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05

贾樟柯艺术文化修养的多维积淀:文学、美术对贾樟柯有深刻的影响

娱乐天地2023-06-01 08:31:580

贾樟柯是一位涉猎广泛的艺术家,他热爱文学,所以始终保持写作;他重视阅读,所以开办吕梁文学季。他是学绘画出身的,所以他在北京看了刘小东的画展并与他结缘。他爱霹雳舞,所以他的影像中注重舞蹈元素的运用。

他钟情于流行音乐,所以这些音乐常出现在他的影片创作中。他更爱电影,所以他不断进行创作,并积极举办平遥国际电影展,为电影艺术的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

贾樟柯多维的艺术修养,使得他在纪录片创作中对这些要素庖丁解牛,不断进行借鉴和融合。

艺术修养造就了贾樟柯的审美趣味,“每一个对艺术作品具有经验的人无疑都把这种经验整个地纳入到他自身中,也就是说,纳入到他的整个自我理解中,只有在这种自我理解中,这种经验才对他有某种意义”。

艺术充当了自我观照和审视的镜子,让贾樟柯将现实世界通过荧幕镜像呈现。

八十年代是伤痕文学、寻根文学、乡土文学的黄金时期,贾樟柯与恩施田东照先生的第一次结缘就是通过广播收听了他的代表作《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该小说创作于“寻根文学”的晚期,显露出现代化的命题。

贾樟柯言“《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让我知道脚下的这块土地如此古老,又如此生生不息。这小说像一道光照来,让我洞悉尘土的灿烂,学会听旷野来风,体会风带来大地的呜咽”。

1986年金音导演将该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贾樟柯通过银幕看到了田东照笔下的黄河,纪录片《东》的首映式也是在田东照写《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的临县碛口举办的。

后来贾樟柯在太原偶然观看到电影《黄土地》,黄河又一次在银幕上出现,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他认识到银幕世界对人、事件、环境的表现可以拓宽至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如此贴近,电影梦由此在他心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贾樟柯的电影创作离不开文学。他不断在强调阅读之于人的重要性,阅读是一种作为公共资源的文学转换,阅读是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方式。

通过《人生》,贾樟柯看到“户口”对高加林的重要性,对照现实生活,周遭同伴的命运分化,阅读加思考使得他在高考失利后能坦然面对人生,表现出“高考之后,放虎归山”的心境,生发出《再向虎山行》中“人谓满身是胆”的冲劲。

除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外,他还进行文学创作,他第一篇小说《太阳挂在树梢上》发表在《山西文学》上,为他打开了以文字为媒介的内心表达的方式,也曾幻想过以作家身份养家糊口的期待。

成为导演后,贾樟柯也一直持续文学写作,创作出《胡同里的文艺青年》《那一刻他们忧愁上身》《我比孙悟空头疼》《汾阳是我的边城》等。

除了阅读和写作,贾樟柯与文学的关系还包括开办吕梁文学季活动。文学作为社会的深描与映射,对贾樟柯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启蒙的作用,使得他学会思考,阅读的艺术体验与社会洞察产生对话,转化为他的影像书写。

贾樟柯认为电影和文学都是叙事的艺术,二者是相通的,电影的思维方法也有文学性的东西,所以他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采用了类似小说的结构。文学与电影于贾樟柯而言是两种不同的终端出口,在情感和精神表达上是一致的,且创作方式可以互相借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热潮除了小说创作之外,诗歌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朦胧诗以叛逆、自我的姿态横空出世,1978年《今天》的创刊无疑是诗歌界的喜事。

贾樟柯第一次接触到的朦胧诗是北岛的《回答》,当时正在读高一的他并没有完全理解朦胧诗在表达什么,但那种美感和不确定性给了他很多联想,在他心底埋下了诗歌的种子。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贾樟柯也难逃,他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写诗了,并与同学成立诗社——沙派。贾樟柯对诗歌的喜爱也影响了他的纪录片创作,在他的纪录片创作中,诗歌经常以字幕的方式出现,诗是一种表达,其凝练的语言能描述和解释很多现象;

诗是一种哲学,它让人进行思考;诗是一种风格,是贾樟柯导演浪漫的镜头语言。

《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和诗人翟永明共同完成的,“二十四城”也源于诗歌“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对于华润集团而言,此名取“美好”寓意,而于贾樟柯而言,却是一种反讽。

420工厂的繁荣早已被历史淹没,那些辉煌现在只存在于人的脑海中,现实的处境是未知的。影片中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中的“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而劳动是其中最深的部分”是对劳动和劳动工人的讴歌;

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中的“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我萎缩成真理”是对宋卫东躁动的青春的诗化;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中的“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是小花悲情人生的真实写照;

片尾的“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是根据万夏的《本质》中的“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改编而来的,是对420军工厂的致敬和怀念。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借鉴了小说的结构。贾樟柯纪录片中的诗歌和小说,是对影片主题、人物情感、导演心境的回应和解释,诗歌是一种哲学,贾樟柯的纪录片也是,此用意是不同媒介的各有所长和互相渗透。

文学和诗歌创作也是贾樟柯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同为艺术家,作家、诗人、导演只是以不同的媒介来抒发情感,但艺术作品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发起“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主题演讲和对谈,邀请不同身份的嘉宾,即印证了不同媒介在表达上有相通性,可互相参照。

八十年代也是当代艺术疯狂的时代,美术界有“星星画会”、“无名画会”、85美术新潮和89中国现代艺术展轰轰烈烈,《美术》《中国美术报》《美术新潮》刊物见证了现代艺术的快速成长,“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也是主流,《海上传奇》中的受访者陈丹青也是这一时期受到了当代艺术的极大感染。

贾樟柯与美术的结缘是在高考失利之后,因为数学成绩极差,父亲为其选择了通过学习美术进入大学的途径,这是贾樟柯第一次离开汾阳到太原去学习,也为他后来的电影梦埋下伏笔。

汾阳县城传统家庭长大的贾樟柯,父亲充当了他人生中的精神导师,同时他也承受着父权的规训,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给贾樟柯选择的专业是新闻和国际贸易,学校是天津的南开大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弥补父亲未能实现的大学梦。

贾樟柯与父亲的关系也体现在他的纪录片创作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梁鸿与父亲关系的呈现同时也是贾樟柯与父亲关系的一种映射。

八十年代经济腾飞、艺术繁荣,物质从匮乏到富足,精神却从希望到迷惘,《流浪北京》将盲流艺术家的真实生活搬上了银幕,《冬春的日子》诠释了艺术青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

这一时期,北上求学的贾樟柯“混迹”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馆、人艺等艺术殿堂中,他也是在这一时期参观了刘小东的个人画展,成为后来拍摄《东》的契机。

美术和当代艺术给予贾樟柯的是精神上的滋养,通过美术这一媒介他也接触到了林旭东、刘小东等创作中的合拍搭档。此外,美术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贾樟柯影视创作的审美观念中。当下,贾樟柯还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头条创作挑战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