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

喜丧:35岁就丧夫,独自养大6个儿女,86岁却吞药自杀死在了牛棚

娱乐天地2023-05-06 12:14:420

86岁的老人服毒自杀,6个儿女却毫无悲意。

不得不说,导演真的很“勇”,尖锐的镜头和情节,狠狠掌掴了一众人。

人性的丑陋和自私,亲情之中的冷漠,非专业演员却呈现出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影片。

明明有6个孩子,本应该安享晚年的郭氏,为何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老年人对于生活的消极,面对亲情的无可奈何,让人泪目又气愤。

满头的白发,无声的诉说了这个女人的苍老,她已经到了晚年。

《喜丧》中的郭氏在35岁的时候,就因为丈夫去世“守寡”。

当时她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孩子9个月,身边人都劝她“改嫁”,毕竟还年轻,还有选择的机会。

她并没有这样做,孩子已经失去了父亲,再没有了母亲,未来应该怎么活?

倘若继父对孩子不好,郭氏应该何去何从?

权衡利弊之后,她决定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家,即便是要饭,放弃所有的尊严,郭氏也没有抱怨过一句。

在她的呵护下,孩子们一天一天长大,郭氏也逐渐的老去。

大儿子和大女儿,常年定居在城里,多年来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二儿子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日子过的还算是安稳,媳妇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

三儿子生活在镇上,是一个体面的人,夫妻恩爱幸福美满。

小儿子结婚生子之后,夫妻感情不合,离婚之后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留下了孙子,郭氏常年照顾。

小女儿也嫁给了心爱的人,虽然经济不景气,好在丈夫踏实肯干,日子也算是勉强。

结合每个孩子的情况来看,这个母亲非常的伟大,凭借一己之力,将每个孩子都抚养长大成人。

无法想象,过程中她吃了多少的苦,遭了多少的罪。

人到晚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郭氏没有麻烦儿女,而是默默的生活在老宅中,等待着小儿子归来。

直到某一天,进门的时候,郭氏不小心摔倒,被紧忙送往医院,她才意识到自己养了一群“狼崽子”。

经过医生诊断之后,郭氏失去了自理能力,需要有人照顾。

得知消息后,二儿子、三儿子、小女儿第一时间赶回了家中,大儿子和大女儿并未露面,小儿子是音讯全无。

兄妹三个人坐在一起商议老母亲的赡养和照顾问题。

本以为是挨家挨户的伺候,毕竟这位母亲付出了全部,将子女们抚养长大。

不成想,兄妹三人决定每家出2000块钱,将老人送往养老院。

郭氏没有说话,她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命运造物弄人,养老院床位紧张,只有等到有“孔位置”,才可以住进去。

迫于无奈,三个人只能轮番照顾,等着养老院空出床位。

看到这里我觉得非常的寒心,竟然没有一个人,感念母亲的付出。似乎这位老人就是一个陌生人,可以随处寄托。

老人先是来到了二儿子的家中,刚刚一进门,阴谋的味道迎面而来。

往日里没有好脸色的儿媳妇,这一次竟然主动笑脸相迎,老人本以为是她良心发现。

不成想她还没有坐下,二儿媳妇就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娘,你把老宅子给我们吧”。

郭氏犹豫了,因为这是留给小儿子的房产,如果将房子给了老二,孙子和小儿子日后怎么办?

二儿媳妇一听这话,瞬间就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

每天就围绕在老人的身旁,话里话外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一言不合就是甩脸子。

郭氏的心凉了一半,她只能默默的忍受,毕竟寄人篱下,儿子也同意媳妇的想法,作为母亲她又能说什么?

