人说明明没有“梳平”了,为什么还是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呢?到底缺了什么?

就笔者看来,缺的不止是珠钗、金步摇,更缺的是发包,以前的老剧会根据女演员的发际线、颅顶来垫发包,所以不管是“梳平”,还是留刘海,都有惊艳的妆发出现。

像《玉楼春》里的杨蓉,她的发际线刚好,额头饱满,非常适合露额头,但造型师给她准备的中分狄髻较为“僵硬”,怎么看都不太美。

反观早年间的《少年天子》,杨蓉的头发全部梳起,仅留下了些许碎发,其次,造型师垫了发包,出来的效果是—头包脸,更显脸精致。

可惜的是,现今的妆发师似乎不太会用发包,“梳平”就梳个大光明,中分也没有任何修饰……。

所谓发包,指的是用假发做出来的包状物,千年前的古人便已使用了,唐诗有云“云鬓花颜金步摇”,云鬓则更多是假发或发包的作用。

经典剧目《唐明皇》就是“发包”的集大成者,杨树云给每位女演员设计的造型皆扬长避短,发包运用广泛。

从林芳兵饰演的杨贵妃来看,每一次出场,每一套造型,都是头包脸的效果。

即便少女时期留着刘海,但后面梳起的头发皆用了发包。

想象一下,如果林芳兵的头发直接被梳起来,无修饰,那便会显得脸大,后续添加多少珠钗,都会让人觉得头重脚轻。

几年前播出的《武媚娘传奇》就是最好的例子,发包用得太少且有滥用之嫌,堆砌的珠钗太多,仿佛在头上放了个花盆。

又或是吹嘘惊艳的《半妖倾城》,女演员把半个“江山”戴头上,可头发却无任何修饰,所以组合在一起颇为怪异。

参考二十年前的《还珠格格》,同为旗头,后者却垫了发包,这样演员的头瞧上去不会那么“扁”,才衬得起夸张的大拉翅。

不是主角的金锁,就鲜少垫发包,因此惊艳度降低不少。

到了第二部,妆发更加用心,林心如的发包绝对加了钱,垫得超级自然,整个人的美貌值直线提升。

刘诗诗被称古装小公主,然而《醉玲珑》的造型她也没hold住,自然的发际线被剃了,梳平后没有用发包,显得脸大,摄影师一旦怼脸,乃脸包头的感觉。

倒是唐人的造型师非常了解她,从辛十四娘到谭允贤,基本上都是中分加两侧垫发包。

混过汉服圈的都知道,假发包里的学问不少,有垫发包、发冠包、垫发板、圆牛角包、麻花包……。

当然,很多古装剧造型师貌似不太懂,像大型历史剧《重耳传》的造型差到离谱,抛开配色不谈,光用真人发际线配古装就太粗糙了,甚至没有用发包补救,整个造型松松垮垮,根本没法看。

还有《花好月又圆》,号称是新版《上错花轿嫁对郎》,结果演员李庚希直接编起了两边的头发,然后戴上简易花环,毫无古韵。

就算日常造型,也像是随手扎起来的丸子头,“发包”二字根本不在造型师的字典里。

对比二十年前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可知古装造型退步了多少。

这个妇人头,发包使用得恰到好处,衬得小李琳脸型完美,颅顶优越,配上小小的发冠,美得动人心魄。

跟小李琳脸型不同的黄奕,发髻不同,发包用得也不同,前者更像圆发包,后者则是垫发板。

更别提其他的小配角,可以说人均精致,都不是贴头皮,或是简单梳平式的。

就连杜冰雁女扮男装,杨树云都在其头顶垫了一个小小的发包,起到修饰、提气韵的作用。

很难想象大制作《千古玦尘》设计的造型不尽人意,许凯的头顶需要蓬松垫高,而非向前推进,两边需要有弧度,这样才有头包脸的效果。

而杨紫最好看的古装造型,应该是《国家宝藏》上的文成公主和《香蜜》里的锦觅,两者皆垫了发包,但看《沉香如屑》的定妆照,乃中分贴头皮。

所幸正式预告,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劲,还是用了发包的。

怎么说呢?现在的古装剧不爱使用发包,一是因为麻烦,费时间,二是因为发包这一名词或许渐渐被“隐去”了,很多造型师的水平有限,没有真正了解过何为发髻?何为发包?最后只追求形似,而忽略了“发包”乃是古装发髻的“点睛之笔”。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