不成想,孙子因为“偷盗”被捕,二儿媳妇就像是抓住了把柄一样。

一边数落她,一边数落小叔子的儿子,郭氏知道自己待不下去了,提出了到三儿子的家中。

临走的时候,她将老宅的钥匙放在了二儿媳妇的手中。

希望看在房子的面子上,给孙子一口饭吃,就是因为这个举动,导致郭氏日后的悲剧。

拿到钥匙之后,二儿媳妇情绪缓和了不少,笑盈盈的将老人送上了车。

到了三儿子家中,我以为老人会过上好日子,毕竟他是这几个孩子里,生活的最幸福美满的人。

不成想,结果让人大失所望,三儿媳妇行为举止上都是嫌弃。

家里的沙发上,有一块专门铺好的白布,这是郭氏固定坐的地方。除此之外,只要是她用的东西,清一色都是新的。

并不是这位儿媳妇多么欢迎,而是害怕沾染上老人的味道。

老太太用过的手绢,三儿媳妇一脸嫌弃,用夹子夹住直接扔到了阳台上。

吃饭的时候,郭氏不敢动筷子,她生怕自己动作幅度比较大一些,遭到三儿媳妇的嫌弃。

孩子们就这样默默的注视着,切身的吸收着母亲的“言传身教”。

我常常在想,这位儿媳妇会不会想到,自己也有变老的这一天?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会不会也这样对待她?

饭桌上,孙女想要外出赚钱,遭到了三儿媳妇的反对。

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成想孙女在给郭氏洗头的过程中,询问奶奶:“当初,为什么让爸爸离开村子?”

郭氏直言:“守着地有什么出息,儿大不由娘”。

也许是觉得奶奶的话有理,第二天孙女就不辞而别。

三儿媳妇气愤不已,将所有的错都归结到了婆婆的身上。因为这件事情,平日里沉默不语的三儿子,也站出来斥责母亲。

郭氏觉得给两口子添了麻烦,于是提出去小女儿家。

还没有等到她出门,三儿媳妇就将她使用过的东西收拾到一起,直接扔到了楼道里。

很显然,郭氏想要再进这个家门,可能有些不可能了。

虚伪的儿子嘴上说着多住几天,手却已经将鞋子递到了母亲的面前。

无法想象,这位母亲心中是多么的难过。

后来她来到了小女儿的家中,相比较哥哥们,她是真心对母亲好。

得知母亲前来,早早收摊回家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好受了很多,这位老人终于被真心对待。

不成想,因为提前结束工作,女婿开始抱怨。

但是并没有当着老太太的面,直到有一天店里丢了50块钱,矛盾再一次滋生。

女婿怀疑是郭氏拿了钱,小女儿询问母亲,为了让两口子好好过日子,她认下了这件事情。

但是女儿转身之后,郭氏说了一句:“我要钱,有什么用”?

后来因为酒驾,小女儿的儿子去世了,老太太不成想又患上了“笑病”,经常不受控的大笑,就这样她又被送到了农村。

回到老宅子,老太太被赶去了牛棚,原来二儿媳一家搬过来了。

因为她不受控制的笑,二儿媳妇一言不合就是咒骂,只有喂牛的时候,才会带来一些冰冷的剩饭剩菜。

为了郭氏住的安心,两口在床边撒了不少的老鼠药。

这位母亲就这样,孤零零的坐在牛棚中,她问的最多的话就是:“养老院来信了吗?”

得知养老院来信的那一晚,郭氏半夜将儿子叫到了床边,将传家宝给了二儿媳妇。

第二天养老院的车来接,86岁的郭氏已经服毒自杀了。

也许这位母亲很绝望,也许她不想拖累6个孩子,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

葬礼上,大儿子和大女儿依然没有出现,只是象征性的寄回来一些钱。二儿子、三儿子、二女儿、小女儿,用这些钱操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那一天全村人都来了,并非是为老太太,而是舞台上艳丽的女郎。

操劳了一辈子,到头来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这位老人的遭遇,刺痛了谁的心?

忙碌于工作的你我,也会有一天老去,试想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凉。这是谁的生活,谁的儿女?

多少人活成了剧中儿女的样子?我觉得导演很真实,呈现出了生活不为人知的痛。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有多少孩子真的理解,他们这一生的艰辛?

老太太生前喜欢听戏,但是人已经不在了,风光的办丧事图什么?

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不想落人口实,假装的很“孝顺”罢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